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说过,因为疫情在家没事干,看了一部电影,叫做《过昭关》晚上还特意在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对老人的思考方式 关注老人内心真正所想?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对老人的思考方式 关注老人内心真正所想

对老人的思考方式 关注老人内心真正所想

昨天我说过,因为疫情在家没事干,看了一部电影,叫做《过昭关》。晚上还特意在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

其实还有一个点,让我特别有感触,今天继续写,不然不吐不快。

电影《过昭关》中,主人公是一位77岁的老人,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危难时期,曾帮助过自己的老朋友。

偶然的机会得到了老朋友的联系方式,在得知老朋友生病的消息后,他在窗前抽了一夜的烟。

后来,他毅然决定去千里之外看望这个老朋友,我知道,对老人这个决定,很多人是不太理解的?

包括老人的儿子,影片中老人到达目的地时,被警察带到派出所里,原因是他儿子回老家发现老人带着孙子不见了。

几经询问才知道来了三门峡,于是报了警。

在派出所里儿子对着老人一通埋怨,一个劲地说:“爸,让我说你什么好?”

对影片中老人的决定,我却是特别能理解。

影片中的老人,他知道:自己的四位老朋友,如今就只剩下这最后一位还在世了。没有什么比在老朋友临死之前去看望一下更重要的事儿了。

老人历经文革的磨难,从艰苦的岁月走过来,非常感恩那些年在他活不下去的时候,朋友们的接济。

已经活到77岁年纪的他,体悟到了人生中的很多道理,他的这一决定根本不是一时的冲动。

最后见到自己多年未见的老友,也就一分钟,握握手,问问好,老人就起身回家了。

电影里的老人和他的朋友们,年纪很大了,他们那一代人逐渐在消失。

从老人花白的胡子,苍老的皱纹里,我看到了属于他们那代人之间的故事。

我的爸爸,是1960年从河北农村来到偏远边疆,投身钢铁厂建设的那批人的一员。

他独自一人来到举目无亲的边疆,结识了同为河北老乡的李大爷。

父辈在这个地方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年轻时一直以亲戚礼仪走动。

后来爸爸摔伤,股骨头坏死,行动受限。他们之间走动的就少了。后来爸爸再次摔伤,李大爷曾经来看望过爸爸。

在爸爸去世前一年,李大爷走了。从此爸爸心事重重,有一天郑重其事的跟我说,要去看望一下李大娘。

因为我的爸爸,如影片中刻画的那位老人一样。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总说,“当年自己孤单无依时,是李大爷一家帮助了他,他得感恩一辈子”。

此时的爸爸,他自己已经无法行动,好在当时语言功能还没有退化。

跟小妹商量了一下,又与李大娘的家人联系好了。由小妹开车,并把轮椅带在车上,就这样,我们一行三人去看望了李大娘。

虽然没有电影中老友见面那么跋山涉水,但也是比较困难的。

以爸爸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去见了他想见的人也是不容易的事儿。

这一次见面,也成了他们的最后一见。

那天,他们见面时,说起当年的事情,滔滔不绝,仿佛昨日重现。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别提多开心了。

虽然他们年纪都大了,感觉他们的记忆力却很好,抢着讲述当年的故事。

要不是爸爸实在坐不住了,李大娘非要留我们一起吃个饭。

我很高兴能和小妹一起帮爸爸圆了他的心愿。

我在照顾父母的生活中,会经常提醒他们按时吃饭,要注意身体,我的妹妹们也经常给他们买衣服。

但是我很少有人问他们,此生还有什么愿望?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不知道爸爸还有没有什么遗憾,他提出看望了他想见的人。我们帮他了却了这桩心事。

但是我从没意识到要主动关注老人的想法。只知道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这一点上,我闺蜜的做得特别好。

我闺蜜就是那个会问他爸妈,想要什么的人。她用自己的方式,孝顺了父母,让她老爸老妈高兴。

闺蜜的爸爸腰腿疼,妈妈股骨颈骨折后,一直不能自主行动。

有一天,我去看望两位老人家,看到他们都特别开心的样子。我问:“遇到了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叔叔快人快语道出了缘由。原来闺蜜带着老两口去到了他们以前居住的地方见了分别几十年的老邻居。

闺蜜说他们开车回家的路上,老两口一直非常开心,不时想起了很多当年发生的事情,简直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回家后两人吃饭都吃得格外开心了。

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给我讲述,他们当年和邻居两家关系特别好,把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讲给我听。

并不断地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感叹当年在一起跑着玩耍的孩子们如今都已长大成家立业了。

经过我爸和闺蜜带她父母看望老邻居的这件事后,我对妈妈的孝顺多了更深的理解。

孝顺不仅仅是照顾日常生活,更多的应该是用心给到老人想要的。

这是给我的启示,也是让我反思的地方。

现在与妈妈共同生活中。虽然妈妈身体还算健康,但是她毕竟也已经是78岁的老人了。

我觉得:让她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就是最大的孝顺。

我应该常常关注她喜欢的事情,用这样的方式与她相处,给她真正想要的,让她从心里真的开心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