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余勋坦是哪个朝代的人(流沙河先生余勋坦88岁因病逝世)(1)

2019年11月23日,一位88岁的老先生静静的走完了他的一生。回顾他的一生,虽历经坎坷,却从未屈服;虽有过苦楚,却依旧闪闪发光。他用一首首诗歌填补了中华文化的空缺,他用一段段文字弥补了人们心中的漏洞。

他是这世界最后的读书人,他是这时代难得的描绘者,他便是流沙河老先生。

困难铸就文学之路

流沙河先生本名余勋坦,出生于成都一个书香世家。四岁时,他跟随一位秀才先生开始学习古文。1947年,他考入成都一所高中,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学作品。那些优美又朴素的文字,写实又真挚的情感使他陶醉沉迷。

于是,17岁时他参考《尚书·禹贡》“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这句,为自己取了笔名“流沙河”,并发表了自己第一部短篇小说。由此他开始踏上了自己的文学之旅。

流沙河余勋坦是哪个朝代的人(流沙河先生余勋坦88岁因病逝世)(2)

1956年,流沙河在经历了多年的文学沉淀后,发表了自己的成名作《草木篇》。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部作品让他被扣上了“右派”的帽子,从而开始了长达20年的痛苦生活。

刚开始,他被派去资料库管报纸。在资料库的库房,流沙河惊奇的发现了“破四旧”时留下的史料典籍,他开始疯狂的吸取文学知识。

那时的他经常一边守着火炉,一边读着《庄子》。“这本书让我在人生艰难的时候,都保持着开朗豁达的状态”。“特殊”时期,他被下放到金堂县锯木厂。整日的劳作使他的身体变的愈发的差。

但这并没有打垮他。相反,一想到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书没有读,那么多的知识还没学习,他便重新拥有了力量。“那是我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幻想与读书支撑我走了过来。”

1978年,被痛苦折磨了20多年的流沙河终于迎来了平反。此后,他开始了自己的诗歌文学之旅。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与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1989年,他决定封笔,不再写诗,转而开始进行“说文解字”的研究。65岁退休后,他开始写书,做讲座。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

流沙河余勋坦是哪个朝代的人(流沙河先生余勋坦88岁因病逝世)(3)

为了更好的讲授知识,他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去阅读各种最新的书籍与观点。他将这些新想法与传统文化结合,创造了更具生机与活力的文化知识。“流沙河老先生,八十五岁高龄依然思路清晰,声音洪亮,慈眉善目,讲起小时候也是充满趣味,不愧成都文宗”。

2019年5月,老先生因身体原因住院治疗,11月他被诊断患有“喉癌”。短短几周之后,这位文学泰斗就离开了我们。但我想,对先生来说,他这一生应当是了无遗憾了吧。正如他在《白鱼解字》序言里写道:“白鱼又名蠹鱼,蛀书虫也。劳我一生,博得书虫之名。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

秉承父愿,一路相伴

先生去世后,大家对于他后人也是十分关注。老先生共有一儿一女,儿子名为余鲲,女儿名为余蝉。

余鲲从小就在父亲身边长大。小的时候他经常陪伴父亲一起做木工活,父子二人一起锯木头,做包装箱。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是父亲教会了他不怨天尤人,随时保持乐观精神。

余鲲长大后,没有选择在父亲身边工作,而是离开了家独自闯荡。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割断与父亲的联系。“每时每刻,我知道,老头子也知道,我在关心他,他也关心我,很温暖。”

流沙河余勋坦是哪个朝代的人(流沙河先生余勋坦88岁因病逝世)(4)

对于女儿余蝉,老先生也一直保持着传统儒家的教育方法。鼓励孩子多吃苦,肯吃苦。踏实肯干,不去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

在父亲的教育下,女儿余蝉也成长为一位十分优秀的人才。她也如老先生一样保持着一颗善良宽容的心。在老先生生病期间,她与余鲲一直陪在老先生左右。

如今,他们二人正在着手准备老先生的纪念活动。父亲虽已离开,但我相信他们会一直秉承着父亲的教诲,善良宽容的对待万事万物,心怀理想、无惧风雨、一路前行。

老先生轻轻的走了,了却一身浮名,留给我们一部部经典。虽历经苦难,从未抱怨,善良与理想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将理想埋入人们心中,让传统文化在人间传承。他将全部才华贡献给这个世界。斯人虽逝,精神永存,老先生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