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食为政首,粮安天下。

古往今来,农业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民生之本。对于这一点,农耕文明起源的民族有着更为深刻的历史认知。“鱼米之乡”对“三农”的深情和挚爱,始终如同秋日里盛放的暖阳,温润着这方育养我们的湖湘大地。

那么,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题活动有哪些看点呢?马上来看看。

第一个丰收节在哪里举办(第五个丰收节)(1)

9月23日晚,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题活动主会场现场。

9月23日晚,在位于衡阳市衡东县的罗荣桓元帅铜像广场上,举行了一场朴素而盛大的晚会。这里是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题活动主会场,农民朋友们用自己的方式,祝福五谷丰登,祈求风调雨顺。

9月22日,即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前一天,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面对严峻的自然天气,湖南又是如何确保丰收的呢?五年来,“丰收节”除了给农民带来喜庆,还带来了什么?

现场的“热闹”

其一,今年湖南“丰收节”庆祝活动的序幕,是由打破大上海吉尼斯纪录的一场窖藏封存仪式拉开的。当日,共有万吨三樟黄贡椒进行窖藏封存。

第一个丰收节在哪里举办(第五个丰收节)(2)

封存仪式现场。

衡东县三樟镇是黄贡椒种植的发源地和主产地,至今已有400余年的种植历史,被誉为“中国黄椒第一乡”,三樟黄贡椒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十大名椒认证。

近年来,衡东县打牢黄贡椒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逐渐形成了黄贡椒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通衢。

此次的万吨三樟黄贡椒窖藏基地,是由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市蔬菜研究所等单位组建的研发团队共同研发。总投资超过4200万元,占地近20亩,总建筑面积8000㎡,建有钢结构窖藏基地主体4000㎡,数控中心200㎡,地下发酵池137个,窖藏储量10000m³。

第一个丰收节在哪里举办(第五个丰收节)(3)

衡东三樟黄贡椒。

笔者了解到,今年,衡东县成片种植三樟黄贡椒4万余亩,年产量4万多吨,年产值5.62亿元,上万椒农每户增收超过4000元。

其二,今年的湖南“丰收节”的最主要环节放在晚上,特别是主题活动的正式开幕式(颁奖活动)暨文艺展演是晚上20:00才开始。

笔者咨询了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负责同志,对方给出的解释是,将“丰收节”的主要庆祝活动放在晚上,也大有回归传统的味道。不仅如此,根据往届经验,9月下旬湖南多地气温仍然偏高,晚上相对更凉快一些。

笔者认为,在历史传统里,不少地方的农民群众也多有“白日忙耕作,星夜话丰收”的习俗,今年的这一变化,更多是出于对参加庆祝活动的“三农”朋友们的体贴。

其三,点睛之笔,主会场为什么是衡东县?我们提到衡东县,可能最先想起的就是“衡东土菜”,这俨然已经成为湘菜里的一张闪亮名片。

第一个丰收节在哪里举办(第五个丰收节)(4)

衡东脆肚。

今年,湖南以“端稳端牢中国粮 做优做香湖南饭”为主题,在丰收节主会场活动上,现场为2022年“湖南省十佳农民”颁奖。同时从产业发展升级、品牌打造培优、宣传推动等方面,策划了“享美食、观美景、庆丰收”三大区域活动。

主题非常明确,那就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而“衡东土菜”在“一桌湖南饭”的饭桌上,走在了产业化的前列。

作为衡东土菜必不可少的佐料,黄贡椒正伴随着衡东土菜声名鹊起,大幅提升了知名度,从而为当地农民孕育了新的致富产业。

场外的“门道”

既然是庆祝“丰收节”,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丰收”?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的话题。

9月22日,在慰问中指出,“今年,我们克服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局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应对南方局部严重高温干旱挑战,实现夏粮、早稻增产,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今年,全球性的极端天气确实给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有目共睹的是,我们一方面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减少了损失;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常年深耕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对于粮食安全我们应该坚定信心。

近日,娄底市涟源市的湄江中稻种植基地就迎来了丰收,基地里1200亩水稻正在颗粒归仓。当地政府和涟源市硕泰农业公司将流转的1200亩稻田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引入优质水稻品种,极大地提升了农业抗风险能力,即便是遭遇旱情,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也能确保水稻不被“渴”着。

第一个丰收节在哪里举办(第五个丰收节)(5)

湄江中稻种植基地的水稻正在收割。

截至2021年底,湖南已经建成高标准农田36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6.56%。2022年,全省计划再建460万亩,目前1-8月份已经建成了360.6万亩。

日前,笔者在十八洞村走访时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在十八洞村有一面“巨鼓”,是一个装饰品。然而,今年十八洞的猕猴桃能够丰收,“它”却居功至伟。

第一个丰收节在哪里举办(第五个丰收节)(6)

十八洞村的“巨鼓”。

近年来,当地的猕猴桃产业园里早已建起了自动化滴灌系统,但是地处山区的十八洞村本就缺水,今年更是持续高温。就算是滴灌,也得先有水才行。而那面“巨鼓”在装饰品的外表下,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旱情来临之前,里面早已蓄满了水,以备不时之需。

第一个丰收节在哪里举办(第五个丰收节)(7)

设有滴灌系统的十八洞村猕猴桃园。

笔者认为,旱情是天灾,属不可抗力。但是,三湘大地上的劳动人民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捍卫着辛勤耕耘而来的果实。

湖南正在从另一个维度定义“丰收”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2018年,由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湖南已经举办了五届庆祝活动,作为亲历者,笔者愈发感觉到,湖南的“丰收节”越来越务实。一个印象中,应该是锣鼓喧天、以歌舞庆贺为主的活动,正在被湖南定位为一个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富裕富足的平台。

比如,2021年“丰收节”的前一天,湖南举办了“国之大者——稻作文化与粮食安全论坛”作为“丰收节”的两个主场重点活动之一。10位院士齐聚湖南,为“三农”发展献策助力。

第一个丰收节在哪里举办(第五个丰收节)(8)

2021年9月22日下午,国之大者——稻作文化与粮食安全论坛在长沙举行。

今年同步举行了“第二届创新湖南高峰论坛暨麓山求是讲堂创新峰会走基层(院士专家三湘行)活动”,院士专家直插基层,贴近指导农业农村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丰收节”湖南庆祝活动将主会场定在衡东县,还以“万吨黄贡椒窖藏封存仪式”拉开序幕。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环节?

笔者觉得,或许是在进一步明确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尤其是向全省农民朋友们表达,要富裕、要丰收,就必需解决将农产品变成商品的发展思路。

第一个丰收节在哪里举办(第五个丰收节)(9)

9月8日,双峰县永丰街道泥湾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区的中稻迎来丰收季,当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网)

只有真正“做优做香一桌湖南饭”,让湖南的农产品竖起品牌、打开市场、抢占餐桌,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们更有盼头、更有奔头,乡村才会充满振兴活力与动力。

笔者认为,湖南正在定义另一种“丰收”,在科技的赋能和政策激励下,让农业成为希望的田野,让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让“丰收”不但要看产量,更要看质量。

第一个丰收节在哪里举办(第五个丰收节)(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