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饶人,我也亦未曾饶过岁月

这句话放在周迅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1)

出道多年,从迅哥儿到迅公子。

周迅自个回忆前尘往事,也会觉得18年是从未有过的”坎坷“之年。

延期许久的《如懿传》终于上映,却碰上大火的《延禧攻略》。播出之初,许多“不怀好意”的人胡乱评分,导致这部剧一度被误解为烂片。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2)

而因为同时饰演少女时期,各种嘲讽也汹涌而来。

吐槽她的妆容,说周迅老了,没有灵气了,不如以前好看,还是不适合小荧幕。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3)

即便非议铺天盖地袭来,也从未回应,当真洒脱公子。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4)

之后,《如懿传》从开播的5.8分,一路飙升至7.4分,比《延禧攻略》还要更高。

你看,44岁又如何,曾深处是是非非的漩涡又怎样,实力傍身,她依旧是众人捧之的周公子。绽放美好,闪耀群芳。

光阴如白马前行,后辈熙熙攘攘而来,她还是被称赞的那一个。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5)

老天爷了两碗饭

在华语影坛,不会再有一个如周迅一样长期承包和垄断了“精灵”、“永远的少女”这种词的女星。

从拍摄谢铁骊的《古墓荒斋》出道,25年的职业生涯里,周迅一大半的日子都是在剧组度过。17岁,她演了人生的第一个角色:一只狐狸精,这似乎宿命般地开启了她最为类型化的角色方向,也塑造了鲜明的个人特质。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6)

她是《风月》里的小舞女,《荆轲刺秦王》里的小盲女,《苏州河》里的神秘少女,《大明宫词》的少女公主,《人间四月天》的民国女人,《橘子红了》的悲剧小媳妇,《香港有个好莱坞》里的年轻“北姑”,《恋爱中的宝贝》里的分裂女孩,《如果爱》里的复杂明星,《画皮》里的千年狐妖,《李米的猜想》里的出租司机……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7)

很多周迅的影迷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不像《大明宫词》那样,让另外一个年轻演员代替周迅演《如懿传》前几集呢?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8)

30岁那年,周迅就曾说过:“我三十岁了,那又怎么样?一直天真很可怕。我好高兴我开始变老了,我希望能得到相应的智慧,我希望能拥有相应的力量。”当皱纹出现、衰老来临,你唯有坦荡接受这一点,自由才会到来。

你好,之华

现在,44岁的她做到了。 有一颗在乱世纷扰依旧平静的心, 有和不公抗争的实力。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9)

已经过了四十岁的周迅,在豆瓣得分8.8的佳作《情书》导演岩井俊二新作《你好,之华》毫无违和感扮演了天真、倔强、爽朗的青年之华和克制、隐忍、疲惫的中年之华。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10)

即使周迅现在年龄已经不小了,但这是她头一次出演真正意义上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这也是导演岩井俊二头一回让不惑之年的演员在他的影片里当主角。两个第一次叠加,镜头里的周迅做到了少女的纯真。仿佛不久前陷在“不能老”苛责里的那个人,不是她。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11)

电影以葬礼为开头,以毕业典礼为结尾。

彷佛在告诉人们,韶华易逝,美好难留。但是,失之间,就是得。错过之前,皆有可能。所以本质上,这就是一场关于生死、关于失去和错过的讨论。

之华(周迅饰)暗恋尹川(秦昊饰)。

尹川暗恋之南(之华的姐姐)。

婆婆暗恋年少时的老师。

周飒然暗恋同学。

之南被戕害,张超在失败,无论老幼,无论男女,所有人都在求索而不可得。

可是我们明白生命终有缺陷,人生难得完美。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12)

电影末尾,还是少年的尹川对之南说:“还要修改吗?”

“不改了。”

不论生命的剧本写得如何,它呈现什么模样,都不改了。接纳吧,像接纳自己的青春痘、拖延症、59分的考卷、平凡的家庭一样接纳。

喜悦是人生,遗憾亦然。

你好,人间

每个人对离别的情感表达很不一样。

之男的女儿在妈妈的葬礼上撕心裂肺痛哭,但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脆弱,甚至有一种“妈妈终于解脱了”的感觉;之南的儿子在情绪表达给人印象非常的深刻。

起初是假装若无其事的,也许是后知后觉那种。直到看到了死去的小动物之后,失去亲人的痛感才如潮水般涌来,情绪的反转非常的真实;当然,对于姐姐之南的离去,之华的情绪表达最克制,这种克制是中年女性的选择的一种隐忍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13)

周迅把这些情绪的表达得十分真实。

生而为人,我们都得面对离别之痛,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你好之华》恰恰就是用离别来带出一系列的故事。带出了年少时的青涩恋情,成年之后面对生活的变迁,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

有的人都是之华,都是之南,都是尹川。因为每个人都处在生活的风暴之中,每个人又以各自的方法结束。”

这是岩井俊二的戏。

又是我们每个人的戏。

你我的人生,也在其中。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14)

“之华,好久不见。”

“你好吗?”

“我很好。”

你好,岩井俊二

岩井俊二也说,周迅充满了灵气,表演精湛,非常可爱。

是的,他选对了女主角。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15)

周迅在《你好,之华》中的演绎,已经到了人就是角色,角色就是人的程度。

她很松驰。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16)

喜怒哀乐自然至极。

这是我见过周迅拍的最好的一部戏(44岁的周迅演16岁的小花)(17)

如果说她从前的表演,是80-90分。这一次,她是冲着满分去的。

这是日本岩井俊二在中国拍摄的首部电影。一如既往的美好。

日本导演的细腻与中国实力派演员的演技,演绎了一段普通的你我能从中找到自己影子的简单故事。岩井俊二别样的表现手法,周迅秦昊杜江胡歌等人的精准表演,让这份“平淡”且“适可而止”情感有了一种奇妙的观感!

观影之后,你会恍然大悟。

真正高级的文艺青春片,原来是这样的。

本来可以煽情的地方,《你好,之华》都在克制。本来可以大喊大叫、来点儿视觉刺激的地方,《你好,之华》都在按自己的节奏,不徐不疾地讲着故事。岩井想呈现给观众的,不是一场狂欢,而是对人性的关怀、悲悯和同情。

这是他的初衷,也是他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

影片的最后是治愈的。当所有的人和事逐渐变得清晰之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随之而变化,就像影片的结尾处,信中出现的那句话:

“愿你活成最好的样子”。

而这句话放在44岁周迅身上最好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