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德纲刚刚从事相声的时候,当时主流的相声形式是上电视,直到有一天,郭德纲发现相声还是要回归到剧场,只有剧场相声才是唯一的出路。

郭德纲回忆侯耀文帮他的经过(郭德纲最惨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个观众)(1)

当郭德纲认定这条路的时候,实际上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能行得通,在一开始的时候经营非常的惨淡,有好几次,好不容易积累了一点观众,但是茶楼老板说:对不起,这个生意干不下去了,要转行。

郭德纲回忆侯耀文帮他的经过(郭德纲最惨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个观众)(2)

郭德纲只能重新再找茶楼,重新积累客户,这个时候的郭德纲是为了满足生存在努力,值得庆幸的是郭德纲有两个创业合作伙伴:张文顺和李菁。

当时的李菁只有十几岁,郭德纲二十多岁,再加上一个老先生,就组成了北京相声大会最早的班子。

在北京相声大会一开始的时候,三个人的分工是:首先郭德纲说段单口,然后李菁说段快板,然后郭德纲和张文顺说段对口,最后三人说段群口,三个人就这样把北京相声大会的雏形搞了起来。

一直到后来,郭德纲收了几个徒弟,这个时候,德云社还是很不景气。在一次节目中,当时还是很早,何云伟,曹云金,李菁还没有推出德云社。当时这几个人都在现场。郭德纲说:有一次,台下只有七个观众,曹云金说第一段,结果上台二十分钟,台下观众走了六个,还有一个实在是没有办法走了,这样台上十几个演员,台下只有一个观众。

郭德纲回忆侯耀文帮他的经过(郭德纲最惨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个观众)(3)

这种一个观众的情况出现了不只一次,还有一次也是底下只有一个观众,一会这个观众来电话了,他掏出电话小声说:我在听相声,然后台上说相声的就停下,等着对方打完电话再接着说相声。

郭德纲回忆侯耀文帮他的经过(郭德纲最惨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个观众)(4)

这种情况之下,德云社能活下来,就是奇迹。

后来,侯耀文在采访中问到这个问题:如何看待郭德纲说相声台下只有一个观众?

侯耀文回答:我没遇到过,因为我们俩(侯耀文、石富宽)的能耐还不至于到那个地步。

郭德纲回忆侯耀文帮他的经过(郭德纲最惨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个观众)(5)

郭德纲回忆侯耀文帮他的经过(郭德纲最惨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个观众)(6)

看来侯耀文认为当时的郭德纲能耐还是不够,后来能耐够了,德云社才自然而然的崛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