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问

当前市场是高是低?能否加仓了呢?

小广发现,经过这一两个月的调整,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思考,市场现在的位置在哪里,适不适合加仓了。

对于市场所处阶段的判断,今天小广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实用的指标:股权风险溢价。

3个不同维度分析市场触底反弹 这一指标或许能给你答案(1)

什么是股权风险溢价?

什么是股权风险溢价?由于股票资产的风险高于无风险的债券,市场需要对持有的这类高风险资产进行一定的收益补偿,因此,股票回报率超过债券回报率的部分,就是股权风险溢价。

简单一点理解,股权风险溢价,就是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或组合的收益率,减去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差值。这个差值越高,说明给予的风险补偿越高,那么股票类资产的吸引力就越大。

因此资深的投资者会借助股权风险溢价这一指标,来衡量股票类资产的性价比,大概地判断市场是机会大于风险,还是风险大于机会。

而针对“股权风险溢价=股票或组合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这个等式,在实践中,我们通常以市盈率的倒数来衡量股票类资产未来的潜在收益水平,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来衡量无风险收益。

从历史数据上看,中金公司也有研究显示,以沪深300为例,历史上指数股权风险溢价处于高位时,所对应未来6个月取得正收益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3个不同维度分析市场触底反弹 这一指标或许能给你答案(2)

资料来源:朝阳永续、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区间2009年12月3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也就是说,当股权风险溢价率处于较高的位置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股票资产的配置价值。

当前市场处于什么位置?

了解了股权风险溢价所代表的含义之后,来看一下目前市场主要指数的风险溢价情况。

沪深300当前的ERP(即股权风险溢价)为5.43%,位于近五年85.29%分位。

3个不同维度分析市场触底反弹 这一指标或许能给你答案(3)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3月28日。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中证800当前的ERP为4.93%,位于近五年90.59%的分位。

3个不同维度分析市场触底反弹 这一指标或许能给你答案(4)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3月28日。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而万得全A的ERP为2.98%,位于近五年84.71%的分位。

3个不同维度分析市场触底反弹 这一指标或许能给你答案(5)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3月28日。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可以看到,这些市场重要指数的ERP目前均处于历史分位数较高的区间。

虽然我们不能仅靠股权风险溢价这一个指标,就很肯定地判断市场已经处于低位了,但至少它对于未来权益资产的投资价值给出了比较清晰的线索。经过市场接连的调整,和之前相比,当前权益资产的性价比已经有了提升。

现在能加仓了吗?

那么,这是否意味现阶段可以大举加仓、像一些朋友期待的那样“精准抄底”了呢?

我们要扭转的一个认知是,市场底部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时点,而更可能是一个区间。当前较高的风险溢价虽然反映出A股配置价值有所提升,但短期的市场担忧或许仍未消除,例如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问题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国内短期疫情的反复也可能阶段性影响经济的表现。

因此,相比起大举加仓,小广还是更建议大家依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好仓位管理。当前市场估值接近2018年的底部区间,后续伴随一季报业绩预告逐步披露,股价有望向基本面回归,这种环境下,做好投资规划、分批加仓可能才是更稳妥的方案

小广之前给大家介绍了三种仓位管理方法,现在带大家复习一下。

1. 漏斗型仓位管理法

这种方法在建仓初期以比较小的资金建仓,随着市场的持续回调,以更高比例的资金加仓,从更好地拉低持仓成本。

2. 金字塔型仓位管理法

这种方法与漏斗型仓位管理法刚好相反,初始建仓的资金量比较大,后续加仓比例依次降低,由于初始建仓的仓位较高,在震荡市要谨慎使用。

3. 矩形仓位管理法

这种方法将资金按照固定比例划分,每期投入的金额相同,因此能降低择时的风险,也能有效平摊持仓成本。


风险提示:《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