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校园二三事初一(记初中二三事)(1)

在下是上初中的时候开始住校的。第一次住校,大家都很兴奋,趴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以前在下在家里睡不着的时候,就会用一种俯卧的方式,把脑袋侧向一边半埋在枕头里,不一会儿准能入睡,屡试不爽。然而这回不知怎么的,用这个姿势已经很久了,还是没办法睡着,心里纳闷,这个法子怎么不灵了呢。现在想来,应该是周围比较吵,床又比较挤的缘故吧,当时人多铺少,平均下来两个人才能分到一个铺。折腾到半夜,突然听到寝室外面乱哄哄的,借着校园里稀稀落落的几盏路灯,寝室里影影幢幢。原来是有人去学校西南角的水井那里去洗漱,当时在下也没手表,不知道几点钟。第一次住校啥都不懂,看着别人去,自己也就和同寝室的几个小伙伴提着水桶跟着一起去了。

那个时候学校里还没有自来水,我们一切的用水都需要自己拿桶去井里打。井很深,手是够不着的,得用绳子绑着桶吊下去,用腕力拽着绳子,让桶翻个个沉入水里才能打着水,简直是个技术活。一顿乒乒乓乓洗漱完毕,回到寝室,问了一下有水表的室友,说才两三点钟,离天亮还很早。没办法,只能接着躺。这会儿大家说话的声音少了不少,估计是累了吧。然而脑子里仍然是紧张地没法入睡,况且已经洗漱了,还睡什么睡,就这么睁眼到天亮吧。不知是不是寝室里有点闷,旁边的室友提议出去透透气,在下也跟着出去了。

时节已然入秋, 凌晨三四点的样子,天气微微有点凉,朦朦胧胧中仿佛还带着点雾。寝室外有几棵树,外面用水泥围了一圈,我们坐在水泥围栏上,又瞎聊了一阵,后来实在撑不住,回去眯了一会儿,还没睡多久,就又被别人提桶的声音吵醒了,原来是高年级的同学起床去井头洗漱,这才是真正天亮了。第二天上课,室友们个个瞪着熊猫眼,脸色煞白,嘴唇发乌,看来住校的第一晚,大家都饱尝一顿离家之苦啊。

适应后住的问题就那样解决了,接下来是吃的问题。去食堂打饭需要用饭票,饭票需要从家里自己带米到学校,然后去找食堂师傅按一斤米一斤饭票的汇率去换。当然也可以花钱买,不过当时在我们眼里,花钱买饭票可是有钱人家才能做的,我们万万不敢问津,所以也就一直不知道多少钱换多少饭票。打饭用饭票,打菜则需要花钱买,大抵是土豆、红萝卜、豆腐一类的家常菜色,用脸盆装了大半脸盆放在桌上,打的时候给师傅5毛钱,他就右手持勺,左手持一个小茶碗,用勺子从盆里勺一勺盛在碗里,再倒到学生自己的碗里去。倘若愿意出到一块钱,那可就有荤菜可吃了,荤菜是单独用茶碗一小碗一小碗盛出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案板上,煞是可爱。

吃饭的时候,同学们自行排成两队,一队打饭,一对打菜,自己选择先打饭还是先打菜。打菜的队伍排在那两脸盆菜的桌前,打饭的队伍排在一个大木桶前,桶里是刚做好的一大桶饭,里面是几个五两、三两、一两的木质量器,打饭的时候老板一手接过同学们递过来的饭票丢在旁边的一个饭票箱里,一手熟练地在各种不同容量的量器中转换,给同学打相应分量的饭。排队人少的时候,老板可能到旁边忙别的事去了,同学们就自己拿着量器自己打饭,在下也用过一两回,如今是几十年没见过那玩意了。

同学们有时候一连吃了好几天素菜,将家里给的零花钱攒了一些,算算可以吃一两回荤菜了,特别开心,先去打饭的队伍里排队打饭,平时只能吃四两饭,这时必然是直接五两。打了饭再去打菜的队伍排队打菜,马上就要轮到了,手里揣着沉甸甸的一元纸币或一个硬币,心里简直有点激动。轮到自己了,老板面无表情地准备一手勺子一手茶碗地常规操作,这时,你不紧不慢地奉上手里揣了很久的一元大钞,老板见了,略觉惊奇,马上面带笑容接过钱,这个时候你也有点不习惯,一边用手去拿那单独的一碗荤菜,一边用眼神望着老板,仿佛在问老板“我可以拿吗?”老板心领神会,更加满脸笑容地对你点点头,仿佛说“小伙子,你拿你拿”。你郑重地拿起一碗荤菜倒进饭碗里,然后在旁边排队同学的一众羡慕的眼神中迆迆然回寝室享用去了。

当然也可以自己从家里带菜,一来自家做的,非食堂菜色那点惨淡的油水可比;二来可以节省费用,何乐而不为?于是每天中午或下午放学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同学们纷纷骑着自行车跑回家,匆匆在家吃完午饭或者晚饭后带着菜再往学校赶。所以,我们读初中第一件需要会的事是骑自行车。在下还好,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会了,好友招柳兄开始还不会,花了半学期才学会,他家离学校大概有10多公里,步行着实艰难,就只能每周趁周末时候回家了,难为他哉。

初一升初二的时候我们重新分了班级,从初一的四个班变成初二的三个班。去报到的那天,在下不知何故没吃中饭,想着报完到再骑车回家吃晚饭。万万没想到,在下报完到被老师留下来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打扫卫生。搞完以后天色已晚,马上就要上晚自习,别说回家的时间没有,就是去食堂打饭的时间也没有。在下当时年轻,觉得饿两顿也无妨,就又空着肚子上完了晚自习,上完晚自习又空着肚子回寝室,草草度过了初二的第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就发现不对劲,其实前一天晚上就不对劲了,脑子里总想着吃的。早上醒来全身软绵绵,全无一点力气,简单收拾下后踉踉跄跄地走到教室去上早自习。对着昨天刚领的新课本双目无神,本来在下挺喜欢看书上的故事,无奈这时腹中空空,实在没有办法分出一点精力看书。开始还勉强坐着,到后来实在支撑不住,索性就趴在桌上,脑子里没有一点同学们正在读的书,全都是包子、馒头、油条、米饭的影子在跳跃,觉得此时他们是那么的美味,他们的样子是那么的亲切,然而眼前终究没有那些包子、馒头、油条,只能在脑海里想,越想越饿,越饿越想,坐在教室里的每一刻对在下来说都是煎熬,这个时候要是谁能给点吃的给在下,那真是救了命了。

教室里同学们读书的声音本来嘤嘤嗡嗡地没有什么生气,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一阵比一阵响亮,在下知道,这是老师进来了。在下本想咬牙撑着抬起头来,然而实在身不由己,脑袋就像灌了铅一样重,内中不免担忧,如果被老师发现,他一定会以为在下是在早自习上睡觉吧,这样的话岂不要被抓个典型?此时在下真正领教了一回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索性豁出去了,发现就发现吧,在下不管了。结果老师在教室里走了两圈,就出去了。在下平安无事,或许他以为在下生病了也未可知。在下无心多想,脑子里依然是包子、馒头、油条在打转,趴在座位上度秒如年。

恍惚中下课的铃声终于响了!这时在下又不知哪来的力气,几乎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教室,跑到寝室(教室离寝室只有几十米),从水桶里一把抓起碗,也不管干净不干净,直奔食堂而去,只为在打饭的队伍还没成长龙之前能先人一步打到饭。没想到饶是在下这么赶,还是有几个人排在在下前面,本乡子弟的打饭速度着实不简单。轮到在下,在下一般早上只打四两饭,然而此时是何时也!在下想也没想就对老板大喝一声,“九两!”老板也不迟疑,直接用五两的量器称了两回倒在下碗里,在下一看果然比平时多了很多,正合我意!就又跑到打菜的队伍那边去,也很靠前。然而一望脸盆里的菜顿觉失望,原来是一盆清汤寡水的煮白菜,无奈早上只提供一个菜,别无他物,荤菜要中午才上,在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捧着这碗白菜米饭回寝室吃了起来。

没想到在下前脚刚进寝室,后脚一个室友也捧着从食堂打的饭进来了。他说“我是跟着你跑得”,原来在下拿碗的时候太心急,完全没注意后面还跟了一个人。在下一边往嘴里送饭,一边不好意思地对他说,“哦哦,我今天好饿,饿死了,一点力气也没有”,他说,“我也是,我也是”,好一对难兄难弟!

这是迄今为主在下对饥饿感受最深的一回。甚至那天早上的白菜米饭的味道都还记得,白菜寡淡无味,跟没放油盐似的,在嘴里嚼一嚼还莫名其妙地有点甜。味道是真难吃,可那会儿是真饿,就算没菜也能把那九两饭吃完,那碗白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了吧。

那么我们食堂就没有好吃的菜了么?非也非也,比如说那碗荤菜,在下记得有一回中午没回家,去食堂后看到摆在案板上的那一份份辣椒炒肉实在有点馋,就掏了一块钱买了一份。不得不说一分钱一分货,那碗辣椒炒肉真是好吃,在下记得那一顿饭在下吃完仍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还有食堂早上的油条,端的是人间一绝,现在一想还口水直流。油条是老板现炸的,早上饭菜打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就在硕大的饭桶旁边支一个油锅炸起油条来,面粉团好后只见他随便用筷子一捏一拉,一根油条的雏形就出来了,然后把它夹进油锅,锅里马上滋滋作响,油条也迅速膨胀,并且颜色逐渐变成金黄,炸完这面炸那面,不一会儿一根喷香酥脆、金光灿烂的油条就出锅了,在下有时候早上不吃米饭,打一点粥就一根这种油条,再配上从家里带来咸菜,我的天,人生的美好莫过于此啊!

有点始料未及的是,我们这一届同学初中毕业后没几年学校就停办了。在下想再回去尝一下那好吃到叫人伤感的油条已是不能够,顺便连自己初中母校也没了,呜呼哀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