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正史》第40篇

凤姐儿立起身来答应了一声,方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递过戏单去说:“现在唱的这《双官诰》,【蒙侧批:点下文。】唱完了,再唱这两出,也就是时候了。”

第十四回,指出凤姐不识字,此处凤姐居然能看懂戏单,且“从头一看”,前后矛盾。又是作者“醒目之笔”。“再唱这两出,也就是时候了”凤姐深意:现在“唱”的是“太子第一次被废”(大阿哥和十三阿哥告发太子,喻双官告),再“唱”两出“太子复立”(喻还魂)和“二废太子”(《弹词》喻丢掉江山),也就彻底结束了。

秦可卿神秘故事(反读石头记第11回)(1)

《牡丹亭》

赣剧《还魂记》,根据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改编。故事梗概:南宋年间,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丽娘,生得十分美丽。杜宝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他一心一意想把丽娘培养成严格遵循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妇女,他请老儒生陈最良教女儿读书。但杜丽娘不甘封建礼教的束缚,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一日,丽娘和丫环春香到后园游玩,这里满园春色、到处欣欣向荣的景象,使长期生活在沉闷闺阁中的丽娘心情非常愉快。可是,丽娘触景生情,感到身心俱困倦,回到房中伏几而眠。在花神的帮助下,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邂逅,两人心心相印,结下良缘。可惜好梦不长,她被母亲叫醒。丽娘苦于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忧郁成疾,自觉寿命不长,决定自画其容流传人间。中秋之夜,丽娘病危,嘱咐父母在她死之后,将她葬在后花园梅花树下太湖石畔。丽娘病逝,杜宝升迁别地。书生柳梦梅进京赶考,路过南安,身染重病,幸为陈最良所救,住在梅花观。一天,他去后花园散步,见园中景物似曾相识,顿觉纳闷,又见太湖石畔一幅画轴,带回一看,正是梦里所见的姑娘,不禁大为吃惊,于是焚香叩拜,在丽娘画前诉说衷情。当天晚上,丽娘芳魂前来见他,两人表达了彼此忠贞不渝的爱情。丽娘要梦梅次日去后花园梅花树下太湖石畔掘墓相会。第二天黎明,梦梅不顾陈最良的劝阻,挖开了丽娘的坟墓。杜丽娘在花神的帮助下,在一片阳春美景、百花盛开中,慢慢苏醒过来。丽娘与梦梅幸福地结合在一起。《还魂记》,喻胤礽复立太子。

秦可卿神秘故事(反读石头记第11回)(2)

《长生殿》

《弹词》是清代洪异的名剧《长生殿》中的第三十八出戏。这出戏很特别,它是独角唱功戏,出场人物是剧中戏份很少的次要角色李龟年,但在《长生殿》中却非常引人注意,是《长生殿》中、也是昆曲中最为流行的折子戏之一。《弹词》是老生的唱工名剧,曲调苍凉悲壮,颇为感人。在昆曲盛行的时代,传播很广。故事梗概:安禄山乱起,百姓流离失所。宫廷供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卖唱为生。善吹铁笛的李暮,在鹫峰寺大会上,与众人一起聆听李龟年弹唱。老伶工慨叹国家兴衰,把唐明皇宠爱贵妃、失政致乱的经过,唱得声泪俱下,深深感动了听众,从此,李暮结识了这位前辈,向他学习,继承了《霓裳羽衣曲》的全谱。《弹词》,喻胤礽丢了皇位,失了江山。

秦可卿神秘故事(反读石头记第11回)(3)

《双官诰》

《双官诰》又名《机房训》《三娘教子》, 是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建国前的代表剧目之一。故事梗概:明时,中州儒生薛子约之次妻刘氏生子薛倚哥。妻张氏生妒,家庭不合。子约往苏州探亲,途中行医救了王文并收为徒。圣上患疾,广求名医,子约被荐进京为皇帝治病。圣上病愈,封子约为御史,兼理太医院。当初薛子约离家之后,其次妻刘氏偷情求欢,为三娘王春娥发现,刘氏反诬三娘不良。徒弟王文假冒薛子约之名行医,病死店中,店主老万千里报丧,家人薛宝误为是薛子约,搬尸回家。张、刘二妇遂弃子盗物另嫁。三娘含辛茹苦抚养薛倚哥。倚哥终于成人,得中状元,与其父薛子约同回乡祭祖,为三娘求回了“双官诰”,御赐“忠孝节义”牌匾。其中《教子》一场为著名折戏,常单独演出,此剧系旦角唱工戏。《双官诰》,喻大阿哥胤禔和十三阿哥胤祥二人弹劾胤礽。

王夫人对凤姐道:“可不是呢,也该趁早叫你哥哥嫂子(贾珍尤氏)歇歇,他们又心里不静。”

心里不静”暗指1710年四月二十五日,尤氏撞破贾珍与秦可卿奸情,婆媳反目,尤氏掌掴秦可卿,贾珍拔剑欲杀尤氏。

凤姐儿立起身来望楼下一看,说:“爷们都往那里去了?”旁边一个婆子道:“爷们才到凝曦轩,带了打十番的那里吃酒去了。”凤姐儿说道:“在这里不便宜,背地里又不知干什么去了!”【蒙府侧批:偏是爱吃酸醋。】尤氏笑道:“那里都象你这么正经人呢。”

:音熙,指早晨的阳光;:有窗的长廊或小屋;“曦轩”暗指康熙玄烨。康熙、胤礽因为一个女人,父子反目,曹家设宴唱戏听十番,看热闹。作者骂康熙于无形;“背地里又不知干什么去了”隐指贾珍跑去与秦可卿爬灰。

这里贾珍同一家子的弟兄子侄吃过了晚饭,方大家散了。

贾家一天吃两顿饭。

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日日差人去看秦氏,回来的人都说:“这几日也没见添病,也不见甚好。”王夫人向贾母说:“这个症候,遇着这样大节不添病,就有好大的指望了。”

1710年四月二十五日,秦可卿爬灰,被尤氏抓奸。至五月初三日,秦可卿被赐死。四月末五月初的这七八天时间,荣府日日派人去看望秦可卿。“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

秦可卿神秘故事(反读石头记第11回)(4)

到了初二日,(王熙凤)吃了早饭,来到宁府,看见秦氏的光景,虽未甚添病,但是那脸上身上的肉全瘦干了。于是和秦氏坐了半日,说了些闲话儿,又将这病无妨的话开导了一遍。秦氏说道:“好不好,春天就知道了。如今现过了冬至,又没怎么样,或者好的了也未可知。婶子回老太太、太太放心罢。【蒙侧批:文字一变。人于将死时也应有一变。】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象克化的动似的。”

初二日”,射覆第四十三回,九月初二日凤姐生日。实指1710年五月初二日;“人于将死时也应有一变”,次日,五月初三日下午未时二刻,秦可卿被缢死在天香楼;“、“怀山药”,是张友士开的药方中的两味药。“”红枣,薨早;“山药”指秦可卿;“泥馅”射覆“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克化的动似的”,至五月初二日,北京方面依然没有动静,貌似平安无事了。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康熙在李煦的奏折中批道:知道了,尔亲手写的褶子,打发回去恐途路中有所失落不便,所以不存了,尔还打听是什么话再写来,密之,密之。君臣二人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贾母听了,沉吟了半日,因向凤姐儿说:“你换换衣服歇歇去罢。”凤姐儿答应着出来,见过了王夫人,到了家中,平儿将烘的家常的衣服给凤姐儿换了。

第十三回,【靖藏本:此回可卿梦阿凤,作者大有深意,惜已为末世,奈何奈何!贾珍虽奢淫,岂能逆父哉?特因敬老不管,然后恣意,足为世家之戒。“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凤姐换衣服,映射“更衣”事。“烘”指焙茗。“焙茗”“茗烟”隐寓将李茗玉(秦可卿)火烤烘干,挫骨扬灰。

秦可卿神秘故事(反读石头记第11回)(5)

平儿说道:“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名骂贾瑞,实骂贾珍。

 [蒙:将可卿之病将死,作幻情一劫;又将贾瑞之遇唐突,作幻情一变。下回同归幻境,真风马牛不相及之谈。同范并趋,毫无滞碍,灵活之至,飘飘欲仙。默思作者其人之心,其人之形,其人之神,其人之文,比宋玉、子建一般心性,一流人物。]

此批强调“幻”字,强调作者之才。若“正照风月鉴”本回行文叙事平平无奇 ,只有“反观风月鉴”方知此批不虚。

如果您喜欢石门的文章,就关注、点赞并转发,您的支持是石门持续创作更新下去的唯一动力。申明:作者文字和观点,未经允许,不得盈利使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替换。我是为您讲历史的石门,每天一文,明日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