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经原文讲座(入菩萨行第二课论绪01)(1)

菩萨戒经原文讲座(入菩萨行第二课论绪01)(2)

2017年09月13日师父讲法:

《入菩萨行第二课》论绪01:遍礼佛佛子,及诸应敬者。依教今略说,佛子律仪行。

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讲《入菩萨行》第一品——菩提心利益的前行论绪部分。

入菩萨行是汉语的翻译,意思是行持菩萨道以及养护菩提心。作为想要过得福德的众生都可以学习并且行持。

而作为圆满菩提心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是我们的老师,正在行持菩萨道的菩萨是我们的同伴。我是大家的导游,来向大家介绍各方面的特色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和讲解有关一些的趣闻。

遍礼佛佛子,及诸应敬者

依教今略说,佛子律仪行。

遍礼佛佛子,遍礼的意思是普遍恭敬顶礼,这里的普遍的意思是要圆满,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因缘而漏掉某些。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一些问题比如皈依三宝后,我们皈依了僧宝,自己的皈依师当然需要恭敬顶礼,但是皈依师是代表僧宝的,僧宝是个很大的团体而并非个人,因此恭敬的是所有僧宝而并非仅仅是自己的皈依师父。普遍的去恭敬顶礼每一位发了菩提心的诸佛菩萨是遍礼的精髓和内涵,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顶礼需要恭敬的心态,很多时候我们会顶礼但是欠缺恭敬。因此这样的遍礼并非是圆满!

及诸应敬者遍礼的对象是佛及佛子,此处涉及到皈依问题。佛我们以菩提心的角度是圆满菩提心的觉者,而佛子是所有遵循佛陀的教法发起菩提心的众生,一般此处我们理解为菩萨。需要知道的是我们不能去遍礼除了佛陀佛子以外的对象,这个关系有如父母长辈和邻居,需要礼拜的只有父母长辈而非邻居。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属于这类之内,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恭敬顶礼的。我私下里认为这部分包括的是佛菩萨的化身,比如观音菩萨化成小马驹来度化众生,而此时这匹小马驹也是应该礼敬者。但是当一个人类去向一匹小马驹顶礼会显得很怪异,此时应该放下成见和尊严高慢去礼敬这些应该礼敬的众生。因为它们属于菩提心持有者!

依教今略说,依教的教所指的是佛陀的所教,这里也表示这部论典属于佛教而不是其他外道的典籍。所以论主在这里给大家吃了定心丸,请大家放心大胆的学,这是佛陀的教法!今所指的是现在,略说所指的是只是简单的说。这里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因为佛陀的教法不可思议,而内容确实入大地土,我们所能描述的只有爪上土那么多。二是论主的谦逊之词,类似于请大家补充。

佛子律仪行,律仪行指的是规范行持。其中包括戒律和实践两个部分,先学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之后,再来实践。把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而达到真实的受用。这点很重要,因为大多数的时候大家学习佛法都流于表面,比如像我们道场讲法时大家都是听一听,而考试是实践的最初步时大家就像消化不良的孩子,喜欢吃泡泡糖,泡泡糖只是口腔里甜了一些却没有真实的营养。对于长高一点作用也没有。而此处的律仪行包括了学习和实践两个部分,大家只是听而不实践不行持就像吃了口香糖。

上一篇2017年09月11日海慈法师讲法《入菩萨行第一课》论典介绍

菩萨戒经原文讲座(入菩萨行第二课论绪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