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

成都就是一座氤氲着古蜀文明的历史名城

能作为佐证的

不仅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词

还有一个个历史文化景点

和老字号的餐馆门外挂着的楹联

这些楹联

通常只有短短十余字

或是朗朗上口妙趣横生

或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你留意过吗?

历史文化景点

成都历史文化景点不一而足,仅是一个景点,楹联也绝不止一副,但悬于大门外楹柱上的,多数都记载了后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尊敬。

琴台路

乘兴上高台看玉垒浮云古今多变

闲来泛溪水接草堂遗迹风雅长存

成都三大楹联(成都文化底蕴有多深)(1)

成都三大楹联(成都文化底蕴有多深)(2)

作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承载了太多诸葛亮、刘备与其他蜀汉英雄的历史。武侯祠里对联数不胜数,选择挂于正门最显眼处的这副对联,是已故的董必武先生1965年游武侯祠时所提,再现了三顾茅庐和隆中对这段千古佳话。

青城山

早岁文辞妨至道

中年忧患博虚名

成都三大楹联(成都文化底蕴有多深)(3)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不少名人骚客称颂之地,尤其是隋唐时期,道教兴盛,包括杜甫、陆游等诗人都曾多次来此。而这幅楹联就是摘自陆游的诗《宿上清宫》,展现了青城山在我国道教历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杜甫草堂

万里桥西,草堂佳句如新,宛见卜居之兴

百花潭上,水槛沧波依旧,长留怀古之思

成都三大楹联(成都文化底蕴有多深)(4)

杜甫草堂外的这幅楹联,随着草堂几度修葺,一直都在。“万里桥西”、“百花潭北”是杜甫对此处的形容,杜甫当年写下的诗句仍然如新,透过诗句,仿佛能看到他筑草堂而居的雅兴。这幅楹联其实是明朝万历年间夔州通判何宇度所著,表达了对杜甫的崇敬与追思。

老字号餐馆

作为“吃货”之都,成都人深知“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如今不少老字号的餐厅,仍然门庭若市。在这些餐馆外悬挂的楹联,各具特色,诙谐巧妙。

盘飱市

百菜还是白菜好

诸肉还是猪肉香

成都三大楹联(成都文化底蕴有多深)(5)

“盘飱市”取自杜甫的诗句“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门口的对联语言平实却贴近生活,仔细体会不难发现其中包含的烹饪哲学和文字运用的机巧。

韩包子

韩包子无人不喜,非一般馅美汤鲜,知他怎做

成都味有此方全,直觉得香回口畅,赚我频来

成都三大楹联(成都文化底蕴有多深)(6)

这幅楹联由全国著名书法家徐无闻先生生前撰写,形象地描绘出韩包子的特色和它在成都名小吃中的地位,以及食客在品尝时的欢悦心情。

龙抄手

西蜀名肴如集锦

老饕不厌百回尝

成都三大楹联(成都文化底蕴有多深)(7)

龙抄手以皮薄馅嫩,爽滑鲜香,醇香可口而闻名。不过小编觉得,如今龙抄手的特点不仅是抄手,还是成都诸多小吃的汇集点,所谓“西蜀名肴如集锦”不外乎如此。

小谭豆花

四代调五味

一店香百年

成都三大楹联(成都文化底蕴有多深)(8)

两行字描述了百年老店的历史——小谭豆花的前身“谭豆花”诞生于1924年,老板谭光玉从一副挑子卖豆花面开始,逐渐立起了成都八大名小吃“谭豆花”的招牌。

三块砖

三砖可起灶

一鼎乃行炊

成都三大楹联(成都文化底蕴有多深)(9)

去年,李克强总理夜访宽窄巷子时,对这个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特地询问了店主,并说“‘三砖可起灶’没错,但讲民生的话,老百姓谁家用‘鼎’?用得都是‘锅’,所以应改为‘一锅亦生炊’更恰当。”

带江草堂

烹鱼斟满延龄酒

共祝东风万里程

成都三大楹联(成都文化底蕴有多深)(10)

带江草堂1936年开业,以杜甫“每日江头尽醉归”的诗意定名,以经营鱼鲜风味菜为特色。郭沫若品尝后,曾留诗赞曰:“三洞桥边春水深,带江草堂万花明,烹鱼斟满廷龄酒,共视东风万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