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后感(史铁生我与地坛)(1)

史铁生于1991年创作的《我与地坛》在中国八九十年代散文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作者阐述了对于相伴十五年的地坛以及有关地坛人或事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追问——是活还是死,又该如何活着,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作者通过诗一般的优美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的欲望和挣扎,将哲理的沉思和沉重的话题通过通俗语言在人们眼前展开,引起共鸣。

史铁生开篇就详细介绍了在很多篇文中提起的古园,就是地坛,“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这些描写将一个古朴沧桑却又厚重的地坛展现在读者眼前,其实地坛像是作者内心最向往的状态:自在坦荡。“然而“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生理上的缺陷让作者陷入极大的迷茫和绝望中,他不知能做什么工作,该去何处,活着的意义在哪,作者变得颓然、忧郁,因为肉体上的缺陷,他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作者最后得出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是作者后面又想到了要怎么活,他内心仍然是挣扎痛苦的寻不得答案,落日、冬天雪地、暴雨、秋风,作者在地坛中仿佛也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后感(史铁生我与地坛)(2)

接下去作者就提到了母亲,这也是本文最沉重的地方。因为截肢作者精神状态一度不好,经常独自一人去地坛,这引发了母亲的担忧,母亲并不会拦阻他,只会无言帮助他上轮椅车,“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些句子读起来让人潸然泪下,可以想见当时母亲的心里压力不必作者小。母亲最痛苦的不是作者截肢,而是在截肢后作者的精神状态,而母亲的突然离世也给作者内心带来永远抹不去的遗憾,作者告诫读者不要和母亲来这套倔强,他追悔莫及没有给母亲生的盼望让她放心离世。作者剥开内心一层层的苦痛,用温柔缓和却不失伤感的文字讲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初步思考。在母亲在世的时候,他也经历过挣扎,他一方面不想让母亲担忧,另一方面内心仍然在倔强,因此在地坛每每看到母亲都没有出声叫她,但是最后作者醒悟过来,明白亲情是必须珍惜,转眼间就会消散而去。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后感(史铁生我与地坛)(3)

作者在第四小节提到了十五年间在地坛见到的人与事,一个从中年步入老年、彼此搀扶的情侣;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消磨时光的饮者;捕鸟的汉子;急匆匆赶路的中年女工程师;最有天赋的长跑家朋友,这些人从老到小,涉及各个领域,男女都有,其实都变现了作者内心的欲望——他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他希望能像这对中年情侣一样,获得一份渴望的爱情,有个人相伴终生;他也希望自己能像唱歌小伙和长跑家朋友,能够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也希望自己能像饮者和捕鸟的汉子一样,有健康的身体可以自由的生活。没有残缺的人可能无法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痛苦,他十分渴望拥有正常人的生活,他很容易羡慕别人,“似乎只能终生与轮椅为伴、卧病家中,他陷入了深深的悲伤情绪中,并以写作抒发胸中的苦闷,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自我人生的怀疑和惆怅。”这是作者内心的欲望,当然到最后,他见到的只有那对情侣,这也就暗示着,作者最希望也觉得只有存留到老的,只有了爱情。后来提到了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由此引发了作者对于命运是否公平的思考,“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没有丑就衬不出来美,没有愚钝就衬不出来聪明,这个世界的人需要分担苦难和幸福,就像人在未出生之前,就需要到上帝面前抽签,人生的命运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定好了。作者开始思考,如何生、如何死,如何除灭欲望,为什么要写作,作者在痛苦中挣扎,所写的话也是凌乱非常口语化的,就像一遍遍在质问自己的内心,但是最后作者找到了答案。就是所谓的“轮回”,他可以成为中年情侣,也可以成为小孩子,也可以成为歌唱家,就像作者在文末最后说到的那句,“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人在宇宙之间显得多么渺小,我们没有办法和命运抗争,唯有能做的,就是像地坛那样,自由坦荡地去接受、面对。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后感(史铁生我与地坛)(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