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镖局,大多数人的印象来自于影视作品。由影视作品所塑造的那个侠肝义胆,快意恩仇的江湖更是令曾经年少的我们心驰神往。那么古代的镖局真的是如影视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真正的古代镖局——那已消逝的江湖。

镖局在早期被称作“镖行”也有称作“标行”的,据目前可以查询的史料文献记载,汉民族在宋朝就已经有了镖局的存在。早期的镖局的主营业务是帮人运输,送物、送信等,相当于现在的物流公司。慢慢根据当时社会的需求,镖局的所承接的业越来越完善。直至发展到了清朝,镖局接镖已经大体分为信镖、票镖、银镖、粮镖、物镖、人身镖这六大类了。

古代镖局真相(古代的镖局已消逝的江湖)(1)

而中国古代的官方,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驿站体系,驿站初始的职责就是供传递消息军事情报,和负责沿途官员食宿、换马甚至护送等。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驿站也算是古代朝廷的官办镖局了。

古代镖局真相(古代的镖局已消逝的江湖)(2)

影视剧吴启华、黎姿版《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将被殷野王打伤的俞岱岩交付于龙门镖局。愿意支付2000两黄金,要求龙门镖局将俞岱岩安全送至武当派。结果到了武当山脚下,俞岱岩惨遭奸人暗害,殷素素得知消息之后,盛怒之下屠灭龙门镖局满门。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会去思考,古代的镖局真的那么不堪一击?而且运营起来真的有那么大的风险么?

古代镖局真相(古代的镖局已消逝的江湖)(3)

实际上,要想成立镖局,镖师自身功夫了得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成立镖局的基本只有两类人,一种是武林世家,另外一种是已经退役的军中袍泽。武林世家自是不用多说,本身就是来自于江湖,世家子弟个个都是从小就接受家族的熏陶,练就了一生武艺。而军中退役的老兵,历经了半辈子战场生活能够活下来的,自是有着一身的杀人本事。

古代镖局真相(古代的镖局已消逝的江湖)(4)

况且,镖局实际上的主要运营的成本并不是花在镖师身上,而是花在各路劫道的“绿林好汉”和朝廷的官府的身上。因为,如果运镖途中,有官府开具的路票,一般劫匪见觉得镖局势力庞大,是不敢轻易得罪的,更别提劫镖。而沿路的绿林好汉一般被运送的镖局打点后,也不会主动去劫镖,毕竟如果能生存下去,谁也不想去玩命。甚至到了后来,有些镖局为了提高运送镖路的价格。在一些镖路上劫镖的“绿林好汉”们,有一半都是镖局镖师们的同门师兄弟所假扮的。所以,要想建立好镖局,官府有硬靠山,绿林有硬关系,自身有硬功夫,这三点是缺一不可的。一定意义上讲,镖局的一切就是当时武林江湖的真实写照。

古代镖局真相(古代的镖局已消逝的江湖)(5)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长期运镖,不可能遇到的都是已经打点到的江湖人物。如果遇到了普通人的劫匪,劫匪并不会直接跟镖师上来交手,而是大家都在原地亮亮招式。如果劫匪感觉镖师实力较强,大多不会选择下手,而镖师大多也会示弱的说上一些好话。如果劫匪实力较强,镖师一般也并不会跟其拼命,交出所保之物,返回镖局。回到镖局之后,“总把头”自会带人过来找劫匪协商,并且给予劫匪一定的好处,方便之后继续行驶这条商路。可是,镖局如果在运镖途中,遇到真正的心狠手辣、不计性命者,纵使镖师放弃所保之物,劫匪也不一定会绕其性命。这时候,镖师能否活下来就得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了。

古代镖局真相(古代的镖局已消逝的江湖)(6)

历史上镖局也是出了不少英雄人物,如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的“大刀王五”王正谊。王正谊早年出身贫寒,后来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先后拜了肖和成,李凤岗等名师,勤学苦练,成就了一身的好武艺。

古代镖局真相(古代的镖局已消逝的江湖)(7)

王正谊初到京城,先是给别的镖局做了几年镖师。后来,通过自己几年干镖师的积蓄和朋友的帮助,在京城开了一家源顺镖局。王正谊生平不仅为人正直,侠肝义胆,所开的镖局更是收费合理,德义高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业内非常有名。当然,王正谊名声不仅仅是限于当时的镖局行业类,他的爱国义举就是在后世也广为流传。

王正谊与戊戌变法的领导者谭嗣同有着金兰之交,在京时,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卫工作都是交付于王正谊。后来,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清政府诛杀,王正谊也多次策划主持和参加为谭嗣同复仇的计划。后来,义和拳运动于北方兴起,王正谊在京也积极响应参与,最后被清政府围困,惨遭八国联军诛杀。

古代镖局真相(古代的镖局已消逝的江湖)(8)

另外不得不提的镖局英雄人物,就是清末的武术名家李尧臣。李尧臣出身于清光绪年间,自幼习武,18岁就进入了京城当年著名的会友镖局。在镖局期间,热爱武学的李尧臣勤学苦练,先后习得了18般兵器,三皇炮捶等拳技和拳击。而前后27年的充满风险的走镖生活,更是李尧臣的武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古代镖局真相(古代的镖局已消逝的江湖)(9)

“918”事件发生后,29路军甚至特请李尧臣到部队军中教授士兵“无极刀法”。而后,日军侵华期间,李尧臣被日军抓获,为了打击中国人的士气,擅长武艺的日军军官武田西,特地找来李尧臣比武。

比武期间约定,如李尧臣输了,就得当场磕头向武田西磕头拜师,如果比武赢了,就立刻放李尧臣走。李尧臣当时早已年过半百,但是面对鬼子的挑衅,毅然不畏身死的选择迎战。结果,武田西不管是从拳脚还是兵器上,均败于李尧臣之手。当然,李尧臣可不止这一次教训日本人。后期日本人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四处摆擂和中国人比武,李尧臣就曾在南京的擂台狠狠的教训过摆擂的日本人。现今著名的影视作品《霍元甲》中,霍元甲跟国外人擂台比武的场景,其实也有部分是从李尧臣的生平中所取材的。

古代镖局真相(古代的镖局已消逝的江湖)(10)

时代在慢慢变迁,镖局终究只是一个社会阶段所形成的产物,不可能常存于世。而镖局的陨落,正是从1905年京张铁路的修建初开始的。由于社会科技的发展,镖局慢慢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人们也慢慢的开始习惯了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性。而且,纵使武功再高,也终究抵不过炮火弹药。所以,古代镖局这最后一个充斥着各种大侠的“江湖”年代经历至此也彻底消失不见了。

如今的社会,古代的镖局虽然已经被现代的快递、物流、安保业替代了,但是镖局人尚武、正直、正义、扶弱、助人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传递下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