近日,在挖掘整理平遥县朱坑乡郭休秧歌发展兴衰的过程中,结识了该村秧歌文艺爱好者张青玲。她为人豪爽,心直口快,善心待人,慈祥和蔼,多才多艺,身怀绝技,浑身满满的正能量!

郭休村七仙女(郭休村出了个七仙女)(1)

张青玲正在排练

张青玲,小名:团兰,网名:七仙女,出生于平遥县朱坑乡郭休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她们家姊妹九个,七女两男,她是最小,所以自己便取网名为"七仙女"。

郭休村七仙女(郭休村出了个七仙女)(2)

张青玲、张守忠表演秧歌《劝吸烟》和表演结束后老少二人合影

 初中毕业后,她在村里一直呆着。有一次,听见村里广播里说要招收一批爱好唱秧歌的年轻男女,她当时可高兴了,以前好几次想跟着剧团学习,却总是因种种原因没能去成,这次一定不能失去机会,就去报名了。据她讲,记得是在一个小名叫"狗脱则"的家里,去了以后看见好几个人都在那报名,自己就凑进去。有个叫张守忠的人问她说是否想参加,她便说想。人家又问我她喜欢什么角色,她回答说爱扮演男生,一番话后她就被选中了。后来村里那些老艺人们让她开始抄写台词,当时候她很认真,抄写台词都是全本的抄,男女角色的都记。她学习唱秧歌不费劲,因为自己对秧歌的韵腔都熟练,只要记住台词就能唱。

郭休村七仙女(郭休村出了个七仙女)(3)

张青玲、张青梅姐妹二人表演秧歌《送樱桃》

过去那些年,村里每年冬天组织人们在学校、大队或者个人家里排练,正月在村里登台演出,从正月初三搭台一直唱到二月二,她说想起那时真的过得挺快乐。那些老艺人们为了教好她们这班年轻人还请过几次老师,有时白天在一起讨论曲目,晚上上台排练,她当时唱的不错,深受村民们的喜爱,曾有一个老大爷还给她取了艺名叫"台上红"、"一杆旗",还有人叫她"懒收拾",意思是说她抄台词时男女角色都抄,而且把别人的台词也记住了,到时候有谁忘了,她就能提醒。后来连续好几年她们去别的村里演出过,在邻村说起来她还是挺有名气的。

郭休村七仙女(郭休村出了个七仙女)(4)

张青玲、李永芳表演秧歌《十八里相送》

至于唱呢 她是打心里喜欢的不行,可是没有跟过正规班子,没有受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她酷爱戏曲 ,自从参加了村里举办的乡村文化宣传活动后就更加热爱戏曲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不由得哼上几句,有时候骑着摩托车在路上也唱,所以她对台词记得特别熟悉,上了台是不会紧张的 。

郭休村七仙女(郭休村出了个七仙女)(5)

张青玲和观众

 她在学校任教的时候好想把这些东西传承给孩子们,让他们也学一些,不要把这传统文化失传,如果真的要是失传了的话就太可惜了。小时候她抄下那么多的台词、好多本剧本,因为没有收藏好被老鼠嚼烂好几本,她真是气坏了。再后来她开了几年私立幼儿园,因为当时身体不好就不唱了。那是在她大儿子上高中的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多年前的一位朋友 ,才又开始唱了。后来她又学了几个晋剧,诸如《交印》、《下河东》、《忠保国》、《教子》、《十五贯》、《打金枝》等,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喜欢。有空的时候就去一些爱好者们自行组织的小地摊上唱唱,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她喜欢扮演各种角色:小生 、徐生 、老生 、旦角、丑角都喜欢,样样都得心应手。每场演出几乎都有她,前台进后台出,真不愧是郭休的"台上红 "、"一杆旗"。

郭休村七仙女(郭休村出了个七仙女)(6)

张青玲、张瑞娟表演晋剧《交印》

十九岁那年张青玲去了学校开始教书,还承担了学校的文艺宣传员。她虽有26年的教学生涯,但未曾圆了她的教师梦。这几年因为村里的孩子们不多了,她又去了太平洋保险公司上了班。这期间她还是爱唱,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而且又学会了不少秧歌和晋剧,有时间就跟着乐队出去演出。在公司同事们也随时能听到她的唱声 ,她要把自己的声音传遍平遥的各乡各村,传遍三晋大地,把快乐和爱送给每一位需要的人。

图文:赵永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