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1)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唐宋期间,战争更是十分频繁。自唐朝安史之乱后,盛唐气象,不复存在,盛唐破灭,天下四分五裂,五代十国时期,不仅国内不太平,还要抵御外族侵略。

直到赵匡胤建立宋朝,最终才完成华夏的相对统一,然而战争依旧没有停止。最初是宋、夏、辽三国鼎立,战争时有发生;紧接着金国崛起,灭辽灭北宋;赵构率领群臣,避难临安,并建立南宋;南宋建立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宋金对峙;等到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崛起之后,金也好,宋也好,都被元朝替代了。

及至当下,我们的世界,依旧不太平,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太对太平的国度,是我们的福气,但是,对于战争,我们不能忘记。

本篇文章,我们选取10首与战争有关的唐宋词,再次去感受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


北宋统一战争(公元:962-979年)

(一)

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2)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本词简介:公元974年,宋太祖赵匡胤派曹彬率领水陆大军,渡过长江,进攻江宁(今南京),并最终击败整个南唐。时南唐国主李煜,出城投降。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赵匡胤离统一天下的报复更进一步,而亡国之君李后主,从此之后,只能以泪洗面。这首词,便是南唐国破,后主亡国惨状的写照。

鉴赏摘要:李煜亡国之后的情感基调便是悲伤,本词亦不例外,尤其在“垂泪对宫娥”一句中,悲伤落泪,情感表达很直接率真。

89.25分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美学鉴赏


第一次宋夏战争(公元:1040-1044年)

(二)

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3)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本词简介:公元1038年,李元昊背叛宋朝,建立西夏,宋夏边境,便开始了一系列战争。词人范仲淹,受命出征西北,驻守陕州等地,开始了他的战争岁月,本词便是范公在战场一线留下的词作。

鉴赏摘要:范公一生,不为良医,便为良相。身为读书人,肩负儒家使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工作此词,绝非无聊的消遣,应该有其政治用意。恰如贺裳所评,让中原歌女知道边境苦寒,便是其警醒之意。

84.10分 |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美学鉴赏


靖康之难(公元:1127年)

(三)

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4)

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本词简介:公元1127年,金国人灭亡北宋,并且基本将整个北宋王室羁押到北方。宋徽宗赵佶仿佛重演了当年李煜的悲剧。这位亡国之君,在北上途中,看到杏花,悲从中来,留下此阙《燕山亭》。

鉴赏摘要:同是亡国之君,李煜之词:人生长恨水长东、梦里不知身是客,有对自己的悔恨,有对人生的反思,上升到了哲学层面,而本词,更多渲染自己悲哀。所以,赵佶和李煜的词,境界是有差别的(其大小固不同矣)。

79.97分 | 赵佶《燕山亭·裁剪冰绡》美学鉴赏


(四)

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5)

陈与义《临江仙·燕子来时新社》

本词简介:当金人羁押徽钦二帝北上的时候,中原民众慌忙避难,纷纷南渡,史称建炎南渡。国家都不在了,百姓也是无家可归,四处飘零。陈与义也在这次战乱中,避乱来到江南。二十年后,词人想起这段往事,依旧心惊。

鉴赏摘要:渔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有政治失意,寄情山水寻找解脱之意。本词作者,是一位知名的爱国人士,后来官居参知政事,位高权重,并且一心想要收复故土。然而填写本词的时候,沦落天涯,逃难自青墩镇(今江苏盐城),夜半登楼,渔唱三更,有一时无力解救天下的失郁之情。

80.19分|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美学鉴赏


南宋中兴十三战(公元:1129-1162年)

(五)

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6)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本词简介: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初期,朝野上下,风雨飘摇。好在出现了中兴四将,才让南宋初步站稳了脚跟。中兴四将之首,岳飞岳大将军,不仅战场杀伐,驰骋千里,挥毫文字,也是千古一绝。本词便是岳大将军著名的爱国词作。

鉴赏摘要:除开阔雄伟之外,本词还有很强的力量感。怒发冲冠,言不共戴天之仇,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位义愤填膺的大将军形象,跃然纸上,感觉将军自身就充满力量。其次:“八千里路云和月“与“莫等闲”一起,又有了一种八千里路,行军匆匆的感觉。“踏破贺兰山缺”,力量之感,不用多说。而“饥餐”、“渴饮”像是要把活人撕碎一样,也充满血淋淋的力量感。所以本词场景极为雄阔激烈,具备豪放词的典型之美。。

98.33分 |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美学鉴赏


开禧北伐(公元:1206-1208年)

(六)

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7)

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本词简介:公元1206年,权相韩侂胄当政,朝廷对金国的政策,再次从主和转变为主战,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又在酝酿,然而,朝野上下,对战争观点不一。本词作者刘过,是坚定支持北伐的词人。

鉴赏摘要:本词是一首应酬词。应酬词,可能是在酒宴期间,现场发挥,即兴填的词。自古以来,应酬词创作难度较大,而且精品更是凤毛菱角。这首词在章法上,层次比较清晰。上阙分析战争形式:堂上有谋臣,边境有将士,认为胜算很大。下阙展望战争得胜,比较有气势。齐唱《大风歌》、四方来贺。在大战来临之前,以此提振士气,还是很不错的。

66.50分 | 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美学鉴赏


(七)

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8)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本词简介:当刘过对战争充满信心的时候,辛弃疾却忧心忡忡,填写了本阙《永遇乐》,他的词,竟然预测了这场战争的结局,不得不让人佩服稼轩的远见卓识。

鉴赏摘要:了解到以上所有的诗词背景和典故之后,我们就能发现,辛弃疾用典,表达一些难以名状的忧虑和担心,可谓非常巧妙。词人以怀古为题,却把当下的现状分析得如此通透,实在让人敬佩词人的才华。

89.26分 |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美学鉴赏


(八)

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9)

陆游《诉衷情令·当年万里觅封侯》

本词简介:当辛弃疾和刘过都在参与这场战争的时候,一心想要报国的爱国词人陆游,却因过于年迈,只能祈祷战局胜利。陆游一生不得志,想要万里觅封侯,却只能身老沧州,是他的遗憾,也是南宋的遗憾。

鉴赏摘要:本词的美感,主要集中在上阙,尤其以“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一句,最具感染力。南宋万里江山,词人单枪匹马,一心想要驱除鞑虏,拜将封侯。万里觅封侯,这句特别具有力量感,仿佛看见,黄沙万里,一匹飞马,扬沙狂奔。这种力量感,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这种力量感,也是豪放词词作的重要特征。

93.34分|陆游《诉衷情令·当年万里觅封侯》美学鉴赏


蒙宋战争(公元:1234-1279年)

(九)

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10)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本词简介:当蒙古铁骑崛起之后,瞬间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南宋终没能幸免。公元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官民四散逃难,蒋捷也是其中一员。他逃到苏州的路上,还惦记着:何日归家洗客袍?后来,他入了佛门,再也没回家了。

鉴赏摘要:本次上阙,满城风雨,有舟车飘摇之感。下阙重点刻画家的温馨美好,属喜景言悲,悲更悲矣。一句“何日归家洗客袍?”词人流浪之时,依然深深惦念自己的家,想要回家洗一洗这一路风尘,重新开始静雅的生活。可是,山河破碎,何处是家呢?当年李煜有词“梦里不知身是客”,心甚凄凄然,而今蒋捷“何日归家洗客袍”,明知自己是客,却只能是客,凄然之外,更有一份无助。

94.90分|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美学鉴赏


(十)

战争时期的诗词有哪些(诗词里的战争岁月)(11)

文天祥《沁园春·为子死孝》

本词简介:元军步步紧逼,最终在崖山海战中,彻底灭亡宋朝。在南宋灭亡时候,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宰相、爱国词人,他的诗词作品,充满爱国主义,千百年来,不断地为激励我们内心,他就是文天祥。

鉴赏摘要:儒家以“仁”作为人格理想的最高标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文公爱家爱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其功勋彪炳千秋,当此“仁”字。

71.82分 | 文天祥《沁园春·为子死孝》美学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