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趣、童真是丰子恺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也是他创作的重要素材。对童年,丰子恺何止喜爱,简直崇拜。他曾把八指头陀写的这首诗刻在烟嘴上以示他对孩童非同寻常的爱:

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

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

对境心常定,逢人语自新。

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

李叔同作词的《送别》广为流传。为便于孩子唱这首歌,丰子恺曾为这首名曲填写了更为通俗的词,改名为《游春》:

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

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

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

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

丰子恺喜欢邻居的两个小女孩,为她俩专门作了一首歌曲,歌词如下:

今朝夜里好月亮,芳芳萍萍去白相。

走到门口马路上,碰着隔壁丰孃孃。

正好有部微型车,停在陕西南路上。

三个人连忙上车去,到外滩去看月亮。

重病期间,丰子恺还为自己的孙子小羽写了一首打油诗:

小羽生四月,小脸极可爱。

父母各一方,形似三角恋。

小羽叫妈妈,泪界桃花脸。

妈妈在天津,如何听得见。

小羽叫爸爸,声音一连串。

要向石家庄,播送无线电。

安得缩地方,千乡如一县。

天下有情人,朝夕长相见。

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出自丰子恺笔下并不奇怪,因为他始终拥有一颗童心,他终生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童年,像欣赏花朵一样欣赏着童年

丰子恺与他的孩子们

喜欢儿童,当然重视儿童的教育。对于家中孩子的教育,丰子恺总是亲力亲为,而且喜欢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

1 寓教于乐

① 鼓励学习

丰子恺喜欢夏丏尊译的《爱的教育》,多次和孩子们一道学习这本在当时极为流行的名著。据丰一吟回忆,当年全家逃难至贵州时,待生活稍稍安定下来,丰子恺周六晚上就开始召开家庭学习会。为了鼓励孩子们学习,丰子恺每次还花五元钱买来水果,供孩子们学习之余大快朵颐。丰子恺把这种学习会唤作“和谐会”,因为,在丰子恺的家乡,“五元”的发音近似“和谐”。后来物价上涨,五元水果不够吃,丰子恺就买十元钱的水果。于是,“和谐会”又成了“慈贤会”。因为在丰子恺家乡,十元的发音近似“慈贤”。

② 锻炼表达

据丰一吟回忆,丰子恺喜欢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讲完后,会让孩子们复述故事。一则加深孩子们对所讲内容的理解,一则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有一次,丰子恺还让孩子们为如何玩麻将写一份说明书。孩子们原以为,这很简单,但在写的过程中却发现,条分缕析写出麻将的玩法并非易事。他们这才意识到,父亲此举既是让他们掌握写说明书的要领,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这样的道理:处处留心皆学问。

为鼓励孩子们读诗写诗,丰子恺还在家中成立了一个家庭诗社:“鸽原诗社”。“鸽原”一词出自《诗经》,意为“兄弟”。

丰子恺曾让丰一吟背诵屈原的《离骚》。这首诗古奥晦涩,丰一吟背了很长时间也背不熟。丰子恺就把这首诗写在折扇上,正是夏天,酷热难当,丰一吟不停挥扇,古奥生涩的诗句也就不停地映入眼帘,她对这首诗的印象也就越来越深了。丰子恺为教育孩子真是费尽了心思,这背后也蕴含着他浓浓的爱。

③ 外公的家庭教学

宋菲君是丰子恺的长孙,因聪明好学深得外公丰子恺的喜欢与器重。早在菲君四岁时,丰子恺就为他做了一首诗:

梦里犹闻祖母香,儿时欢笑忆钱塘。

幸逃虎口离乡国,淡扫峨眉嫁宋郎。

却忆弄璋逢战乱,欣看画荻效贤良。

玉儿才貌真如玉,儒雅风流世有双。

幼承庭训,亲炙教诲,宋菲君对外公的“课儿”的方法十分熟悉。他在一篇文章中,把丰子恺的家庭教学概括为以下几点:

1.图文并茂。比如讲解李商隐诗句“此日六军同驻马”时,丰子恺就画一匹马加深孩子们对诗句的理解。讲到杜甫的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丰子恺又画了群山,这些山看起来像山又像人,表明在诗人笔下,“群山”如同家人、如同朋友,也来为王昭君送行。

2.好读书不求甚解就是对所讲授的作品不做过度阐释。有时候丰子恺只讲故事,“故事”寓意让孩子们自己去领会有时候丰子恺只讲故事,“故事”寓意让孩子们自己去领会。丰子恺曾对孩子们讲了一个苏东坡的故事:

佛印和尚曾拜访苏东坡,东坡问:“山僧何事谒诸侯?”佛印答:“大海终当纳细流。昨夜虎丘山上望,一轮明月照苏州。”

丰子恺告诉孩子们,这四句恰好是一首诗。二人也因此结缘,成为好友。至于这首诗好在哪里,有什么寓意,丰子恺不点明,让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去分析、挖掘。

3.丰子恺“课儿”时选择的诗词往往朗朗上口,易读易诵。丰子恺“课儿”时选择的诗词往往朗朗上口,易读易诵。因为这些诗词易诵易背,孩子们学起来容易,掌握起来也快。孩子们背了大量诗句后,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他们的心灵世界会越来越丰富,精神境界也就愈来愈高了。

4.实地考察。为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丰子恺喜欢采用趣味教学法。比如一次在外面吃饭,席间,丰子恺先让丰华瞻出去一会儿,大家选择一句诗,待华瞻回来,随意提问,回答者回答时,依次把那句诗中包含的某个字嵌进去。结果没问几句话,丰华瞻就猜出了那句诗:九里山前作战场。

为加深孩子们对古典诗文的理解,丰子恺会丢下课本,带领孩子们“实地考察”。一次,读诗读到姜夔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丰子恺便带着孩子们直奔扬州,去找二十四桥。

另一次,某位晚辈读到这样的诗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丰子恺便带孩子们去庐山寻找所谓的“云雾窟”。一路上读了诗,开阔了眼界,还观赏了美景,锻炼了身体。

苏曼殊写过这样一首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丰子恺教孩子们这首诗时,为增加孩子们对浙江潮的感性认识,便特意帮孩子们请假,带他们去看浙江潮。观赏了浙江潮,再来读这首诗,孩子们的认识加深了,学习的兴味也更浓了。

2 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丰子恺喜欢文学、绘画,但他并不要求晚辈走自己的路,而是鼓励孩子们根据各自的兴趣,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正如宋菲君说的那样,丰子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搭平台”:你爱拉胡琴,就给你找梅兰芳作琴师;你爱画画,就亲自示范。少年时代的宋菲君喜欢天文,曾自制一架天文望远镜。丰子恺对此很高兴,当即为此事挥毫作画,并附诗一首:

自制望远镜,

天空望火星,

仔细看清楚,

他年去旅行。

宋菲君为学文学理犯愁时,丰子恺为他指明了方向:“这个大家庭里,学外语学艺术的多得很,但数理化学得这么好的就你一个。我看你喜欢天文,就学物理,学天文吧。”

重视文化教育,更重视品德的培养

《人谱》这部书对丰子恺的老师李叔同影响深巨。出家前夕,李叔同将这部书送给了丰子恺。这部书强调,做人处世,品德最重要。李叔同皈依佛门前,这部书是他的案头书,之后,这部书则成了丰子恺的案头书。和李叔同一样,这部书对丰子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自己的晚辈,丰子恺重视文化教育,更重视品德的培养。

1

丰子恺生气了:“为什么品德只得了4分”

宋菲君读初一时,其他功课都得了满分5分,只有品德得了4分。一向温和慈爱的丰子恺罕见地生气了,他批评外孙说,为什么品德只得了4分,大概你觉得自己聪明,各门文化课都好,就骄傲了,不尊敬老师,看不起同学,所以品德就得了4分。丰子恺加重语气说,这样很不好,越聪明,越要谦虚,越守规矩。见菲君沉默不语,丰子恺进一步开导: 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行为第一,学问第二。如果行为不好,学问再好也无用

在宋菲君的印象中,这可能是外公最严厉的一次批评了。从此以后,宋菲君再也没犯过骄傲自满的错误了。

丰子恺这番“课孙”的话,让我们很容易想到李叔同谈及书法时的那番教诲:比起人以字传,字以人传更重要。

2

严守做人认真:“标语的文字绝对不可马虎”

无论是李叔同还是丰子恺,不仅自己严守“做人认真之极”的规矩,对晚辈也做同样的要求。

抗战时期,丰子恺辗转各地,看到各地墙壁上都写有抗战标语,对这些激发人们斗志的标语,丰子恺充满敬意,留心阅读。标语都是“急就章”,语法修辞方面来不及斟酌,丰子恺感到美中不足。遂就地取材,把标语当作“课儿”的材料。

有一则标语是“大家武装起来保卫祖国”,丰子恺认为,这里的“大家”含义宽泛了,比如70岁老人和10岁以下的孩子也包含在“大家”里面,但他们恐怕难以“武装起来”。所以,他告诉自己的孩子,这句口号最好改为“有力的,武装起来”,或干脆就写成“有力出力”,意思更简明。

有处墙上写着一句口号“爱护伤兵,就是爱护自己”,丰子恺认为,这道理没问题,但由“伤兵”到“自己”需转折六次,稍嫌复杂了。所以,丰子恺提醒孩子们,这句话可用在文学作品中,但不宜做口号。

丰子恺认为,标语口号不宜太长,太长,不易理解。比如这句:“要求中央政府立即宣布废除中日间一切屈辱协定。”丰子恺说,这句子长,内容复杂,念起来也拗口,不宜做标语。

丰子恺还告诫孩子们,写标语口号也要注意语法。比如这句口号:“当兵是好汉。”丰子恺分析道:“‘当兵’是一件事,‘好汉’是一个人,两者之间不能用‘是’。”所以,丰子恺把这句口号修正为“当兵的是好汉”。

有人认为,对标语口号不必如此较真,丰子恺不敢苟同。他举例说,如果我们漫不经心,少用一个字,或错用一个字,也许意思就表达反了,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丰子恺举的例子是这样一句话:“拿出良心为国家服务”。丰子恺说,这句话应该改为“凭良心为国家服务”,而“拿出良心为国家服务”则是说为国家服务可以不要良心,这与写此标语者的本意恰恰相反。由此,丰子恺叮嘱孩子们:“标语的文字绝对不可马虎。”

最后,丰子恺还为孩子们总结,写标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切实(不空泛);第二,要简明(不要太长);第三,起码文章要通(文法莫错)。”

丰子恺爱的教育理念(丰子恺的家庭教育)(1)

不宠无惊过一生:李叔同与丰子恺

魏邦良 著

78-7-309-14695-0

2019年11月

内容简介

李叔同与丰子恺算得上民国时期最有名的一对师徒。他们不仅是师徒,也是人生密友、艺术知音,两人心心相印、惺惺相惜。民国史上这对师徒,堪称佳话,也是传奇。事实上,这样亲密无间的师徒关系已成遥远的绝响,已是不可复制的风景。这本小书涉及这对师徒的交往,但更多的展现了这对名师高徒的人生经历、艺术成就、做人风范乃至宗教情怀。

丰子恺爱的教育理念(丰子恺的家庭教育)(2)

END

本期编辑 | 李映潼

图书编辑 | 李又顺 刘西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