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实验

1.实验方案: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观察物距大于、等于、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情况。

八年级物理探究凹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年级物理上册)(1)

2.测量的量:(1)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简称为物距,用符号u表示。(如上图所示)

(2)像距: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符号v表示。

3.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火柴。

八年级物理探究凹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年级物理上册)(2)

在光具座上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时,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将蜡烛点燃作为物体,研究烛焰所成的像。

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步骤:

(1)调整凸透镜、蜡烛(烛焰的中心)、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八年级物理探究凹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年级物理上册)(3)

(凸透镜的焦距:f=10cm)

(4)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和大小,测出物距u和像距v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八年级物理探究凹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年级物理上册)(4)

(5)用不透明的纸板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观察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否“完整” ,像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6)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在焦点处) ,移动光屏,光屏上不成像;眼睛过透镜看不到虚像;

八年级物理探究凹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年级物理上册)(5)

(7)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移动光屏,光屏上不成像,眼睛过透镜,能看到虚像,记录像的正倒和大小.测出物距u,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八年级物理探究凹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年级物理上册)(6)

2.数据记录:

凸透镜的焦距:f=10cm

像与物距的关系

实验次数

物距u/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1

30

u > 2f

实像

缩小

倒立

15

2

20

u = 2f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3

18

2f >u >f

实像

放大

倒立

23

4

10

u =f

不成像

5

7

u <f

正立

放大

虚像

口诀记忆: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距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