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弄清楚什么是金融。金融,我们拆开看。分别组词:金→资金;融→融通。

说起资金,首先从货币入手;说起融通,就是资金的流动问题的深度内涵,想起了一个重要的话题,信用。我们来看这张图:

金融学难不(再谈金融学)(1)

金融学知识框架

这是一个金融学知识框架体系,带着上述问题,我们给大家进行一个知识串联:

刚才说到,资金,从货币入手。不错,大家都明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由于交换产生。既然货币是一种媒介,必然经过商品→货币→商品,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明码标价,这就是我们说的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在交易过程中货币与商品之间会出现一种延期支付的过程,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赊销。由于赊销的产生,货币的借贷关系便出现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信用问题。信用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偿还性、付息性。偿还体现在本金、付息体现在利息,后者与前者之间相比就是货币资金使用权的价格,这就是利率。利率需要金融机构运用这个工具进行调节,因此我们会想到中央银行的反周期操作:经济过热→加息,进行紧缩银根;经济萧条→降息,放松银根。同时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利率,最终影响经济。接着看商业银行,主要包括负债业务(资金来源,例如:吸收存款)、资产业务(资金的运用:贷款),商业银行本身充当了债权与债务的双重关系,所以是间接融资;与之对应,证券公司→直接融资,这个后期会详细讲解。

以上的交易过程就是金融市场,第一类:短期融通的货币市场;第二类长期融通的资本市场;第三类对外交易的货币兑换,这就是外汇市场;第四类:也许你听过对冲或者套期保值,这就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这些离不开货币的供求,一方面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这就是货币的供给;另一方面:企业的投资、个人的消费等需要货币,这就是货币的需求;有的时候货币供求不平衡会出现所谓的失衡,这就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如何解决问题,需要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那么,什么是金融学呢?金融学(Finance)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金融学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金融学在中国指的是两个方面,第一部分指的是货币银行学,第二部分指的是国际金融,研究的是国际收支、汇率的问题。

金融学的培养对象是什么?金融学主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才能的专业高级人才,需要考生具备金融学理论知识和超强的业务技能,能够胜任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经融机构及其它经济部门和企业的相关工作。

金融学主干课程有哪些?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金融学对数学、政治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经济感兴趣、对数理统计、政治方面爱好的学生就读。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适合进一步提升(考研)、公务员岗位。金融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都是金融学专业考研不错的方向。

金融学的前景如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的观念也在不断加强。他们投资理财的需求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复杂.从简单到专业,因而对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另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内金融行业。据分析,在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前沿城市,随着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金融行业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同时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银行和基金对人才的需求增长加快,金融行业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

跨专业报考金融学有何优势?虽然现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水涨船高。金融招聘会上,学历的要求仍然很高,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要海归。

除了学历要求之外,银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情况是银行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金融学就业流向?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报考建议:

1、职业导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你准备从事基金类工作,报金融工程方向比较好;如果你想到保险公司工作当然要选择保险方向。

2、学校导向:

首先,报考时尽量选择名校。现在金融行业都有“名校情结”,企业在选择学生时,比较看重学生就读的院校,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比较知名的,如中央财经大学、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已经在企业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其次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你所报考的院校。最好是选择传统上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的学校,比如一些著名财经类专业院校,如上财、中财,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比如复旦、南开。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

第三,学校的地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你所要报考的院校,应该在你未来准备发展的地区或附近。因为学校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你毕业之后会方便你到该地区择业。比如考上海的学校就把目标定在上海发展。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看,其金融人才都在30万人以上,而目前上海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在10万人左右,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人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更是短缺。

3、专业导向:

既然你准备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发展目标呢?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担任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年薪已经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

金融学难不(再谈金融学)(2)

附:金融学类专业

金融学难不(再谈金融学)(3)

作为经济学门类下面的一个大类,金融学类下面居然有10个专业,分别是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金融数学、信用管理、经济与金融、精算学、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仅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知道,前四个属于比较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后六个属于交叉学科,着力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