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按:本文出自订阅号“冷血科幻”(scifincoldblood),一个狂热爱好科幻的程序员的生猛小号,他的几乎每篇文章我都很喜欢,对科幻痴迷的同学可以关注。

文/郑翔宇

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些片段:一个名字、一个事件、一个时间……它们因为各种原因被我们记住,被我们打上不同的标签,分门别类放进记忆里。但当放进去的东西越来越多,它们之间有时就开始产生名字变成了名字的注解,事件变成了事件的背景,时间变成了脉络,一种更大的结构和生命呈现出来。有时恍惚之中,历史似乎也终于还原成了现实。

所以我一直想换个角度讲讲1979年原版《异形》的故事,因为在我看来,它是一个节点,许多天才人物的时间线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在这里交汇又散开,之前之后的因果链上,都结满了伟大的作品。

先知

像许多超前自己时代的电影一样,《2001:太空漫游》1968年上映的时候票房并不是很好,但意外得到了一个特殊群体的喜爱:大麻爱好者们。电影中海曼穿越时空的那组色彩斑斓的特效镜头,显然帮助他们“飞”出了新的高度。

我很愿意想象,在这个嬉皮年代的某个晚上,当时还是南加州大学电影专业学生的丹·欧班农(Dan O'Bannon)和约翰·卡朋特(John Carpenter)也是在缭绕的大麻烟雾里看了《太空漫游》,看着从来只是怪力乱神的科幻电影,从此被库布里克给了一张可以登堂入室的脸。

然后他们走出影院,对着夜空喷出又一口烟:这电影……真他妈假啊!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

《2001:太空漫游》里那组永载史册的特效

丹和约翰对《漫游》的主要不满针对其中太空舱的环境设定。库布里克描绘的太空生活好像钓鱼台国宾馆一样优雅整洁,对此他们不以为然:那就是一个金属管子,几个家伙要在里面关好几年,所以绝不可能是那样的。最起码也得是大学男生宿舍“剩饭与袜子齐飞,纸巾共黄书一色”(那时候还没有可以在宿舍看的黄片儿)的范儿。

从这样一个寝室上太空的概念出发,这俩愣头青真的搞出了一部电影,本打算当作学校的习作,结果片子的长度和成本一再攀升,最后居然制作成了一部B级长片,还买出去在院线上映了,这就是《黑星球》(Dark Star,1974)。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2)

《黑星球》海报

这电影不是很有名,但在cult片圈子里也是殿堂级的神作,讲了四个宇航员带着一颗炸弹要去摧毁一颗行星的故事。丹和约翰共同编写了剧本,约翰担任导演,丹负责视觉特效和剪辑,还出演了其中的一个宇航员。片子里太空船很龌龊,宇航员更龌龊,悲观厌世互相仇恨,在指挥官很无厘头的挂掉之后更是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3)

《黑星球》里的丹·欧班农

虽然片子的缺点还是很明显,前半段有点松,但明显不足的经验和经费都不能掩盖它饱满的能量。混合了冷笑话、哲学思辨和一点点浪漫情怀,怪怪的很有点意思,最后的高潮更是堪称天才。

片子里有一个外星小怪物。如果你想知道那个时代没钱的B级片可以对付到什么地步,就可以看看这个怪物。就是一个涂了花纹粘了爪子的气球,真的就是一个气球,连橡胶接缝都看的清清楚楚。丹负责特效,不是他不想拍好,是真的是没钱啊!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4)

怪物顶个球

一个残念,一粒种子,一个场景在他脑子里逐渐成型:一艘飞船,船员们从漫长的冬眠中醒来,发现他们没有按计划返回地球,而是漂流到了一个遥远的星系,并且更大的问题是:飞船上出现了一只外星怪物……这可以拍成恐怖片耶!于是丹开始尝试把它写成剧本,并且很快完成了第一幕。

然后某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从巴黎打来的电话,一个自称佐杜洛夫斯基的人告诉他:我正在把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改编成电影,我喜欢《黑星球》里特效的感觉,来一起搞吧!

* * *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5)

佐杜洛夫斯基

墨西哥电影出鬼才,这个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更是鬼才里的鬼才。他剧场出身,后来投身电影,作品肆意挥洒天马行空,个人第二部长片《鼹鼠》(El Topo, 1970)经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午夜电影”(常年在某些影院固定深夜播放的电影),协助开创了“邪典电影”(Cult Film)这个门类。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6)

《鼹鼠》剧照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7)

《圣山》片头

《鼹鼠》之后他拍了《圣山》(The Holy Mountain, 1973),这是他商业上最成功的电影。此时的佐杜洛夫斯基正值自己艺术野心的顶峰,所以当有投资人要投资他的下一部影片,并问他想拍什么的时候,他脱口而出:《沙丘》,而当时他其实连小说都还没读。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8)

《圣山》海报

关于《沙丘》应该无需过多介绍,弗兰克·赫伯特的这部巨著1965年出版,之后就拿到了雨果奖和星云奖,长期盘踞各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幻小说(有时候连科幻俩字都去掉了)榜单。讲了一个遥远星系里社会动荡家族兴衰的史诗故事。一切斗争的根源是“沙丘”星上的一种特产:香料(Spice),这种沙虫的分泌物有提升感官启迪智慧的功效。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9)

《沙丘》初版封面

要知道,那可是一个全世界的“进步青年”们都在飞着叶子嗑着LSD的年代。所以当佐杜洛夫斯基说他要为全世界的青年人拍摄一部“先知”(prophet)电影,要让人们清醒着也可以体验磕了药的感觉时,你应该明白了他的野心有多大,也明白了他为什么要选《沙丘》。

丹第一次见到佐杜洛夫斯基,他拿出了一袋“好货”,两人抽上之后,他把脸凑到丹脸前,说:我想要的特效感觉,就是这样。丹后来回忆:一瞬间,佐杜洛夫斯基的脸嗖地一声缩成了一个点,然后各种超现实的形状和颜色爆炸出来。我答应了他:这活儿我干了!

* * *

丹放下那个写了三分之一的剧本,处理掉美国的家当,跑去巴黎加入了佐杜洛夫斯基的团队。丹不是第一个加入的,在他之前,绰号“莫比斯”的法国人尚·纪劳(Jean 'Moëbius' Giraud)已经加入,那时他已经凭借自己的科幻奇幻漫画崭露头角,被佐杜洛夫斯基邀请来做概念设计和绘制《沙丘》的分镜头脚本。

不久之后又来了一个叫克里斯·福斯(Chris Foss)的英国插画师,当时很多出版社都喜欢找他给科幻小说画封面,尤其是他的太空飞船和外星建筑,很有自己的一套。佐杜洛夫斯基请他来,也是为了设计《沙丘》里各色各样的飞船和建筑。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0)

福斯为《沙丘》设计的飞船,喷洒出的是船上的“香料”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福斯的风格阳刚而大气,不适合小说中反派的视觉取向,所以他们决定再找一个人。结果这个人选落在了达利无意之间推荐的一个瑞士人头上(对,达利推荐的,别问我是哪个达利,全宇宙只有那个达利。当时佐杜洛夫斯基说服了达利客串一个角色,这也没什么,他还说服了奥森·威尔斯、滚石乐队的米克·贾格尔客串,还有平克·弗洛伊德给电影写配乐)—— H.R.吉格(H. R. Giger)。这家伙的东西邪恶而美妙,没人见过类似的东西,仿佛他脑子里有另一个完整的黑暗世界。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1)

创作中的吉格

这帮人在巴黎前前后后干了一年多,画了几千张分镜(几乎是把电影一秒一秒的画出来了),设计了所有的场景、飞船、建筑、人物服装造型,规划特效,训练主要演员……“做完了所有可以做的准备”,只等着资金到位的那天。

但是这部电影的体量和野心,这群疯子超出时代的愿景,终于在最后时刻吓怂了好莱坞,他们决定放弃投资。

资金链断裂,项目组解体。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也成了“没拍出来的最伟大的电影”。

人们总会杀死先知,也会把他们的福音世代传颂。

分娩

丹回到美国,无家可归。

他的朋友罗纳德·舒塞特(Ronald Shusett)在丹去巴黎之前就对那个写了三分之一的恐怖片剧本很有兴趣,于是丹就借宿在他家的沙发上,两个人开始继续鼓捣那个故事。

起初的的几个片名都透着浓浓的B级片味道,后来是丹想到了《异形》(Alien),而异形幼体寄生人体而后破胸而出这个创意究竟是谁先想到的,一直有不同的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罗纳德;另一种说法是丹去了巴黎之后水土不服,某天夜里胃疼欲裂,感觉有东西要撕开自己的身体钻出来;又或者可能是丹给罗纳德讲了自己胃疼的故事而启发了后者。真相已经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谜,但是当这个想法出现以后,他们俩都觉得这很吓人,而且没人这么干过!

因为要钻出来,那就得先进去,于是他们又设计了幼体通过宿主的嘴侵入人体。于是异形的“抱面体-破胸体-异形战士(成体)”变态发育三部曲就这样成型了。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2)

丹和罗纳德

他们把剧本拿给制片公司的人看,虽然嫌故事粗糙,但是那个破胸而出的点子挽救了他们,人家觉得剧本有潜力,并找了另外两个编剧开始重写。虽然最后投拍的剧本大致还是丹和罗纳德的版本,但那两个编剧也为故事做出了两点巨大的贡献:第一,把瑞普里这个角色改成了女性(原本全部船员都是男的);第二,加入了Ash这个仿生人角色。

本来剧本可能还要没休止地改下去,但是1977年发生了一件事:一部原本不被看好的科幻片《星球大战》横扫了票房。福克斯急了眼,赶紧找下一部可以大卖的科幻片在哪儿,才发现自己手上只有这个叫做《异形》的剧本在运作。绿灯迅速亮起,《异形》进入了前期制作(pre-production )。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3)

《星球大战》的成功无意间助产了《异形》

* * *

丹认为剧本是自己写的,理所当然应该由自己来做导演,一早就全情投入了前期筹备,想要把片子拍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丹采用了从佐杜洛夫斯基那里学来的方法:把一群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家关在一间屋子里,直到他们做出伟大的作品。他陆续把《沙丘》的一班兄弟们都请了回来。

“莫比斯”为《异形》画了最初的概念设计稿。他还请来克里斯·福斯和自己在《黑星球》里的特效搭档罗恩·科布(Ron Cobb),来设计片中的飞船诺斯特罗莫号(Nostromo)和瑞普里最后乘坐的逃生艇那耳喀索斯号(Narcissus )。他们一内一外,科布设计内设,福斯设计外观。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4)

诺斯特罗莫号驾驶舱概念稿

如果你现在去看成片的署名,丹除了编剧以外,还挂了一个“视觉特效顾问”的职务,而且《异形》还有一个异常庞大的设计部(Art Department),就是上面这个原因了。

丹不知道的是,制片方从来没打算让他当导演。那两个找来改剧本的人里有一个是预订的导演,可他最后没接这活儿。在背着丹面试了各种人选之后,制片方最后选定了一个来自英国,拍广告出身,刚刚拍了自己第一部长片,并且还是个不搭界的古装传奇片的新人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斯科特对《异形》居功至伟无需赘述。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一个狠角色空降之后,可以想象当然也有自己的一套。丹也开始受到明显的排挤,这种尴尬一直延续到开拍以后,制片人甚至曾经拒绝丹去看每天冲印出来的前日胶片。

前期已经做的工作,有的斯科特喜欢,有的不喜欢。

比如科布的飞船内部设计,斯科特就非常喜欢,并且投入了很大的关注进行改进。他们为了省钱还发明了“捡垃圾设计法”,就是去买廉价的工业设备垃圾,然后堆在片场一点点拼凑改进,改到满意为止。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5)

斯科特(右二)在《异形》拍摄现场

福斯的飞船设计就没那么幸运了。斯科特认为飞船外部在片子里出现的镜头少,不是特别重要,基本任由设计部的人自己在那折腾。所以就是丹有一套意见,制片方代表来了又一套意见,斯科特偶尔过来看看又是不同意见。“我至少设计了几十套方案”,福斯后来回忆。但是最后斯科特选的设计,其实是在另一个被开掉的设计师的半成品基础上,“瞎鸡巴”拼了一些直升飞机零件而成的。

“整个前期,斯科特好像就跟我开过一次正经的讨论会,关于诺斯特罗莫号设计的一些改进。我在会上按照他们的意思提了一项很屌的改进,但是斯科特说:‘如果那样改,观众就会想知道里面在发生什么,这里观众不该分神’,当场就把我的主意给毙了。”

斯科特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甄选演员,从结果来看,这项工作他完成的无比出色:启用西格妮·韦弗(Sigourney Weaver)这个当时一部电影都没演过的新人做女主角,说服了当时已经是伦敦剧场之星的伊安·霍姆(Ian Holm)来演人造人Ash。后来因为原定Kane(那个被破胸的角色)的演员突然抱病,也是斯科特临时飞去南非,和约翰·赫特(John Hurt)聊了一个通宵。第二天约翰离开了已经开拍的剧组,飞往《异形》片场。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6)

演员们当时在片场的一张合影

但是谁都知道,如果那个怪物拍不好,这一切都是白费。

最初的几个设计,要么太卡通,要么太恶心,都没有成为“人们内心恐惧的化身”。

像很多成功的故事一样,天才们眼中的世界纵然不同,但当好主意降临时,他们的意见又会惊人的一致。

又是丹。在巴黎看到H.R.吉格那些黑暗而美妙的作品之后,他对这个怪异的瑞士人就一直无法释怀:他应该能行!他把吉格的作品拿给斯科特看,斯科特看到第一眼就决定了:“就是这个人,不用考虑其他人选了。”他指着吉格的一幅画:“就是这个,不用考虑其他方向了,就是这个设计,尽全力做好它!”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7)

吉格作品

于是瑞士人来到了片场,但是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可能并不愉快。他和一切显得格格不入,沉默寡言还不会说英语,永远穿着一身黑色。为了达到异形真实有机体的效果,他买来了各种新鲜的动物内脏,整天就在下水的气味里摆弄他那些可怕的设计。后来剧组甚至谣言四起,说吉格收藏了自己死去女友的骷髅(吉格年轻时深爱的一个女友是自杀身亡的,这件事对他影响很深)。这也不能全怪剧组的人,毕竟吉格自己说过:我喜欢摆弄骨头。

抛开这些,吉格的异形本身完成的无可挑剔,以至于后来他还被要求包办了外星飞船的全套内外设计。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设计的那个巨人外星骑手的飞船内庭,可能就不会有30年后的《普罗米修斯》。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8)

也许这就是《普罗米修斯》的种子

制片方的人也没放过他。异形蛋原本的设计是一字开口,片方代表看了之后跟吉格说:你这太像个女人的阴部了,我们美国可是正经的基督教国家,你不能这样啊,得改!于是吉格就回去改了,改成了十字开口。他是这么想的:这样就变成了两个女人的阴部了,同时还是一个十字架,送给你们正经基督教国家。当然他并没有这么告诉制片方的人,所以他们看了之后很是满意,事情就这样成了。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19)

吉格与蛋

斯科特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制片方紧盯着这位新导演,尤其是在开拍之后。电影拍摄期间每天都相当于拿着成箱成箱的钞票烧掉,所以斯科特精雕细琢的缓慢进度让片方非常不满,每天都在催。矛盾最激化的时候,有人看到斯科特在片场砸东西发泄情绪。“我理解他们担心进度,可我总要拍好啊,”他说。

电影的拍摄过程成了电影的隐喻,这群人就好象在一个外星怪物的子宫里,在内脏、血水和汗水里(那可是真的汗水,也是真的血浆和内脏),在每天的阵痛里,一寸胶片一寸胶片的艰难前进。

* * *

他们把异形破胸而出的那场戏叫“分娩”。

那是个下午,演员们吃完午饭回来,发现丹和罗纳德·舒塞特来到了片场,在旁边激动的好像万圣节等着要糖果的孩子。约翰·赫特坐在桌子下面,头从一个洞里伸出来,桌子上躺的是一具假身体。

斯科特一声“开拍”,约翰痛苦惨叫,假身体被撑破,足有一斤鲜血喷了出来。扮演Lambert的维罗尼卡被泼了一个从头到脚,四仰朝天重重的摔在地上,然后爬起来继续尖叫。导演喊停之后很长时间,她还在旁边流泪颤抖,她是真的被吓到了。

修整之后,下一个镜头。

约翰已经“死去”,从他敞开胸膛的血泊里,异形宝宝盘旋而上,环顾周围的人类,对着世界发出了第一声嘶吼。

之后的事情,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已经成为了历史。

不管了,必须放一下这张!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20)

The Long Tomorrow

三十多年过去了,《异形》又被不同的导演拍了三部,衍生作品更多。现在又要由《第九区》和《超能查派》的导演布洛姆坎普重启了。

当年的年轻演员后来不少都成为了明星。西格妮·韦弗演了全部四部《异形》,成为了一代科幻影视的标志性演员。约翰·赫特和伊安·霍姆这两个英国人也都又演了好多好电影,说到科幻奇幻类型的话,没人会不记得《V字仇杀队》里的独裁元首和《魔戒》里的比尔博·巴金斯。

H.R.吉格成了瑞士的国宝级艺术家,拥有自己的博物馆。他一直住的那所房子,白天不许开窗,后院里堆满了奇怪的雕塑。他2014年在那里去世。

“莫比斯”继续画了一辈子漫画,在 2012 年去世。他的作品影响了不计其数的后来者,堪称“艺术家的艺术家”。他和宫崎骏是终生的挚友,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娜乌西卡(Nausicaä),也就是《风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1984)女主人公的名字。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21)

“莫比斯”的代表作Heavy Metal系列启蒙了很多后来的大家

福斯继续画着他的飞船和科幻小说封面,其中包括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等经典作品。他至今都不喜欢科幻,也没读过《沙丘》和《基地》。哦对了,他最近为《银河护卫队》(Guardians of the Galaxy, 2014)设计了飞船,造型很有当年沙丘的味道。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22)

福斯的作品集21th Century Foss

佐杜洛夫斯基在《沙丘》流产后至今的四十年里只拍摄了四部电影。他至今没能拍摄《沙丘》,但是曾经和“莫比斯”合作把当年筹备的一些故事改编出版成了漫画。如今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还在筹备新的电影。他说:“我可以死,人们可以拿我的剧本去拍《沙丘》。”

和丹合作《黑星球》的约翰·卡朋特,一直在拍B级片,终成一代大师,有“哲学朋克”的美誉,拍出过《怪形》(The Thing, 1982)这样的不朽经典。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23)

《怪形》海报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24)

丹和罗纳德后来又合作写了《全面回忆》(Total Recall, 1990)的剧本,改编自 PKD 的小说,由范霍文导演,史瓦辛格主演。

丹在 2009 年去世。

斯科特在《异形》之后又接着拍了《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1982)。之后他拍了各种类型的电影,却没再拍科幻。他从没为自己的电影拍过续集,但在三十多年之后终于给《异形》拍了前传《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2012)。2015年,他的第四部科幻片《火星救援》(The Martian)上映。他现在79岁,要给《普罗米修斯》拍续集了,叫《异形:契约》(Alien: Covenant),预计 2017 年上映。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25)

左:《异形》拍摄期间斯科特和韦弗的合影;右:《普罗米修斯》拍摄期间斯科特和女主角努米·拉佩斯的合影

尾声

像许多超前自己时代的电影一样,《银翼杀手》1982年上映的时候票房并不是很好,但有一个又高又瘦还高度近视的年轻人看完之后却哭着出来了。因为他觉得这个叫雷德利·斯科特的人抢先一步,把自己已经写了一年的小说里苦心孤诣营造的世界全给拍出来了。

幸运的是,那个叫威廉·吉布森的年轻人最后还是写完了那本叫《神经漫游者》的小说。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26)

《神经漫游者》,赛博朋克科幻类作品中的名作

多年之后,吉布森和斯科特有过一次会面,那天他们聊起两人共同热爱的法国漫画对自己的影响,提到了同一个名字:The Long Tomorrow,以及这部作品如何成为了创作《银翼杀手》和《神经漫游者》时的主要参考。

这个The Long Tomorrow到底是什么东西?

那是在《沙丘》的筹备期间,丹·欧班农编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他在故事板上涂涂抹抹,被“莫比斯”看到了,“莫比斯”非常喜欢那个故事,把它画成了漫画。

我们的故事就此打住吧,因为历史也在这里打了个奇妙的结,像一个莫比乌斯环,如同一场不谢幕的美梦。

这是广告:利维坦已经入驻“黑市”,你可以通过长按上图二维码的方式进入亚文化集市,也可以通过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进入到利维坦的微店

关于异形背后的故事(异形背后的神奇往事)(27)

欢迎更多的人入驻利维坦星,详情请戳

(点红字了解详情)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 合作联系QQ15757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