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已知地方时,求经度,计算方法为:

①判断东、西方向。根据两地的地方时,地方时数值较大的地区,位于东面;较小的位于西面;

②计算经度。采用“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即计算东边地区的经度用加法,计算西边的则用减法。时间每间隔4分钟,经度间隔1°(每间隔1小时,经度间隔15°)。

高中地理太阳公转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世界时区的划分


例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9月23日(秋分日)日落后3小时30分钟(北京时间21时58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高中地理太阳公转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1、该地的经度为( )

A.105°E

B.113°E

C.120°E

D.127°E

2、假设图中α为30°,则该地的纬度为( )

A.30°N

B.30°S

C.60°N

D.60°S

答案:B、A

精讲精析:(1)计算该地的昼长。①该日为秋分,因此全球各个地区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指的是地方时);②该地日落后3小时30分钟为21:58(北京时间),即日落时为18:28(北京时间);③因此该地日落时地方时为18:00,北京时间为18:28,北京时间是按照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该地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因此该地位于北京的西侧,用减法;时间每间隔4分钟,经度间隔1°;④因此该地的经度=120°E-(18:28-18:00)÷4=113°E,选项B正确。

(2)计算该地的纬度。①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即为该地的纬度;②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为30°,则该地的纬度为30°N或30°S;③只有在北半球才可以观察到北极星,因此该地位于北半球,纬度为30°N,选项A正确。


总结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此时的节气(秋分),分析该地日落时间(地方时),并根据日落时的北京时间、北京经度,计算得出该地的经度;②根据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推测该地的纬度;并根据是否看到北极星,判断南北半球。

地球的地轴,一直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因此只有北半球可以看到北极星,南半球看不到。

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为北极星的高度角(仰角),北极星的高度角等于当地纬度

α = β

式中,α为高度角,β为观察者的当地纬度。推导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1 ∠4=90°,∠3 ∠4=90°,因此∠1=∠3;

②又由于∠2=∠3(内错角相等),因此∠2=∠1(即高度角 = 当地纬度)。

高中地理太阳公转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2 北极星的高度角(仰角)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