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杨绛先生离世,人们纷纷转发先生的作品金句以表哀思,其中先生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小诗《生与死》中一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可谓杨绛先生的真实写照这样的人生态度多多少少蕴含着文人特有的清高,但又何尝不是值得芸芸众生学习的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不与别人争高低由别人去说吧?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不与别人争高低由别人去说吧(与人争不如与己斗)

不与别人争高低由别人去说吧

5月25日杨绛先生离世,人们纷纷转发先生的作品金句以表哀思,其中先生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小诗《生与死》中一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可谓杨绛先生的真实写照。这样的人生态度多多少少蕴含着文人特有的清高,但又何尝不是值得芸芸众生学习的呢?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一旦我们怀着“要过得比别人更好”“一定要与谁争个鱼死网破”等等类似的观念,那生活可能就会变得不幸起来。在这样的观念诱导下,人们只会更多看到自己的不足,自身的缺陷也会被不断放大,更严重的是以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忽视了自我价值。可能你的数理化成绩不够好,但是你有艺术方面的天赋;可能你的收入不如别人,但你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能你的出生并不如意,但是你有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倘若陷入不断与别人争与别人比的死胡同,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没有机会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人生是自己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的超越,不是一味地与他人争,而是与自己斗,与从前的自己斗,与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斗。古人崇尚自省,也就是要去不断地完善自我,发现自己的缺陷并去改正,看到自己的长处而让它发展为优势,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坚持追求。战胜他人的快乐与自我进步的喜悦,显然是后者更具价值。毕竟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中辛勤耕耘并有所收获,就是最独特的价值。

这个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似乎从一出生开始,父母便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作为铁律,不仅对自己施压,也严格要求孩子。为了从小培养竞争力,于是当我们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幼儿时,就已经背负了众多期许,此时就已经是与人竞争的一生的开始了。从学习、工作、婚姻到下一代,每个人生阶段无不在与他人比较中度过,如此循环往复,人生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与人争”的桎梏。

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却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多学学先生的“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吧,从与他人较量的观念中扭转过来,多追求些对自我的超越,人生才更有意义。

文/钟晨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