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薛其坤领导的实验团队完成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中唯一的一等奖。

薛其坤科研工作(薛其坤7)(1)

在这之前,薛其坤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4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49岁提出界面高温超导;50岁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52岁获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称号;53岁获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奖”……

但他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蒙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7岁考入山东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考研,高等数学考了39分;两年后,物理考了39分。第三次,才终于考上了中科院物理所。

攻读博士学位,也颇为曲折,别人花5年时间,他却用了7年。

1992年,他意外得到了留学日本东北大学的机会。导师樱井利夫以严格著称,要求他一周必须工作6天,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准时到达实验室。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搞科研,有时困得坐在马桶上都能睡着。由于语言不通,他几乎听不懂导师的指令,别人做实验的时候,他只能怔怔地看着。不少去日本学习的同学受不了煎熬“逃”了回来,薛其坤却硬是坚持了下来。

日本留学的经历,让他相信,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努力是无限的。1999年,他回到中科院物理所工作,每天早上7点就到实验室,到晚上11点才离开,于是,他有了一个“7—11”院士的外号。这样的作息时间,薛其坤坚持了20年。

2008年,他开始带领团队研究“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长达4年的时间里,他们不断尝试,不断失败。1000个样品,反复测量,一次次不顺利、调整,再测量……

薛其坤不停地给团队打气:“全世界都试图攻克这个难题,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

2013年,他的团队终于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引起世界物理学领域的轰动。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激动不已:“这是从中国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2013年5月,薛其坤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此时,他身上的头衔荣誉无数,可他最喜欢的称呼还是“老师”。他执教18年来,带出17位博士后、72位博士和3位硕士。

在学生们眼里,薛其坤大部分时间和蔼可亲,可一旦遇到跟科研有关的事,他就严肃无比,要求近乎苛刻。

学生写报告,一个标点符号错误,他都会挑出来。操作仪器,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他都要求学生养成习惯,做到闭着眼睛都能操作无误。

薛其坤认为,严谨认真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品质。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个个都追求极致,许多学生成为了国内高校的教授。

这位从沂蒙山走出的中科院院士,继续在探索科研的路上奋斗着,他说:“我们是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科学家。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我们定要不负使命、努力奋斗,为国家强大、人民幸福和科学探索不断做出新的贡献。”(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朱军 记者 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