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具体指哪八个之交(八拜之交是啥意思)(1)

今天开始,我将为你介绍100个有趣的古人风俗,让我们开始吧:

1.“八拜之交”真的拜了八次吗?

我们经常用“八拜之交”来形容兄弟情深,其实,古代并没有八拜这么一个礼节。

哪怕是臣子对皇帝,拜两次也就可以了。

但拜了八次还是有一个小故事的:

北宋的韩琦是皇帝依赖的重臣,可是国子监的李稷居然不把他放在眼里。宰相文彦博看到后,决定教训一下这个不知礼节的人。

文彦博有次在京城升官了,按规矩,李稷应该前去祝贺;可等李稷到了之后,左等右等,不见文彦博出现。

等过了很久,文彦博才出来接待。他跟李稷说:“你爸爸也是我的门客,不如你就给我拜上八拜吧!”李稷无奈,只好照做。

可以看到,这是极端的一种情况,才有八拜一说。

《水浒传》里其实也有八拜的情况,不过是一人拜了四次。

施恩为了感谢武松帮他打跑了蒋门神,和武松结为兄弟,两人各自向对方拜了四拜。

每人四拜,加起来就是八拜,或许这才是“八拜之交”的出处吧!

2.“分庭抗礼”原来是什么意思?

分庭抗礼,现在的含义是实力相当,互相对抗。

但在古代,其实只是一种礼节——宾主之礼。

古人住的大多数都是四合院,中间是个大的庭院。当有宾客来时,屋主住在东边,客人住在西边。这叫分庭

抗,古代写作伉,从字面上你就能明白,它不是对抗的含义,而是对等的意思。

抗礼,也就是以对等的礼节互相行礼。

这其实是对客人的一种极大的尊重。

孔子就曾享受过这样的礼遇,君王敬重孔子,都没有行君臣之礼,而是宾主之礼,也就是分庭抗礼。

私信我,送你一本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