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宇浩

十面埋伏,楚歌四起。

不同的时空之下,从未停止的博弈。

一位全世界都尊敬的“舞蹈女神”,带着一群优秀的舞者,为世人献上一场跨越2000年时空、追溯历史展示人性中善与恶的大戏——

它,就是由杨丽萍和她的团队创作的舞蹈剧场《十面埋伏》。2021年7月21日19:30和22日19:30,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十面埋伏》即将在杭州大剧院精彩上演。

杨丽萍在日本演出十面埋伏(杨丽萍舞剧十面埋伏7月来杭)(1)

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中国功夫……实验作品诠释现实意义

2015年,杨丽萍大胆探索之作舞剧《十面埋伏》横空出世,刷新了人们对杨氏美学的认知。这不是一部单纯的舞剧,而是一台实验性极强的舞蹈剧场。

舞剧故事线来源于2200年前极富传奇色彩的楚汉战争。杨丽萍亲自担任总编导和艺术总监,她曾说,这次创作有“借尸还魂”的意味。“时间过去了两千年,如今世界上一些角落还是硝烟四起,这个题材还是能让观众有些反思的。因为人性里的善与恶,埋伏和恐惧,是全人类共通的。”

杨丽萍在日本演出十面埋伏(杨丽萍舞剧十面埋伏7月来杭)(2)

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十面埋伏》更带有强烈的实验色彩。以中国舞蹈为主调,杨丽萍大胆尝试,将融合行为、装置艺术、民乐及传统戏剧等综合艺术语言创造的全新“舞蹈剧场”。

“基础肯定还是中国舞蹈,但同时你会看到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传统戏剧、中国功夫等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老实说这不是个容易完成的创作,但我们坚持下来,也得到了认可。”杨丽萍说。

大师云集创作 奥斯卡金像得主叶锦添操刀

《十面埋伏》由杨丽萍担任总编导、艺术总监,其主创团队更是大师云集、星光熠熠。

你一定记得周润发、章子怡主演的电影《卧虎藏龙》里那些东方韵味十足的经典片段,它出自国际著名视觉艺术家、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叶锦添之手。此次《十面埋伏》的美术和服装设计也由叶锦添亲手操刀打造。在《十面埋伏》中,无处不散发着极具叶锦添个人风格——“新东方主义”美学。

杨丽萍在日本演出十面埋伏(杨丽萍舞剧十面埋伏7月来杭)(3)

同时,舞剧还邀请了美籍艺术家刘北立担任该剧剪刀装置艺术家及创意顾问,以及《忐忑》、《法海你不懂爱》等歌曲而一路走红的著名音乐人龚琳娜担任主唱。

此外,还有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田沁鑫担任戏剧顾问,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参与编导。强强联手,保证了《十面埋伏》的艺术质量。

20000把剪刀寒光逼人 48斤红色羽毛漫场翻腾

寒光闪闪的20000把剪刀阵,是杨丽萍舞蹈剧场《十面埋伏》最吸睛的舞美设计。舞者于剪影中穿行舞动,整台演出不见刀枪,却隐隐蛰伏危机。

与舞台上方万把剪刀相呼应的是铺满全台的红色羽毛,舞者起伏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暴力美学意象。

杨丽萍在日本演出十面埋伏(杨丽萍舞剧十面埋伏7月来杭)(4)

杨丽萍借漫天飞舞的红色羽毛寓意古战场上“血流成河”的景象,曾经的信誓旦旦,转瞬之间就变得如羽毛般轻薄,也许生命也如这一地的羽毛,总有那么多不能承受之轻。

舞者跳动,剪刀发出金属声响,羽毛漫场翻腾……令人震撼的现场舞美意象,投射出古往今来人们内心的不安与恐惧,正点了“十面埋伏”主题。

京剧跨界舞蹈 古典名曲、京剧与功夫相融合

《十面埋伏》尝试打破传统舞剧的叙事方式,不着力于讲故事,而是将两千年前的一组人物从故事里提炼,放在更广阔的时空,刻画戚内心冲突与纠葛。

剧中不仅融合了中国古典名曲,更融入了京剧及功夫等传统艺术元素,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传人裘继戎,是这台舞蹈的执行编导,也是京剧指导。同时,裘继戎还特邀来昆明市歌舞团及云南省京剧院,进行联合创作及出品。

杨丽萍在日本演出十面埋伏(杨丽萍舞剧十面埋伏7月来杭)(5)

在裘继戎的指导之下,我们看到《十面埋伏》有着浓郁的“京味儿”——演员妆容以传统京剧扮相为源头,服装造型也同样源自东方经典元素。

当然,少不了那首经典的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一人一琴,便演奏出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决战时的恢宏气势和惨烈肃杀,用声音再现了公元前202年项羽的楚军被韩信麾下的汉军团团包围时走投无路的经典场景。

男人饰演虞姬 遵循戏曲里的“男旦”传统

在很多观众心目中,舞剧《十面埋伏》最耀眼的角色并非“力拔山兮”的霸王项羽,不是“大风起兮”的汉王刘邦,也不是“胯下之辱”的齐王韩信,而是唯一的女性角色——虞姬。因为扮演这位至阴至柔“女娇娥”的,却是“男儿身”。

如传统京剧中的旦角一样,《十面埋伏》中的虞姬是由男舞者反串。妩媚的“男虞姬”也成为《十面埋伏》角色的一大亮点。在此,杨丽萍参照的依然是戏曲里的“男旦”传统,“找男人演女人,并非噱头。”

杨丽萍在日本演出十面埋伏(杨丽萍舞剧十面埋伏7月来杭)(6)

“她”如同暗夜中的一点烛光,美好、易碎,却为人们的内心带来些许希望和抚慰。对此,杨丽萍曾反复强调,这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渊源和血脉给的她启示:“云南少数民族有句老话,天地阴阳交合,才是最好的平衡。”

由男性饰演女性的角色,其实是梨园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规矩,在戏剧舞台上饰演女性角色的男演员,被称之“男旦”。

男旦的历史悠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梅兰芳为首的“四大名旦”将男旦艺术带到了巅峰。清末西风东渐,提倡男女平等,始有女子登台唱戏,称为“坤伶”。

戏台上男人扮演女性角色,而女人扮演男性角色这种表演方式,就被称之为“乾旦坤生”。

元素设置精妙隽永 剪纸师营造“戏中戏”氛围

类似于《孔雀》中代表时间不断旋转的小彩旗、《平潭映象》中的多面人,杨丽萍在《十面埋伏》中也设置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剪纸师。她是全剧的讲述者,也是杨丽萍对人生感悟的表达者。

端坐于舞台一侧的女性剪纸师,从观众入场开始就不断双手翻飞,有时会剪一些抽象的图案,但更多的时候是在用剪刀剪剧情。

例如,当项羽和虞姬展开充满爱意的爱情双人舞的时候,舞台口那位一直未停止过剪纸的剪纸师,此时展开了他手中剪好的并连在一起的项羽与虞姬的身形。

杨丽萍在日本演出十面埋伏(杨丽萍舞剧十面埋伏7月来杭)(7)

剪纸中紧密相连的项羽和虞姬,却在下一刻被剪纸人用剪刀一分为二,并把他们抛向了天空……

剪纸师这一“戏中戏”,隐喻着无论时事风云、无论爱恨情仇、无论地老天荒,时间依然故我。剪不断、理还乱,她剪出了历史,最终却被掩埋于自己剪出的纸屑中,如同历史本身,无论是非功过、创造历史的人也终将归于滚滚红尘。

杨丽萍舞剧“男一号”大朱 这次出演霸王项羽

《十面埋伏》杭州站主演阵容中,“虞姬”董翀翰、“刘邦”巩中辉、“黑韩信”欧阳天、“白韩信”潘宇、“萧何”童明光都是圈内响当当的青年才俊。最惹眼的恐怕是项羽的饰演者大朱了,他被认为是杨丽萍舞剧里当之无愧的“男一号”。

大朱叫朱凤伟,很多观众因为湖南卫视《舞蹈风暴》第一季认识了他。1米86的个子,8块腹肌,头顶上扎个小揪揪,在人群中很扎眼。他喜欢光着脚跳舞,何炅曾说他是“最野性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有大自然气息的舞者”。

杨丽萍在日本演出十面埋伏(杨丽萍舞剧十面埋伏7月来杭)(8)

大朱从小赤着脚在田野里疯跑,家里人差点送他去学武术,15岁进入艺校开始学舞蹈。杨丽萍很爱他,也许正因为欣赏这种“野蛮生长”的特质。从《平潭映象》里的驭龙王子,到《春之祭》中的大祭司,再到《十面埋伏》里的项羽,大朱几乎承包了杨丽萍舞剧的男主角。在《孔雀之冬》里,他还成了60岁的杨丽萍的舞伴。

“他就是一个热爱舞蹈的生命。二十几岁,演绎的角色跨越很大,出类拔萃。”杨丽萍说。野性与雄性气质满格的大朱,此次在《十面埋伏》中化身“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还要与董翀翰上演一场缠绵凄绝的“霸王别姬”,令人期待。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