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个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同时它又是一门细节艺术,因而“艺无止境”这个词,在书法上就表现为对各种综合知识和细节的理解、运用和把控上,比如,书法问题常常和语文交织在一起,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字,基本的语文常识弄不清楚,能号称书法家吗?具体到细节,如果学生问老师,不论 是书法老师或者语文老师,什么是独体字?什么是合体字?这个问题都不算越界提问吧?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问题,被学生问得需要回去查资料,是不是挺尴尬的?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1)

有一句话,叫“不疑者,不曾学”,如果在某一领域没有疑问,是因为你没深入的去研究,所以,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什么样的问题都有可能问出。还有一句话,就是“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多储备一些知识很有必要,要么许多家长愿意把孩子交给资深教师呢!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2)

回到题目,我们从具体的字入手。

先看一个“口”字,这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是独体字,没有疑问。

再看一个“吕”字,这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是合体字,没有疑问。

再看一个“串”字,这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是独体字吗?为什么?

拿一颗山楂,问,这是几个果实?是一个,没有疑问。

再加一颗山楂,问,这是几个果实?是两个,也没有疑问。

拿根竹签,把两颗山楂串起来,问这是几个果实?一个,还是两个?两个果实界限分明,因为串了一根竹签就变成了一个不可以分割的果实了?

看这个“串”字,两个“口”用一竖串起来,就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囫囵个儿的独体字了?

或许有人说了,合体字就是能用一条线(不管是直线还是曲线)清楚隔开构字部件,不能用切割或撕拽的方式分开!那我们就再看一个“韭”字,这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是不是分成了“非”字和“一”字?这“非”字和“一”字不是“长”在一块的?即便如此,底下的“一”是个部件呢,还是个基本笔画?一个字分成的两部分,就有了基本笔画,还能是合体字吗?有人说,非字是个左右结构的字,那么,非字是不是有人认为是独体字呢?又即便如此,我们再看一个“旦”字,这个字为什么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合体字呢?底下不是有一个基本笔画横吗?有人说,这个横表示地平线,是有意义的,这个同“韭”字下的“横”,不能简单的看做一个基本笔画,而是表示大地的“构字部件”,那我们再看一个“旧”字,这是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这个“竖”又表示什么涵义呢?

“旧”字是“臼”字的俗写,而“舊”字底部是“臼”,用“舊”字底部的“臼”的俗写来代替本字,由来已久,而且,行草书中,底部写作“旧”字的形态更常见,所以有老师认为是把繁体字的行书底下割一块作为简化字形,简化字采用了现在的字形并加以规范,所以,这个“竖”应该没什么文字学意义。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3)

《草书韵辨》中的“臼”字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4)

宋代米芾《苕溪诗帖》中的“舊”字

行文至此,我们发现要界定一个字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需要有一个权威的定义,而方便找到的权威定义,就是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的出版物了。通常,我们接触到的权威出版物有国家语委的出版物、教育部的出版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出版物,著名语言文字出版社的出版物,比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语文出版社等等。通常,我们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词典为方便查询的经典,因为他们用的编辑都是语言泰斗式样的人物,比如我们用的《现代汉语词典》,看一下试印本审定委员会的几个委员:叶圣陶、吕叔湘、王力等等,是不是泰斗级别人物?其他的以及后面的再版编纂人员,虽然没有他们出名,也基本上是国内顶尖级别的专家。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5)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6)

《现代汉语词典》合体字截图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7)

《现代汉语词典》合体字截图

我们看一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定义。

独体:不能拆分为两个或几个偏旁或部件的汉字结构

合体:汉字按结构可以分为独体、合体。合体是有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合成的。

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位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虽然在释义方面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它毕竟不是专业的语文书籍或书法书籍,因而释义更注重的是普及。因而,在解释独体字和合体字的时候,有必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一下说明。

传统的造字法,尤其是篆书,是六书系统的,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篆书经过隶定和楷化之后,六书在造字中的功用界限就发生了模糊,比如月字旁,有表示和月亮有关的(月字旁,比如“明”字),也有表示和身体有关的(肉月旁,例如“肘”字),也有表示和舟船有关的(舟月旁,例如“前”字)等等还有,这些不同来源的“月字旁”在楷书中的形状都一样,不好用六书解释了,要用六书解释,得回复到篆书。

现在的规范简体字,则更注重社会性和科学性,进一步的把汉字符号化了,造字已经突破了六书系统而用了“部件造字法”,比如两点组合,在六书系统中表示“冷”的概念,比如两点水(“凉”)和“两点底(“寒”)”,但“枣”字,跟冷没什么关系,“习”字也不是两点水的偏旁,但这个点提组合和两点水归为一个部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偏旁、部首和部件不是一个概念,有区别又有联系。

什么是部件呢?就是一组笔画,好多字都用到它,才能成为部件,只有一个字用到的笔画组合,不能归为部件。那,什么是一组笔画?有人认为,既然是一组,至少是两笔或以上吧!然而也有人认为,只要能表示一个意义的笔画就是“一组”,好比“一家人”也可能是一个人,所以表示大地的“长横”,就是“一组”笔画;还有人认为,在造字过程中,能承担一定造型功用的笔画就是一组,比如横折钩,像“司”字就是,这样基本的单笔画和“一组笔画”就发生了界限模糊。

有了权威的定义,我们用具体的字去套一下概念,看看能不能很好的区分开独体字和合体字。

看一个“尽”字,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合体字,但它是两个独体(字)吗?显然不是,这个字是草书楷化得来的字,下面两点是一个构字部件,而不是一个独体字。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8)

《简化字源》截图

我们再看一个“夷”字,这个字不是有“一、弓、人”三个字合成的吗?即便“一”归入基本笔画,还有两个独体字呢?合成是什么意思呢?只有散放在一起,才叫“合成”吗?错综交织在一起就不是合成?

再看一个“非”字,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也就是说是一个合体字而非独体字,那我们拆分一下这个字,是拆分出了偏旁呢,还是独体字,还是构字部件?似乎都不是!有人认为“非”字是表示一对翅膀,两个翅膀分别表示左翅膀和右翅膀,是两组都有意义的笔画组合,因而是两个部件构成的合体字。如此,那“韭”字上的“非”字,就不能表示翅膀了,应该是叶子的象形,然而这个“韭”字是个什么字呢?独体?合体?两种观点都有,都权威!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9)

“韭”字的《新华大字典》截图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10)

“韭”字《小学生规范字典》截图

《新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的图书,够权威吧!

《小学生规范字典》,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也够权威吧!不要看这本书小,我们看一下里面的顾问,曹先擢先生是常务顾问,他是《中华大字典》学术顾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审定委员会主任,第六版的顾问。

类似的字关于独体和合体字分类的分歧,还有,比如“习、成”等字,这就涉及到了横折钩到底是不是一组笔画,或者说是构字部件了。

书法毕竟和语文不是同一个领域,尽管在文字方面有很大的重叠。所以,相同的概念尽量照顾一致性的原则,但不好一致的,则完全可以各说各话,各自看方便。比如,关于“排比”的定义,语文上它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词或句子成串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为文章增强表达效果,而书法上,是指把两个或以上相同的书法元素放在一起因而构成的排列对比的现象,书法上排比的出现,往往给书法作品带来单调的感觉,是减分项。

具体到文字结构的划分,通常书法采用语文的分法,但也不一定完全一致。比如,能划分结构的字,被认为是合体字,比如上下结构,包围结构,都是合体字,而独体字则不能继续细分结构,但是像“田”字,在书法上,完全可以把它看成包围结构进行归类研究而语文上,它是个独体字。

语文是一个比较严谨的科学体系,我试着给独体字和合体字下个定义:

独体字:不能拆分出两个或以上部件的汉字,就叫独体字,独体字往往是要么不可以拆分,要么是拆分出一个部件后,其余部分则是基本笔画。拆分遵循不可以拆分粘连在一起的笔画这个原则。

合体字:可以拆分出两个或以上构字部件的汉字,就叫合体字。拆分同样遵循不可以拆分粘连在一起的笔画这个原则。

部件的定义为:要么是一组许多字共用的非单笔画组合,要么是有文字涵义的单笔画,要么是有结构功能单笔画。

比如,“月”字是个构字部件,“点提”组合是构字部件,表示大地的长横是构字部件,有构成包围结构功能的“横折钩”是构字部件,而不构成外部包围轮廓的横折钩,不是构字部件。

这样,许多有争议的字,就可以明确界限了。比如“习”字,“两点水”是个部件,横折钩是个轮廓部件,那么这个字就是包围结构的合体字;而“成”字,横折钩第一是和“戊字框”连在一起,不可拆分,第二是它不具备结构功能,因而这个字不是合体字而是独体字。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11)

“成”字的《新华大字典》截图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12)

“成”字的《小学生规范字典》截图

至于“旧”字,它是“臼”字俗写的规范化征用,那么赋予左边一竖以涵义,就是合体字了:“日”表示是“臼”字的草书楷化,竖表示是其他部分的符号化简化,这种例子也有先例,比如“兰”字,前三笔表示草字头的草书楷化,后面两笔表示下面还有部件,是“闌”字的简省符号,而这个“兰”字,最初也是“蓝”字的俗写。这个“兰”字下面两横就是后赋予它的涵义。因而兰州车站的“兰”字写法也就不奇怪了。

独体字的种类(专家有争议的韭)(13)

兰州火车站

一家之言,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也希望看到更合理的关于“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定义,欢迎留言探讨!

部分参考书目:《新华大字典》、《小学生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简化字源》、《硬笔楷书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