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详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爱情与自由一直都是各种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奉行“自由恋爱”的人们越来越多。

1992年年末,年关将至,为了迎接这个重大节日,所有远在他乡的人都争相买了火车票回乡与亲友团聚。

1993年情杀案(一面之缘却成了孽缘)(1)

那个年代火车站的管理并不完善,尤其是年关人人拥挤的盛况令人瞠目结舌。薛紫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前往站台试图挤上回乡的火车,带着大包小包的瘦弱女大学生,眼见火车即将开走却毫无办法。

就在这时身前的车窗伸出了一对强健有力的胳膊,与此同时传来一个友好的声音“把你的行李递给我”,薛紫薇抬头看见了一个长相和善的年轻男人的面庞。

帮忙搬完行李,男子又伸手半拉半扯地把薛紫薇从车窗外带进了火车里,并在这样拥挤的时候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她。

两人交谈之下发现彼此居然是同乡,一路聊下来,从生活聊到梦想,从现实聊到文学,终于在终点恋恋不舍地分开。

1993年情杀案(一面之缘却成了孽缘)(2)

寒假结束,薛紫薇回到学校发现有21封她的待收信件,署名全是刘学军,那个在火车上与她谈天说地的男人。

回想起旅途中二人相处的时光,她立刻回到寝室给他回信。一来二去,书信传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暑假期间薛紫薇前去与刘学军相会,住进了他的单人宿舍里,孤男寡女总是忍不住偷尝禁果。原本令人艳羡的小情侣,在薛紫薇回校遇到一个西安本地对她发起狂热追求的男同学后发生了些许变化。

1993年情杀案(一面之缘却成了孽缘)(3)

一开始薛紫薇只是随口在信中提到了这个男同学,还借此又向刘学军表白了一番自己的忠诚,但控制欲暴涨的刘学军无法信任自己的恋人。

之后的每一封信件他都在警告女孩离那个人远一点,与此同时男同学又抛出了“可以让薛紫薇毕业留在西安市工作”的橄榄枝,此消彼长,感情就这样变质了。

意外来临,毕业之际女孩发现自己怀孕了,顾念旧情的她最终选择回乡分配工作,但另一边的刘学军控制欲不减反增,甚至无心工作不再上进,最终薛紫薇偷偷去将孩子打掉了。

1993年情杀案(一面之缘却成了孽缘)(4)

得知此事的刘学军来迟一步,他在医院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当晚喝得醉醺醺的男人敲响了女孩宿舍的门,用水果刀将其杀害。

以案释法,物极必反害人终害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995年年底,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法院对刘学兵案做出了最终判决,判处其犯故意杀人罪,死刑立即执行。

浪漫的相遇,正值青春的美好年华,原本该是一对神仙眷侣,却最终落得如此收场,可怜的女孩因此而丧命,一己私欲害死他人却死不悔改,刘学军的行为值得人深思。

1993年情杀案(一面之缘却成了孽缘)(5)

在面对心爱的女孩时,年轻人忍不住热血与冲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做出冲动之事后却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意识和措施,这是两人走向悲剧的其中一个原因。

在两人感情因为异地而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正确地处理这样的突发情况,并且刘学军似乎有着极为严重的性格缺陷,在一开始的恋爱中极好地隐藏下来。

仅仅是某个追求者,并且在自己的恋人再三保证之下依旧无法给予足够的信任,反而以此为由不断对其威胁恐吓,这是导致他们情变的根本原因。

在发现事情开始失控之后,刘学军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己,而是去责怪他人。长期沉湎在自己想象的即将被背叛的场景中,却不思考自己作为想要与他人组成一个家庭的男人,有什么资格和能力去承担这样的责任,这是刘学军的思想短板。

1993年情杀案(一面之缘却成了孽缘)(6)

最终,在外界和内部的双重影响之下,女方背着他前往打胎的行为,彻底刺激了这个没用且愚蠢的男人,这个在歧路上越走越远的男人,最终做出了一个伤害最大化的决定,自已为“爱”地感动自己,杀害了曾经深爱的女子。

这样的行为造成的影响极为恶劣,也警醒了女性们,在选择交往的对象之时,一定要对其多多观察和了解,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不值得拿生命为爱情做赌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