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兴平茂陵因汉武帝的陵寝而盛名远播,而位于如今杨凌示范区还有一个茂陵,所知者甚少,或有人将此两地混淆。

前一阵有个机会到汉中勉县参观了马超庙,庙内有马超的介绍。介绍引《三国·蜀志本传》,“马超,字孟起,茂陵人,……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音“邰”)乡侯。”并注明,茂陵为陕西兴平茂陵。

蜀汉时期的汉中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关中两个茂陵)(1)

马超故里果真在兴平茂陵吗?在兴平茂陵与“斄乡侯”有关系吗?我们知道,汉代封侯的名称一般以封侯对象的故地、封地为名称,如韩信为淮阴人,被封为淮阴侯,张良虽家在下邳,在留县遇到刘邦,故自请封为留侯。“斄乡侯”自然与斄乡有关。

据《汉书·地理志》载,“斄,周后稷所封”,秦孝公置斄县,“斄”与“邰”通用,属今杨凌示范区辖区,古称“邰国”。“斄乡侯”,这个名称显然说明马超与其故地斄县的关系。

马超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曹操十分惧怕,曾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后被刘备重用,称他“信著北土,威武并昭”。可以说马超的名气很大,是汉代马氏家族中的佼佼者。

蜀汉时期的汉中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关中两个茂陵)(2)

因笔者在杨凌工作,了解到今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的五泉镇有一村,村名为茂陵村,在该村的一旁有山岭当地人称马超岭,传为马超屯兵之地,有遗址尚存,旁边是通往扶风的马超岭大桥了。距离茂陵村西南5公里的毕公村有毕公祠,是东汉马援的祠堂,马援应是马超的七世祖,东汉的马融也出生于此。可以说,这里是马氏宗亲的聚居地,这里就是马超的故地杨凌的茂陵。

蜀汉时期的汉中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关中两个茂陵)(3)

马超岭

蜀汉时期的汉中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关中两个茂陵)(4)

马援祠

杨凌的茂陵,历史典籍上也有记载。《扶风县志》《扶风地名志》记载,“茂陵山从古已有,为马援、马超故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卷55,陕西4),茂陵山,在(扶风)县东北三十里,林壑秀美。

《关中胜迹图志》记载,“马超庙,据《一统志》记载,在扶风县茂陵山下,元延祐二年建,《通志》即超故居地。”又载,“杏林镇在扶风县东十里,其地多杏,亦曰杏林,古驿为茂陵镇,在县东十五里,旧曰浪店。”杏林镇今仍属扶风县,浪店今为杏林镇一村,浪店村距离茂陵村5公里。可见,古人也已经注意到这个茂陵了,茂陵镇是一个古驿站,就在如今浪店村一带,距离茂陵村不远。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马超的故地就在杨凌的茂陵,这也就是为什么马超被封为“斄乡侯”的缘故。

兴平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这个地理位置很明确,在今兴平市东北约8公里处。同时,也曾经是一个县邑。《汉书·地理志》,“茂陵,武帝置。户六万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七。”《大清一统志》载,“兴平县在府城西一百里,本周太丘地,后名废丘。汉初置槐里县,后析置茂陵、平陵二县。三国魏改平陵,曰始平。”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茂陵作为县从汉武帝时期到三国时期一直存在,大致有300年历史。汉武帝在设置的时候,迁徙了很多人口,有27万之众,是一个不小的邑。也有很多历史人物是在这个茂陵活动,比如《西京杂记》载,“茂陵人富人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八九百人。”

但茂陵邑的管辖范围是否延伸到了如今的杨凌一带?从地图来看,兴平茂陵距离茂陵镇直线距离53公里,在古代是一个相对较远的距离。而且当时茂陵、平陵、斄县、美阳都同时设邑(参看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东汉)附后),而杨凌的茂陵距离扶风(美阳)仅10公里,当没有包括在兴平茂陵邑。不知汉武帝在设置茂陵邑时,是想到了茂陵山而设,将其县治设在今兴平呢?还是已经将自己的陵墓起名茂陵了,就在那个地方设置了一个县呢?这个要请教大家了。

蜀汉时期的汉中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关中两个茂陵)(5)

西汉司隶司地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卷(中国地图出版社)

蜀汉时期的汉中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关中两个茂陵)(6)

东汉司隶校尉司地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卷(中国地图出版社)

小结一下,陕西关中的“茂陵”应有三层意思,一是指汉武帝的陵寝茂陵;二是指汉武帝时设置的茂陵邑;三是杨凌的茂陵村,即古时扶风茂陵,因茂陵山而名。东汉马援、马融、三国时马超的故里都在杨凌的茂陵,而非兴平的茂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