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愚,南宋人。他是北宋汉恭宪王赵元佐的七世孙,赵元佐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

复辟之人绝无好下场(身份给他带来杀身之祸)(1)

赵汝愚

赵汝愚的宗室身份在他的一生中非但没有帮上什么忙,还给他几次带来厄运,甚至因此惨遭杀身之祸。

一、本是状元,被黜为榜眼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赵汝愚殿试擢进士第一,考中状元。但宋孝宗认为其为宗室,已列官籍,不符合民意期望,为选拔民间人才起见,将赵汝愚黜为榜眼,而将本是榜眼的福建人萧国梁升为状元。

在殿试时,萧国梁有“名传玉陛星辰晓,泽沛金芝雨露春”的诗句,得中榜眼,文才确是不俗。

发榜后,萧国梁在谢恩奏章中有如下之语:“豫龙飞之选,淮安序次已当先;无汗马之劳,酂侯何功而居上”,以汉代萧何擢韩信之首功来比喻自己原属第二名却忝居状元之事。

虽然状元没有当成,但是此后赵汝愚一路仕途坦荡,绍熙二年(1191年),任吏部尚书,三年后,升任枢密使。

二、“绍熙内禅”,发动政变

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寿皇宋孝宗赵昚在临安府重华宫重华殿驾崩,身为长子的宋光宗赵惇受皇后李凤娘的指使,既不主持丧礼,也不服丧,朝臣纷纷不满。左丞相留正及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请光宗立嘉王赵扩为太子,光宗却批示:“朕历事岁久,念欲退闲”,留正不明所以,又知赵汝愚准备发动政变,不想留在是非之地,便逃出临安。

复辟之人绝无好下场(身份给他带来杀身之祸)(2)

宋宁宗恭孝皇帝肖像

赵汝愚联合工部尚书赵彦逾、吏部司员外郎叶适、左司郎中徐谊、主管殿前司公事郭杲、右武大夫,知阁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韩侂胄等人发动政变,“以军五百至祥禧殿前,祈请御宝”,宋光宗被迫退位,嘉王赵扩由“立为太子”变为“即皇帝位”,是为宋宁宗。历史上称此事为“绍熙内禅”。

赵汝愚上奏宋宁宗,将留正召还。御史张叔椿弹劾留正有“弃国之罪”,则升张叔椿为吏部侍郎。这才拜留正为左相,汝愚为右相。赵汝愚起初推辞不受,他说:“同姓之卿,不幸处君臣之变,敢言功乎?”后来还是接受了相位。

在发动政变前,赵汝愚答应韩侂胄授节钺,赵彦逾执政。事成之后,对赵彦逾说:“我辈宗臣,不当言功。”只给赵彦逾加了端明殿学士的职务,并只将韩侂胄升为观察使、枢密都承旨,仅升一级。二人因此对赵汝愚怀恨在心,道:“此事皆吾二人之力,汝愚不过蒙成耳。今既自据相位,以专其功,乃置吾辈度外邪!”开始找机会加害赵汝愚。

三、以“宗室”为由,罢相被害

赵汝愚非常看重理学大家朱熹,他从长沙请朱熹入朝任侍讲官,为宁宗讲授经筵。

复辟之人绝无好下场(身份给他带来杀身之祸)(3)

朱熹

朱熹和吏部侍郎彭龟年几次对赵汝愚说:“韩侂胄怨气很大,要求很多,应该给他重赏,封以高官,让他领兵在外,不让他干预朝政,以绝后患。”赵汝愚过于单纯,对政治缺乏警觉心,对朱熹等人的话不以为然。

熹与龟年等,屡白汝愚曰:“侂胄怨望殊甚。宜以厚赏酬其劳,处以大藩,出之于外。勿使预政,以防后患。”汝愚不纳,曰:“彼尝自言不爱官职,何虑之有?”——《齐东野语》卷三之绍熙内禅

朱熹在进对之时,痛陈侂胄之奸,声色颇厉,宁宗大怒,将朱熹逐出。彭龟年为朱熹求情说:“陛下逐朱熹太暴。”又说道:“侂胄窃弄威权,为中外所附,必贻大患。”宁宗将彭龟年罢职。

此时赵彦逾知成都府,辞别宁宗时,将当时以朱熹为首的道学诸贤数人,都说成是赵汝愚的党羽,“宁宗亦疑之矣”。

刘弼对说:“赵丞相欲专此大功,日引虚名之士以植党,君岂但不得节钺,将恐不免岭海之祸。”这时,宁宗令近臣推举御史,韩侂胄趁机尽举亲信,“于是言路皆韩党矣”。

复辟之人绝无好下场(身份给他带来杀身之祸)(4)

韩侂胄

韩侂胄指使御史,借口赵汝愚以宗室居相位,将不利于南宋社稷。右正言(从七品)李沐首疏其事,劾赵汝愚:“同姓居相位,非祖宗典故。方太上圣体不康之时,欲行周公故事。倚虚声,植私党,以定策自居,专功自恣”。韩侂胄被罢相位,出知福州。

众官员纷纷反对,如祭酒李祥、博士杨简、府丞吕祖俭等人,上疏说汝愚有大功,不当去位,这些人皆被韩侂胄贬斥。受此案牵连者达数十人。太学生周端朝、杨宏中、林仲麟、徐范、张衜[dào]、蒋傅等六人集体上疏,以“谄事权臣”、“煽摇国是”的罪名被逮捕,送五百里外编管,史称“庆元六君子”。

监察御史胡纮因此上疏“汝愚倡引伪徒,谋为不轨。乘龙授鼎,假梦为符。”将赵汝愚贬放永州(今湖南零陵)。

众人来给赵汝愚送行,他对大家道:“观侂胄之意,必欲杀我,我死,汝曹尚可免也。

韩侂胄担心赵汝愚日后会东山再起,暗中要衡州太守加害他。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赵汝愚行至衡州,突发重病,暴毙。

侂胄忌汝愚益深,谓不重贬,人言不已。以中丞何澹疏,落大观文。监察御史胡纮疏汝愚“唱引伪徒,谋为不轨,乘龙授鼎,假梦为符”,责宁远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初,汝愚尝梦孝宗授以汤鼎,背负白龙升天,后翼宁宗以素服登大宝,盖其验也,而谗者以为言。时汪义端行词,用汉诛刘屈牦、唐戮李林甫事,示欲杀之意。迪功郎赵师召亦上书乞斩汝愚。汝愚怡然就道,谓诸子曰:“观侂胄之意,必欲杀我,我死,汝曹尚可免也。”至衡州病作,为守臣钱鍪所窘,暴薨,天下闻而冤之,时庆元二年正月壬午也。——《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杀,赵汝愚被追复观文殿大学士,赐谥号“忠定”,赠太师,追封沂国公。宋理宗敕配享宋宁宗庙,追封福王,又进封周王。

南宋福建福清诗人敖陶孙作诗纪念道:

左手旋干右转坤,群邪嫉正竟流言。

狼胡无地归姬旦,鱼腹终天痛屈原。

一死固知公不免,孤忠赖有史长存。

九原若遇韩忠献,休说渠家末世孙。

敖陶孙将此诗题在临安城三元酒楼,很快,木壁被人强行拆走,捕快四处搜捕题诗之人。敖陶孙回到家乡躲藏起来,十年后,风声渐过,才参加科举,并中了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