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12月16日,在河南省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会上,尧山景区成功上榜全省首批交旅融合示范景区名单,为平顶山市唯一一家上榜景区,全省六家之一。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1)

尧山风景名胜区原名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地处伏牛山东段,已开发面积68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1米,景区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首批温泉旅游度假区。

尧山风景名胜区是鲁山众多旅游资源的典范。鲁山是生态大县、旅游大县,境内单体旅游景点2378个,占全市的56.6%、全省的6%。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实施“生态 旅游”“文化 旅游”“产业 旅游”战略,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以尧山风景名胜区为龙头,建立起以“休闲度假、温泉疗养、生态观光、军事探秘、寻根问祖、漂流滑雪”为主题的旅游体系,文旅产业全域开花,实现了由传统“景点游”向“全域游”的转变。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2)

2019年5月,平顶山市尧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正式挂牌,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在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鲁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持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深挖文化资源内涵,推进产业提档升级,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旅游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实施“生态 旅游”,打造四大康养体系

12月21日,冬至时节,尧山风景名胜区赵村镇上汤村游客不断。这里群山环抱、沙河绕过,是温泉康养的“网红打卡地”。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3)

上汤温泉是鲁山县五大温泉群之一。鲁山县温泉资源丰富,沿沙河自西向东绵延百里,依次为上汤、中汤、温汤、下汤、神汤五大温泉群,每天可开采量约为7842m³,水温49-64.5度。水中含有氟、锶、偏硅酸、镭、氡等20多种微量元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鲁山温泉“可以疗万疾”。

近年来,鲁山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原则,统筹温泉资源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发展,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高标准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整合规范温泉资源,发展温泉康养产业,先后荣获“中国温泉之乡”、国家首批温泉旅游度假区等称号。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养旅游逐渐成为新时尚。尧山风景名胜区抓住契机,依托资源禀赋,推动建立温泉康养、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民宿康养四大体系,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森林康养得天独厚。尧山地处亚热带与北温带分界线上,植物资源丰富,林木覆盖率达97%,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58000——62000个,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景区内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灌木丛四大类、400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3种、省级保护植物19种、河南特有植物12种,并保存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稀世古杜鹃林,千年古树在15万棵以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为珍禽异兽提供了良好的生息环境,该区共发现国家级保护动物17种、省级保护动物14种。著名的泉水湾观鸟基地备受海内外摄影爱好者青睐,是中国第一个挂牌的全国性观鸟基地。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5)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6)

中医药康养市场广阔。“尧山有三宝,金钗石斛、灵芝、过桥草。”尧山风景名胜区的中药材和野生菌资源也十分丰富,已查明的有辛夷、迷迭香、艾草、人参、天麻、石斛、麝香、杜仲等近500种;黑木耳、核桃、板栗、生漆、蘑菇、猴头、鹿茸、猕猴桃等土特山货更是上等佳肴。艾草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等功效,全县种植面积达5000亩左右,年加工艾草9500吨,主要生产艾灸、艾绒轻纺织品、艾草保健腰带、艾蚊香、艾草牙膏、艾叶保健食品等养生保健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7)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8)

民宿康养成为时尚。每逢周末,尧山镇上坪村“五星级”民宿“那年那夕”就客满盈盈。该民宿去年4月开张,平均月营收4万元左右,带动了上坪村40多家农家宾馆(民宿)纷纷提档升级。鲁山县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为了把流量变“留量”,早年间鼓励群众发展农家乐1000多家。去年起,鲁山县积极适应旅游业发展新形势,由平顶山市尧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牵头,对全县农家乐(民宿)进行“星级评定”,倒逼其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旅游新品牌,仅今年就投入资金2亿多元,新建(改建)高端民宿17家、农家乐19家。幽静淳朴的星级民宿、“自助式农家院”,成了休闲康养的新时尚。

实施“文化 旅游”,厚植融合发展优势

每逢节假日,4A级旅游景区——中国墨子文化旅游区便异常热闹。游客们除了转转墨子古街,还可以观看大型舞台剧《尧山传奇》。该剧以墨子文化为依托,从尧帝击壤到战国攻城大战,再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最后到当今社会的繁荣发展,完美演绎了鲁山县的历史、文化、经济的发展历程。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9)

墨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降生于尧山脚下(现墨子故里遗址),并在此初步形成了“兼爱、非攻”的思想,留下了许多活动遗迹,如墨子著经阁、墨子归隐处、墨子与鲁班赛风筝的风筝山等,成了鲁山县厚重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鲁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除了墨子文化外,姓氏文化、花瓷文化也源远流长。近年来,尧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扛起以文兴旅、以旅载文的责任,坚持以当地历史文化遗迹为依托,以文化塑魂,为景区增韵添彩: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10)

——刘姓始祖刘累位列平顶山市十大历史名人之首,二十六岁时就带领家少到鲁山避祸,去世后葬于昭平湖景区附近。从此,刘累后人世代定居此地,成为中原刘姓最早、人口最多的一个家族,鲁山也因此被誉为刘姓的发祥地,并有邱公城、金山寺、香山书院等古迹。

——鲁山县是我国古代陶瓷文化发源地之一。鲁山花瓷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高温窑变釉瓷器,盛于唐宋,断代于晚清,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近年来,鲁山县投资40亿元建设花瓷小镇项目,将文化与情感有效传递,在旅游发展的新时代,留住文化的魂。

——尧山人杰地灵、古迹众多。春秋时期,楚国曾在此修建长城,而今遗址仍依稀可辨;西汉开国元勋萧何、韩信、张良曾在尧山东麓屯兵,至今还有以三人命名的村镇及三杰屯兵遗址;东汉大臣郑众、天文学家延笃、唐代大诗人元结、宋代抗金名将牛皋、民国时期诗人徐玉诺等都是尧山地区的英才,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

——尧山的奇山秀水还吸引了历代的墨客文人,晋代的张协、北魏的郦道元、唐代的元结、宋代的元好问、晁冲之等都留下了歌颂这里风物的美好诗句。“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宋代诗人梅尧臣曾游历到此,写诗盛赞尧山。

神话添古韵,人文增色香。众多的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点缀在尧山的青山绿水间,为奇山秀水增添了无穷神韵,大大增强了文化“软实力”。

实施“产业 旅游”,推动文旅项目建设

日前,鲁山县委县政府与中青旅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文旅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11)

中青旅是全国文旅产业的龙头企业,“康养、研学、体育”三大业务板块与鲁山县文旅资源高度契合。今后,尧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将以市场为导向, 以项目为依托,与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近年来,尧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坚持项目为王、结果导向,积极推进与中青旅、北京坦博、华谊启明东方公司的项目对接合作,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持续办好文化旅游节会活动,打造各具特色、经营规范、服务精细的品牌农家乐(民宿),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文旅格局。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12)

去年以来,鲁山县还投入资金1.3亿元,实施尧山景区和温泉旅游度假区整改提升项目,全面整修尧山景区沿线道路、加固护坡、高标准栽植绿化苗木,打造立体化景观道路,旅游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对尧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实施道路改建、景观绿化、上汤村整村提升等项目,强力拆除了度假区中轴线道路两侧的违法建筑,景区品质极大提升。

在此基础上,尧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推进景区提升工作,及时更新完善接待服务设施;针对汛期超强降水造成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情况,积极争取灾后恢复重建资金300万元,完成景区道路、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修复建设。

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13)

“我们将深入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项目为王’工作导向,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壮大以创意为内核的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尧山景区及鲁山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为平顶山建设‘文旅康养城’和鲁山打造实践‘两山’理论样板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做出积极贡献!”平顶山市尧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史晓天说。

编辑:王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