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几次国庆阅兵(8次非同寻常的国庆大阅兵)(1)

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共举行过16次大阅兵,其中14次是国庆大阅兵。

大阅兵,是国威、军威的展现,这历次大阅兵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力量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从1949年到1959年,这十年间,国庆大阅兵从来没有停止过,“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国庆制度,是1960年制定的。

但是这之后,我们的阅兵却因为种种原因,停顿了24年之久,直到1984年才恢复。

中国的阅兵式,自周代就已经开始,实际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红军,在瑞金时代,就有过一次很正式的阅兵。

那一次,大刀和梭镖,也曾作为正式武器展现。

而其后的解放战争,我们是靠了小米加步枪起步,高唱着“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来进行的。

所以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我们看到的就是各种门类的缴获武器,仿佛是万国武器展示。

如今,建国70周年将到,很期待在明年70周年大庆上,看到航空母舰出场的场面,而在这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之前大阅兵最有意义的8次发展和展现。

最经典的几次国庆阅兵(8次非同寻常的国庆大阅兵)(2)

(骡马拖拉的山炮部队)

1949,开国大典,新中国第一次大阅兵。

检阅总司令,朱德,总指挥聂荣臻。

阅兵主体部队,二十兵团,集训三个月。

受阅官兵,一说1.64万人,一说19248人。

受阅武器装备,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辆,飞机14架,军马2344匹。

这些武器中,日式、美式、英式等等都有,有些甚至还不知产于何国哪个工厂。

亮点:

陆海空都有。

6个方阵的战马毛色一致,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有激昂的《骑兵进行曲》伴奏。

得胜之师,钢铁熔炼之师,尽管武器装备落后,但雄壮威武,精神饱满,正是十万雄狮过长江的气势。

最经典的几次国庆阅兵(8次非同寻常的国庆大阅兵)(3)

(1950年的骑兵方队)

1950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庆大阅兵。

检阅者,朱德总司令,陪同者,聂荣臻,二人乘坐的是缴获品,美国造敞篷吉普。

亮点:

出现战车摩托化步兵,预示着中国军队正向现代化多兵种发展。

有1900匹战马,清一色白色,飞机增加到开国大典的2倍,28架。

尤其重要的是,受阅24209人中,出现空军、海军学员,而且他们为阅兵分列式主导。

这预示着中国军队建设进入新的方向。

其后的1951年大阅兵,步兵、炮兵、战车等学校的学员也开始占了很大比重,新中国从一开始,就将专门军事人才的培养划入重中之重。

最经典的几次国庆阅兵(8次非同寻常的国庆大阅兵)(4)

(1953年)

1953年,第五次国庆大阅兵,正值朝鲜战争结束之时。

亮点:

首次出现火箭炮部队。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阅兵式上说的这句话,足以激起所有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信心: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设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最经典的几次国庆阅兵(8次非同寻常的国庆大阅兵)(5)

1954年,国庆五周年大阅兵。

检阅者,国防部长彭德怀,总指挥杨成武。

38个方队,4个飞行梯队,共10384人,来自全军60个单位。

原先的杂牌武器几乎全部为苏式现代化武器替代。

亮点:

部队编成及武器装备方面的巨大变化,代表了中国军队由单一兵种,向多兵种方向的发展。

海军、空军已非象征性检阅部队,仅仅五年,中国军队已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各军事院校组成的方队,尤其能代表军队建设的新阶段。

最经典的几次国庆阅兵(8次非同寻常的国庆大阅兵)(6)

(1959)

1955年,军衔制后的首次国庆大阅兵。

1957年,国产伊尔—28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亮相。

在裁军计划下,此次阅兵人数远少于以往,但外宾人数最多,这代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1959年,十年大庆大阅兵,毛泽东主席出席的最后一次国庆大阅兵。

检阅者,国防部长林彪,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他们乘坐的是国产红旗牌检阅车。

人数11018,火炮144门,坦克99辆,汽车240辆,飞机55架,共29个方队,6个飞行梯队。

亮点:

骑兵与三轮摩托方队消失。

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59式轻型坦克、歼5型歼击机等,及7个炮兵方队中的6个方队武器,都为中国制造。

十年磨一剑,这其中有些武器的精度与威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一个新的里程碑。

最经典的几次国庆阅兵(8次非同寻常的国庆大阅兵)(7)

1984,国庆35周年大阅兵。

中断24年的国庆大阅兵,再次恢复,此次大阅兵由军委主席邓小平检阅,总指挥为秦基伟。

此次跟以往尤其不同,非常震撼。

受阅部队共10370人,飞机117架,导弹189枚,坦克装甲车250辆,火炮2216门,火箭布雷车18辆,轻武器6429件。

亮点:

战略导弹部队首次亮相。

展示的装甲输送车、火箭布雷车、新式坦克、火箭炮、榴弹炮、岸舰导弹、潜地导弹、地空导弹、战略导弹等等新式装备,都为中国自行设计、研发、制造。

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是此次阅兵武器装备的一大特点,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国庆大阅兵,它足以展示出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中国人的信心。

这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真正开始。

最经典的几次国庆阅兵(8次非同寻常的国庆大阅兵)(8)

1999年,50周年大庆阅兵,号称“世纪大阅兵”。

人数1.1万,徒步方队17个,车辆方队25个,空中梯队10个,飞机132架,地面重型装备441台。

亮点:

空中加油机H-6出现,中国空军没有空中加油机的历史结束,单一机种早成历史。

装甲部队和导弹部队的武器展示,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陆海空都有精良先进的国产武器装备展示,陆海空首次编成联合机群大队,第一架飞机飞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时间,实现了“米秒不差”。

中国国防已在平视甚至赶超世界。

最经典的几次国庆阅兵(8次非同寻常的国庆大阅兵)(9)

2009年,60年大庆。

亮点:

全武装力量展示。

全部武器装备都是中国制造,百分之九十为首次展示。

高度的信息化。

压阵的二炮部队所展示的战略核导弹,据说基本已可覆盖所有的重要战略目标。

60年间,中国已全面进入信息技术化时代。

最经典的几次国庆阅兵(8次非同寻常的国庆大阅兵)(10)

2015年大阅兵,非国庆大阅兵,是一次特殊的国防力量展示。

它最大的意义昭示在于,没有强大的军队与国防,国家就无安全与发展的保证,我们以防止战,最根本的希望是维护国家与世界和平。

愿祖国更加强大,世界永远和平。

参考资料:

张二平/吴洪波《新中国四次大阅兵纪实》

及相关文献

END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