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的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钢铁巨人”不拖后腿,还努力成为领头羊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今天在沪发布低碳冶金技术路线图,瞄准2023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企业目标,开发新的冶金工艺成为重中之重为此,中国宝武还发起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请听报道:,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宝武耐候钢?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宝武耐候钢(化学反应式背后的变革)

宝武耐候钢

钢铁行业的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钢铁巨人”不拖后腿,还努力成为领头羊!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今天在沪发布低碳冶金技术路线图,瞄准2023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企业目标,开发新的冶金工艺成为重中之重。为此,中国宝武还发起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请听报道:

“以2020年为基准,2035年降低碳排放30%,至每吨钢1.3吨。力争2050年,实现碳中和。”

对于产能超过亿吨的宝武来说,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近两百万吨的碳排放。中国宝武董事长陈德荣介绍的时间表,碳中和要比全国早十年。如何实现?中学化学课本上,高炉炼铁原理是以焦炭作为还原剂,与铁矿石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陈德荣透露,宝武将采用全新的工艺,用氢气作为炼铁还原剂,首套装置放在湛江,力争明年初开工:

“本来我们湛江要建设4高炉,5高炉,去年及时叫停了方案。我们计划利用南海的风、光电产生的绿氢,实现全氢竖炉的冶炼,产物是金属铁和水蒸气,尾气对环境没有任何不利影响。“

这一技术路线,被视为低碳冶金的终极答案,欧洲也在尝试,中国决不能落于人后。但现有的高炉怎么办?宝武还有一招,那就是研发多年的富氢碳循环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高炉里把碳和氢的还原性用到极致,而不是将其燃烧发热。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毛晓明介绍,他们改造了新疆八一钢铁一座小型高炉,成效令人振奋:

“实验装置是在八钢,主要的技术力量都在上海。效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现在已经降了15%,明年希望降低40%以上,我们已经设计了在长江沿岸、沿海大型高炉,中型高炉一步一步往前走。”

写在纸上,简单的化学反应式,要实现稳定、高效、安全、经济的大规模生产,难题比比皆是。往往一项技术,研发投入就是几亿几十亿的规模,时间用年来计。一木难成林,中国宝武为此发起设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来自15个国家的62家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力共创绿色未来。全球第二大钢企——安塞乐米塔尔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桑杰说:

“这个创新联盟是个非常棒的倡议,让上、中、下游的全球企业都可以参与到碳减排当中。安赛乐米塔尔集团非常期待联盟的发展,我们正在和宝武讨论哪些项目可以共同推进。”

中国宝武还设立了低碳冶金创新基金,每年拿出3500万元,支持基础性前瞻性和共性技术研发。中国宝武副总经理侯安贵说:

“我们每年会发布指南,明确基金支持的研发创新方向,中国宝武会尽最大努力,开放内部资源,并协调联盟单位资源,对基金研发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巨人”的转身,将给很多领域带来深刻变革。比如氢气,现在是炼钢的副产品,未来则将成为需求巨大的基础原料,整条产业链预计将迎来重构。当前困扰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一系列难题,届时有望迎刃而解。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孟诚洁

编辑:卞晓晓

责任编辑:金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