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说,效率不等同于效能,为什么呢?就拿学习这件事情来说,你每天很勤奋,看了很多书,但是你就能保证你一定获得了真正的成长吗?其实不一定。因为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看书而看书,不带任何目的,也没有进行精读,只是泛读了下,这些知识点也很难真正进入到你的脑袋,因为没有经过加工或输出来内化。

再比如,两个人做同一份工作,如果其中一位每天很忙,列出来可以写一整张纸,看上去效率很高,但效能怎么样呢?也许并没有创造什么大的价值。而另一个人可能看似很闲,但却能把工作重点抓的很好,并且真正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给他人创造价值,那这肯定称得上是既有效率又有效能的。

所以我们说,效率不等同于效能。

能力和效率的关系(效率与效能的关系)(1)

其实这两者之间也是有内在关系的,效率不等同于效能,但效率需要为效能打基础,什么意思呢?你得先有效率,才有可能有效能。

拿我自己来举例子,我的小目标是每天输出文章一篇,当每天完成目标时,这看上去总比一天下来啥都没做有效率一些吧,因为毕竟做出了某个具体的成果。假设,我的最终目标是希望通过写作练习演讲能力、逻辑思维等等。那我在这种较为高强度的文章输出中,是不是能够更好的锻炼大脑的加工能力、写作能力?当训练好这些必备的能力后,后期是不是就有可能做出很好的演讲以及好的逻辑思维?

然而,如果一天什么都没做,没有意识到需要给自己制订这些输出目标,那会发生什么?日复一日,发现好多时候其实都虚度了,那也就是连起码的效率都没有。

能力和效率的关系(效率与效能的关系)(2)

所以,如果最终的目标注定是想要练习逻辑思维和演讲能力,那么你先去做,有了效率,慢慢就能产生效能。而如果不去做,连效率都没达到,又如何有这样训练的机会,让自己能从全然没有效率直接过渡到最终的效能这个目标呢?很难。

所以,效率其实是效能的基础,先有了效率,慢慢就有可能有效能。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去追求效能,只是追求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做事效率很差,那欠下的债还是得还,还是得继续充电,把效率这堂课补上。既然如此,那就在追求效率的基础上,持续前进吧,通过不断的提前准备、反复锤炼,让效能早一天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