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1)

《百年孤独》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奎兹,曾经这样评价蒙台梭利教育:

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一种比蒙台梭利教育法更好的教育,能够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唤醒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心智的发展”。

敏感期这个词,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每一位家长都不想错过,都在想方设法帮孩子一把。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2)

然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立个体,敏感期的来临时间也不一样,因此,唯有实施个性化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蒙台梭利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3)

个性化教育的含义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一直追求因材施教,素质化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孩子的理想都值得被尊重。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4)

个性化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大而一致化教育而言,它旨在创设最有利于使每个幼儿得到最好发展的环境,针对每个幼儿的差异化进行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通过教师的大量实践观察精准地认知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长,从而从环境入手,依据孩子成长敏感期的需求而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5)

蒙台梭利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环境是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被称为养育儿童的地方。

这个环境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需要及自我建构而设计的,在这个环境中儿童的人格及成长模式能最大化的显露出来。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6)

有准备的环境,其实就是起到一种桥梁的作用,目的就是使成人世界的物品及工具,更加适合儿童的发展需求。

比如教室中教具按照固定的顺序摆放在多层教具架上,从最简单逐渐到最复杂,很有秩序,并且大小尺寸也都便于孩子使用。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7)

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的精神生命能自然地得到发展,并揭示它的内在秘密。

为此,蒙氏的教育环境是一个发展的环境,这个环境要时刻尽可能地减少障碍物,使环境更适应幼儿内在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孩子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8)

个性化教育案例

孩子胆小、缺乏自信心怎么办?

每个孩子的特质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天生就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谨小慎微,有的孩子时常多愁善感。

这些孩子最大的行为特点,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习惯往后退缩,不敢甚至不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且不善于与人沟通。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9)

他们在活动的时候,因担心自己出错,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同时由于缺乏交往技巧而不敢放开手脚积极探索、与人合作。

教学案例:芳芳从小由奶奶带大,什么事情都有奶奶帮忙,造成了芳芳现在的样子——4岁了连剪刀都没拿过,动手能力很弱。

通过日常观察,发现她特别爱美,总喜欢照镜子,还时常对着镜子在头上带一些装饰。

于是我根据她的兴趣和爱好,在美工区投放了串项链的工作,并在工作前用温和的态度去激励她,邀请她来做这个工作,起初她紧张的不肯做。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10)

我说:“你不喜欢这个工作吗?”

“喜欢。”她用期盼的眼光看着我。

“你是不是担心不会剪线啊?”

她连忙冲我点点头。

我把她搂在怀里小声的对她说:“没关系,老师会帮助你的,咱们俩一起做。”

听到我说这话,她立刻放松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一天来的第一个工作,我耐心地给她做示范,演示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她聚精会神地看着我,还不时地帮我的忙,给我递珠子。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11)

等到串完后,我说:“你发现我串的珠子有什么特点吗?”

她看了看说:“是按照两个红的、两个黄的顺序串在一起的。”

“你真棒,你串一个和老师串的不一样,好吗?”

她高兴的答应了。当她与材料融合后,我马上退出了她的视线,在不影响她工作的地方观察她的一举一动,让她专注其中。

案例分析:幼儿在工作中,开始总会遇到困难,但作为教师不应该随便打扰孩子,给他们一点时间让她们自己试着解决问题。

如果发现他们没有好的办法了,教师要立刻抓住时机,适当地协助他们完成一项工作,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当他发现自己和他人一样可完成工作时,会在集体面前将自己的经验大胆地展现出来,使之逐渐从胆小、不自信的阴影中走出来。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正面管教 蒙台梭利个性化教育(12)

这就是蒙台梭利教室中,教师对孩子采用一对一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不一样的人,拥有独立精神的人,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成就最好的自己。

关注每日蒙台梭利微信公众号,分享蒙台梭利教育故事,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