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6~12岁时,就进入到了小学阶段。在此阶段,孩子慢慢萌生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确的人生“三观”,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学习优秀、积极向上、人格健全的人。通过本文案例的学习,家长们可以清晰地明白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形成“三观”正确的人!

【家友来信】

小明妈妈说,她儿子今年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成绩不是很好,她和孩子爸爸也没有太在意。可是,这段时间,她发现儿子的人生观有问题。比如:一看到发生了车祸,就幸灾乐祸;一看到哪里发生了什么灾难,就会嘻嘻哈哈……请问:我儿子怎么会是这样呀?

你对孩子成长是否有不满意的地方(家教千解14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1)

网络图片

【鸿福解答】

孩子的成长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成长比名次重要!

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成绩优异、人格健全的人,首先必须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人生经历不但包含有成功,也要明白、珍惜失败是最好的历练。

只有经过失败的历练,才会让孩子变得心志强大,才能让孩子对自己拥有信心。

心态好、充满自信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优秀,才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越走越稳。

小学时期,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下简称人生“三观”)都不成熟。

小学生的人生“三观”有时还分不清是非对错,家长这时就应该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

你对孩子成长是否有不满意的地方(家教千解14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2)

网络图片

【方法介绍】

家长是孩子相伴一生的老师,要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负起责任!

如何才能让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三观”呢?

【1】家长必须要率先垂范

生活中,我们也常听说“xxx人三观不正”、“xxx与xxx三观不合”等之类的话语。

想象一下,认知扭曲、道德低下的家长能教育出一个拥有正确“三观”的孩子吗?

所以,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必先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三观”。

孩子正确“三观”的形成,家长必先要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的人生观日臻完善。

正确的人生观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爱家、有责任感、敢于担当等。

家长要以上述内涵为标准,规范要求,完善自己的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产生培养“三观”的正能量。

你对孩子成长是否有不满意的地方(家教千解14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3)

网络图片

【2】必须努力调教孩子

如果家长的“三观”是正确的,那么你也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就是孩子人生的明灯。

孩子要形成正确的“三观”,没有经过刻意的教育也是很难的,家长的引导教育至关重要。

①先让孩子讲清生命的意义。

一定要告诉孩子,人的一生很有限、很短暂,要倍加珍惜;

一定要告诉孩子,人活着要有价值,学习就是为了实现价值;

一定要告诉孩子,物质生活上要低要求、精神生活上要高要求;

一定要告诉孩子,对社会要多贡献,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一定要告诉孩子,要考虑自身目标,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你对孩子成长是否有不满意的地方(家教千解14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4)

②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家长一定要将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真假等观念教给孩子。

家长可让孩子多从典故、社会、书籍、网络等上面学习正能量。

家长要让孩子联系实际,区分哪些是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

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错误的、消极的、丑恶的、应唾弃的。

一句话,家长要逐步给孩子培养具有正确判断是非观念的能力。

③给孩子讲清为人处世的道理。

家长要向孩子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以及公认的优秀人性。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能够扬善弃恶、团结友爱、互敬互助的行为。

家长也要培养孩子勤劳勇敢、勇于进取等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

④结合现实生活来去教化孩子。

家长要与孩子一同多角度品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义道德。

比如“精忠报国”“孔融让梨”“舍生取义”等故事都可以进行挖掘。

我2月12日微头条分享的【40个优秀中国历史典故】,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一下。

【感谢家友】

感谢小眀妈妈真诚地来信反馈,望鸿福老师的解读对你和大家能有所帮助。

同时,也请你们继续关注并支持我发布的相关教育内容,谢谢!#教育听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