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3 23:2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崔旭川 通讯员 叶倩文 王鹏飞

西山桃花好去处(三月桃花始盛开)(1)

3月23日,雨后初晴,春暖花开。碧空如洗下的天台各地乡村,涌入如织的游人。当日,天台平桥、街头多地依托自身丰富的桃花、梨花资源,以花为“媒”,举办乡村节庆,将“天台大农场”和“全域大旅游”巧妙结合,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共鸣曲。

平桥镇张思村,田畴绣错、溪水环绕、青砖黛瓦,千年古韵风情尽显。陈氏祠堂、继善楼、博士堂、农耕大院、民俗大院……村内十三处集中成片、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

张思村以“全国传统古村”远近闻名,而毗邻古村落的,更有连绵不断的数百亩桃花林。初春时节,古村畔、溪流旁成片的桃花连城一片粉色的海洋,蔚为壮观。“游花海、探古居、品乡愁”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在旺盛的人气带动下,田园花海节迄今已经连续举办至第六届。

西山桃花好去处(三月桃花始盛开)(2)

“连续多年的花海节打响了古村的知名度,今年,张思村还将推出‘一元租’活动,探索‘古民居 众创’模式,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征收、土地流转和农房置换等,全面盘活村内100多间闲置古民居,以一元的低价吸引社会资本注入,在保留古民居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供租客开发创作室、摄影工作室、茶室、书吧等。”张思村党支部书记陈海强谈及村子的发展,不禁喜上眉梢。

除了盘活闲置的古民居,张思村还开通了上海至张思的旅游专线,并出台农家乐、民宿奖励扶持政策,鼓励村民在家创业,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2018年共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1526万元,带动农民就业0.15万人,带动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0.75 万元。

随着游客增多,当地的农副产品销售也上升了一个台阶。该村的修缘果业合作社通过“果园管家”、“苗木主人”等载体,为每位认种“庄主”的苗木挂上认种牌,标明姓名、认种时间等具体信息,让消费者拥有“所有权”意识,鼓励“庄主”主动通过朋友圈、微博宣传,使买家变成第二手“卖家”,打破农产品“养在深闺人不识”的传统局面。

该果园每年盈利50余万元,比传统经营方式获利多一倍以上,目前已有3000余人认种认养葡萄、杨梅、土鸡等,客户遍及长三角、北京、广州等地,并提前收到15多万元的认种款,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投入问题。

西山桃花好去处(三月桃花始盛开)(3)

在街头镇后岸村,“十里铁甲龙”下的桃花林,不仅吸引了如织的游客徜徉其中,更是插上“融媒体”的翅膀,把更多的美景美食和优质农副产品推广出去。“今年是我们举办第八届桃花节,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桃花节借助电视媒体、新媒体客户端、互联网平台等“融媒体直播”形式滚动播出,并且联合三州乡‘跨乡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街头镇党委书记余忠海表示,“今年,游客在后岸不仅可以赏花游玩,还可以买到来自三州乡的茶叶,‘跨乡镇合作’也是我们首次尝试。”

当天,后岸村挂牌远教助推“互联网 ”创业培训实践基地。茶叶专家许廉明、蔬菜专家陈素云被聘请为远教助推创业导师团。寒山古城、凡花小筑等一批旅游项目,校地共建、政银合作、农产品购销等一批合作协议在开幕式上签约。

三月桃花始盛开,姹紫嫣红争春来。天台全域大农场和全域大旅游的局面,恰如这初春的桃花般,正是绚烂绽放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