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精准支持实体经济(金融稳中发力护航实体经济)(1)

今年6月,深圳市推出《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作为一家扎根特区四十年的金融机构,深圳建行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深入落实20 8的“六个一”工作体系,制定周密详尽的作战地图,通过新金融的行动,紧密围绕“集群核心企业、产业空间赋能、专属配套基金”精准滴灌、全面奔赴。

■回归本源

产融结合全面助力深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深圳建行与经济特区同呼吸、共命运,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融结合。在“十四五”期间,深圳建行制定战略目标全力支持深圳“双区”建设,信贷投入逐年稳步增长,保持对公贷款增速不低于当地GDP增速。

依照深圳市政府产业政策的目标规划,到2025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需在2021年基础上再翻一倍,预计达到3.13万亿元,并建立7个超2000亿元产值的集群。深圳在这些领域有着比较深厚的产业基础,龙头企业立足深圳走向全国,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产业联盟未来担当着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任。

深圳建行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为目标,建立以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为核心,以“隐形冠军”、招商引资客户为重点的清单库,为该类客群设置专属额度保障、绿色审批通道、定制考核计价。今年4月,该行启动科技金融行动,加大力度重点服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深圳“20 8”产业集群。截至今年7月,深圳建行已累计贷款支持了超13000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累计近14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500亿元,近三年重点领域贷款投放保持50%以上的复合增长。

深圳建行秉持“产业 金融 数字化平台”的新金融打法,以“生态圈 产业链”为抓手,把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投放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提出实现深圳国高企业“服务全覆盖、授信半覆盖”的行动目标,组建特定集群的专业团队,加强细分行业的信贷支持。着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半导体集成电路、时尚创意等具有深圳产业特色的专业化支行机构。力争成为支持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先银行、服务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首选银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全量资金管理的标杆银行,全力助力深圳“制造立市”,护住深圳稳住制造业基本盘的中坚力量。

■聚焦龙头

为比亚迪搭建全链条的“迪链”平台

近年来,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比亚迪集团掌握核心技术,将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向世界市场的大舞台。

20年来,深圳建行与比亚迪相知相伴,风雨同舟,近年来更是加强了在供应链领域的创新合作。比亚迪产业链的突出特点是拥有全面的产业链布局,从电池原材料到三电系统再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电池回收和汽车服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是垂直整合产业链的典型代表。

深圳建行在比亚迪供应链上深耕细作,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优势,特别是在深圳推出“20 8”产业新政策背景下,致力于以科技驱动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创新设立比亚迪经营中心,共同搭建“迪链”平台。该平台是根据比亚迪经营全环节业务需求,在现有上、下游融资支付的基础上加入多级流转、订单融资、预付融资,为比亚迪打造的全链条数字化平台。

自“迪链”平台上线以来,深圳建行累计服务超过1600家上游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超过215亿元,投放笔数约20000笔,切实做到定向降低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和解决部分核心零部件供应安全。

■托举工业

助推先进制造业园区和世界级“灯塔工厂”建设

工业经济是深圳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金融、物流、服务等现代产业的发展。中国建设银行以增强“三个能力”建设为根本遵循,以服务国家建设为己任,依托多年来服务大型项目的丰富经验,助力打造深圳工业园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先进制造业园区、工业上楼等新型制造业载体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

今年7月,在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该行启动工业生态的“灯塔工厂”示范工程。该项工程是深圳建行深入践行新金融理念,坚定支持深圳市“制造立市”的产业发展,引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的又一创新实践。

活动中,深圳建行组织大疆创新、昂纳信息等20余家企业,走进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灯塔工厂”,与参加活动的企业家面对面答疑互动。活动结合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生产的导向,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树立工业投资信心。针对制造业企业,深圳建行推出技术改造配套融资产品及贴息计划——“新金融 千行百业灯塔示范工程”融资方案,助力解决企业投资扩产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好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全力打造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样板间”。

深圳建行已扎根特区四十周年。四十不惑,善建善成,深圳建行有更强的战略定力守初心、谋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新金融行动,在服务实体中争一流、见精神,为稳住经济大盘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通讯员:黄雪丽 赵轶)

大事记

●2012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发放当地首笔住房公积金贷款。十年来,深圳建行公积金贷款累计发放576亿元,贷款余额431亿元,累计发放94300笔公积金贷款,助力百姓实现安居梦。

●2013年3月31日,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成为深圳市“对公账户最大行”,单位结算账户总量、基本账户突破17万户,总量同业第一。

●2014年1月28日,深圳首家全功能智慧银行在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亮相。智慧银行将传统银行服务模式和创新科技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银行物理网点的发展趋势,成为网点三代转型的重要支点。

●2015年12月30日,智慧柜员机(STM)在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网点全面上线,以重塑网点业务流程,整合替代柜面手工操作。90%的柜面业务向STM迁移,实现了超50%的业务效率提升。

●2016年2月22日,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个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大关,成为深圳同业首家个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的商业银行。

●2017年11月3日,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与11家企事业单位举行住房租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推出5000余套包括“CCB建融家园”在内的长租房源,并发布个人住房租赁贷款产品,标志着深圳建行正式进军深圳住房租赁市场。

●2018年8月17日,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举办“同舟行 见真情”发布会暨银企合作签约仪式,发布以“六大强化”为核心的具体实施方案,重点支持符合深圳产业结构、主营业务突出、盈利模式清晰的实体企业和外向型企业。截至2018年末,分行实体企业贷款余额2622亿元。

●2019年1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创业者港湾”品牌正式在深发布,为中小科创企业提供全景式、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打造服务中小科创企业的“平台中的平台”。截至2021年末,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累计服务中小科创企业达2095户,实现服务企业数量连续三年翻番,信贷余额突破150亿元。

●2019年7月7日,首个银行业务线上办理小程序——“建行到家”正式上线,业务办理不再受地点时间限制,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金融服务送到家。这一便民服务新模式为银行业内首创。目前,“建行到家”注册人数约340万人,每六个深圳人就有一个用过”“建行到家”。

●2020年2月5日,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启动“春风行动”,在金融同业率先创新“复工贷”系列产品全力保就业、稳就业,持续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支持疫情防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1年6月19日,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在全市同业首家实现5省33项“跨省通办”服务上线智慧柜员机(STM),向广大在深务工人员提供跨省办理民生政务业务。首批“跨省通办”服务覆盖河北、北京、河南、福建、贵州等五省市,涉及社保、公积金、不动产(抵押)登记、个体户商事登记等异地办理。

●2022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启动科技金融行动,将圈链思维、数字化打法与科技金融行动有机融合,制定了“科技企业专属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截至今年7月,深圳建行已累计贷款支持了超13000家科技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近1400亿元,战略新兴贷款余额超500亿元。

●2022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与首批合作教育培训机构签署数字人民币合作协议,上线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消费平台,通过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破解预付消费退款难等社会痛点问题,为数币融合应用提供了又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8月,该平台应用于“深圳文惠卡”政府促消费补贴发放,再次在文化消费领域实现创新。

●2022年8月17日,在建行总行全集团专业投研的基础上,深圳市分行投研观察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携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广大客户提供投资研究、投顾服务、财富产品企划,帮助客户实现财富规划与资产配置。

审读:孙世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