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戳右上方加关注!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三篇优质文章~本文共2427计字,阅读仅需5分钟~

人们也许都知道江西景德镇的白瓷和浙江龙泉的青瓷,而福建建阳“建窑”出产的黑釉瓷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却鲜为人知。孰不知,这种被誉为瓷坛珍宝“黑牡丹”的建盏,迄今仍被日本人视为无价之宝,仍然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消费者和陶瓷收藏家的眼球。

南宋磁州窑点釉茶盏价格(玉毫条达者为上)(1)

建窑茶盏

黑瓷流行之因——斗茶

图为宋代刘松年的《斗茶图》,画的是上层社会斗茶的场景,山间松下,一派风雅。赵孟頫的《斗茶图》,就多了几分市景气,还能证明元朝人也斗茶。宋代许多文豪,苏东坡黄庭坚等,也写过斗茶诗,在这儿就不抄了。宋徽宗也乐此不疲,经常和蔡京等大臣玩斗茶,并且著书立说,就是《大观茶论》,这个就比较牛了。

南宋磁州窑点釉茶盏价格(玉毫条达者为上)(2)

宋·刘松年《斗荼图》立轴 绢本 设色 纵57厘米 横603厘米

宋朝是团茶,类似于今天的普洱茶饼。先用火烤一下,然后研磨,尽可能的细,点茶沫入盏,加少许温水调成糊状,这是调膏,再沸水冲注,是谓点汤,用竹筅猛搅,叫击拂,白沫浮起,成了。喝之前一定要斗一下,或单挑,或群劈,总之是场愉快的游戏。务虚的比赛规则不说了,可以量化的标准有两条:一,以汤色纯白为荣,以汤色灰黄为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追求有气势的开头,宁可骄诏。这不是圣旨,不过的确是皇帝说的,宋徽宗赵佶,而奉天承运的说辞是明代开始的。

语出《大观茶论》,写斗茶的。斗茶是风靡两宋的游戏,当时从王公贵胄到贩夫走卒,无不沉溺其中,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麻将。

南宋磁州窑点釉茶盏价格(玉毫条达者为上)(3)

黑牡丹“兔毫盏”

单凭简单的厚胎黑釉,建窑断不能坐稳贡盏的位子,在单调的黑色之中,还要加进一些变化。徽宗说的“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青黑”指黑釉,“玉毫”就是白色条纹,既银兔毫。除了兔毫,建窑还产一种带斑点的黑釉盏,名油滴。

注意无论油滴还是兔毫,都不是建窑的专利。比如当时定窑产叫“兔毛花”的兔毫盏、汝窑和耀州窑产油滴盏等等。但是毫无疑问,建窑做的兔毫油滴最漂亮。

南宋磁州窑点釉茶盏价格(玉毫条达者为上)(4)

建窑描金梅花纹兔毫盏

兔毫油滴,都有黄白两色,分别叫金银兔毫和金银油滴,烧成的关键是氧气。瓷器中的铁元素都是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的,当窑中氧气浓度低的时候,生成一氧化二铁,是黑色的,其结晶体反射白光,就是银兔毫;如果氧气足够多,生成三氧化二铁,铁锈就是这个成分,黄的,就是金兔毫了。窑内氧气的浓度低时叫还原气氛,高时叫氧化气氛,铜铁等金属元素,在不同气氛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很重要的指标。古人并不知道这些化学原理,全靠经验掌握,薪火相传,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南宋磁州窑点釉茶盏价格(玉毫条达者为上)(5)

建窑兔毛盏

冯其庸先生说过:所谓玄妙,就是道理不通,道理通了,玄妙自破。明清许多古书将兔毫和油滴定性为窑变,颇有神秘主义的味道,大概是因为当时建窑已经停烧了。叶喆民教授指出兔毫和油滴并不算窑变:因为他们有规律可循,有把握制作,而窑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外变化,三者是不能等量齐观、混为一谈的。

吉州窑的讨巧

吉州窑的茶盏,在宋代与建盏平分秋色。

建窑用单一的黑釉烧出油滴和兔毫,这种工艺难度大。吉州窑用了一种讨巧的手段,施两次釉。比如吉州的兔毫盏,是先烧一个黑盏,然后在釉面上施强流动性的浅色釉,再入窑烧一次,这种兔毫的色彩和变化比建盏强烈。

油滴的效果也是先烧出黑釉盏,用笔画或者淋上白釉,再低温烧一次,叫鹧鸪斑。北宋早期一度把建窑的油滴称为鹧鸪斑,后来专门用于称呼吉州窑的仿油滴。吉州鹧鸪斑的格调远逊于建阳油滴,不过名字好听,鹧鸪鸟胸前羽毛黑色,有白斑点,啼声哀怨,稼轩词曰: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南宋磁州窑点釉茶盏价格(玉毫条达者为上)(6)

木叶盏

吉州盏不只是模仿建盏,还首创了玳瑁、木叶、剪纸盏。玳瑁是黑黄两种釉渗化交融的效果,因似海龟壳而得名,也有一些书书籍把鹧鸪斑称作玳瑁釉,对后世影响很大。木叶盏很巧妙,用真树叶粘在坯上,上釉后入窑,树叶烧飞了,留下金黄色的叶脉痕迹。木叶盏多为斗笠形,最多有四片树叶,桑叶居多,也有枫叶樟叶等。我见过一个高手,先用酸腐蚀掉叶肉,叶脉蘸黄釉铺在黑盏上入窑,烧出的仿品可以乱真。剪纸盏在宋代大概属于跨界混搭一类的手段。剪纸是另一种民间艺术,窑工将其粘在茶盏上烧制,花纹有龙凤、花卉、生肖、吉利话等等,颇接地气。

南宋磁州窑点釉茶盏价格(玉毫条达者为上)(7)

剪纸盏

历史上的名窑,看其兴盛固然有趣,研究其衰落也很有意思。吉州窑的衰落,古书上有两种记载,都和文天祥有关(文就是吉州永和人)。第一种是说文天祥当丞相后路过家乡,引发了大规模窑变,当地瓷工害怕了,就砸了窑,集体逃到景德镇,从此世上再无吉州窑。这种荒诞的逻辑不值得讨论,不过吉州窑瓷工迁徙到景德镇的确是事实。另一个说法是,文天祥路过家乡为了北上抗元,吉州瓷工全都弃窑从戎,随文丞相作战,一去不返。然而无论从传世还是考古的瓷器来看,吉州窑在元代还烧造瓷器,依然生产黑釉盏,其真正停烧在明代,这就与建窑停烧黑盏的时间不谋而合。

宋代几个大窑都在明朝衰落,因为战乱、原材料枯竭,主要是景德镇窑的兴起。明清时镇窑仿各大名窑的瓷器,却从来没有烧过黑瓷盏。不是不能烧,是没市场了,明朝人不再斗茶,这也是吉州和建阳窑衰落的根本原因。朱元璋登基不久就下令废团茶,理由是节俭,断了斗茶的原料,皇子朱权又大力鼓吹泡茶法,对应的茶杯也改为压手杯鸡缸杯一类的彩绘白瓷。

南宋磁州窑点釉茶盏价格(玉毫条达者为上)(8)

建窑兔毫撇口盏

茶在宋代经历了最快乐的阶段,斗茶是全民参与的游戏,单纯而且愉悦。拜斗茶所赐,黑釉盏也是众多瓷器中最快乐的,不受礼教仪法的束缚,纯玩具。明朝终结了斗茶游戏,被废除的还有相扑、蹴鞠(国足就此一蹶不振)。其实排斥游戏、反对享乐的种子就是宋代播下的,程朱理学到明代成了主旋律,对器物的价值诉求从宋代的快乐和审美,转变为道德和秩序,明朝那些事,不过三个字,灭人欲。

现在茶被赋予了复杂的功能,可以参禅、妙悟、可以减肥、防癌,不过是几片叶子,真累。所以每看到建盏,我都不免心驰神往,怀念那个愉快玩耍的宋代。

南宋磁州窑点釉茶盏价格(玉毫条达者为上)(9)

原文来源:《艺术品鉴》2018年10月刊《建窑黑盏之美》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艺术品鉴》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