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历史人才辈出,蔡伦、谭嗣同、曾国藩、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齐白石。

可以用“惟楚有才”和“无湘不成军”来形容湖南的文武兼备,湖南军人骁勇善战,多儒雅之风,湘民质朴却不庸俗,有股蛮劲儿,湘妹子没有川妹子的辣劲,精干聪慧。

湖南人的性格 -- 辣

湖南辣妹子的特点(辣妹子辣妹子舍得一身剐的湖南人)(1)

如果要问湖南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们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辣”。

其实中国人吃辣椒,也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史料记载,辣椒是明末时由墨西哥传人中国的,主要是四川、湖南等省最喜爱,这些地区在古代就被称为卑湿之地,吃了辣椒,夏天能驱除湿气,冬天能够抵御寒冷,而且这些地区又很适合辣椒生长,就养成了这个普遍爱吃辣的习俗。

每年收辣椒的时节,湖南乡下家家的窗子上或屋檐下,都挂满了红辣椒,喜气洋洋的像是新年的爆竹似的,辣椒永远是湖南人厨房必备的东西。

湖南辣妹子的特点(辣妹子辣妹子舍得一身剐的湖南人)(2)

剁辣椒最有声势了,辣椒堆得像小山一样,再拌上各种调味料放入坛子,又鲜又香又辣。有时候忙得没功夫做饭,就往干米饭上拌上一勺辣椒酱,照样吃得有滋有味。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习惯吃辣,所以性格里有一股子火辣辣的脾气

湖南人的性格,真的像辣椒一样又辣又狠又烈,有一种烧灼感。用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的一句话,足以对湖南人的整体性格特点做一个形象的概括

“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

湖南人终日吃辣,他们的性格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辣椒融在一起,湖南人的性格中有种火的特质,率直而张扬,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豪气。

湖南辣妹子的特点(辣妹子辣妹子舍得一身剐的湖南人)(3)

湖南人说话

湖南人说话的声音都是非常响亮的,走起路来也是风风火火,做事麻利、为人坦荡,这种冲天的果敢和无所不能的锐气,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宋祖英的《辣妹子》让整个中国都知道湖南人生来不怕辣,把湖南姑娘直呼为辣妹子。南方的青山绿水造就了她们的灵秀之气,辣椒的终日相伴,又使她们具有辣椒一样火辣辣的性格,多情奔放,大方聪慧,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湖南名人

说起湖南的名人,最著名的应该就属毛主席了,他有这样一句名言:不吃辣椒不革命。他把吃辣和革命列为同等位置,革命不能有半点虚假,吃辣也是一样,湖南人吃辣椒的比例是全中国最高的。

或许也正是由于这种辣椒性格,才使得湖南人对于革命这样情有独钟。从宋祖英那首《辣妹子》也能听出来:“辣妹子从小不怕辣,辣妹子长大怕不辣,”也正是湖南人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迈出性情,才孕育出了百年来叱咤神州的英才。

湖南辣妹子的特点(辣妹子辣妹子舍得一身剐的湖南人)(4)

岳麓书院门外有这样一幅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对联激荡着湖南人的心,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湖南人的特征,他们灵活且富有智慧,正直刚毅。

这幅对联最早来源于清朝嘉庆十七年至二十二年间,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为袁名曜,门人请他为书院题联,袁名曜就写下“惟楚有材”为上联,让门生对下联,门生们正在思讨,明经张中阶来到此地,听到大家在对对联,于是对上:“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这样撰成了。

“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而“千斯为盛”则出自《论语》。不管这幅对联来源于何处,但它的确道出了岳麓书院人才辈出的事实。

湖南辣妹子的特点(辣妹子辣妹子舍得一身剐的湖南人)(5)

早在北宋时期,岳麓书院的山长周式门下学生就达数百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不顾路途遥远赶赴此处论学,后又在长沙为官,整顿书院,学徒千余人。所以有谚语云:“道林三百千众,书院一千徒。”

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更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思想家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还有革命志士谭嗣同、杨昌济皆出于此,为中国近代历史写下壮丽的诗篇。

湖南历史上有三个人才鼎盛时期

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湖南历史上有三个人才鼎盛时期:

一是湘军时代,有曾国藩、左宗棠等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人物;

二是百日维新运动中的梁启超、陈宝箴、徐仁铸等人都曾在湖南设立过时务学堂,培养了很多维新人才。

三是在革命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成员中,湖南人也是最多的,有毛主席、刘少奇、彭德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