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是我的一个朋友,我们最初相识是她搭我的顺风车,后来熟悉了就每天在上班路上热聊起来,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给我讲的在80年代,她的爸爸-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汉靠“吹牛”把他们三兄妹全部送入大学的故事。如果您的家里也有孩子,并且恰巧也在摸索如何教育的问题,请您抽出两分钟时间耐心看完,相信也会对您大受启发。

儿童积极暗示语(消极的暗示让人折断翅膀)(1)

欣欣今年40岁,上边有两个哥哥,母亲在她9岁的时候去世了,大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担起家庭经济开支,将她和二哥供养长大。为什么不是爸爸呢?在她的回忆里,似乎对父亲有些怨结。

据她回忆小时候家里很穷,穷到邻里乡亲都看不起的那种,可以说是整个村子最穷的一户人家。母亲因为担心家用和照顾孩子导致体弱多病,后来终于受不住生活的苦难和病痛的折磨离世了。父亲整日游手好闲,明明可以勤奋些打工赚钱养家,却整日与人喝酒不务正业。欣欣称当时就觉得父亲很丢人,什么都不会干,还到处吹牛,让人看笑话。她说好在他们兄妹三人没有随了爸爸,个个都比较有出息,现在成了村里的人茶余饭后口中的“神话”。

儿童积极暗示语(消极的暗示让人折断翅膀)(2)

她说大哥中考那年分数远超重点高中,但在当时中专比高中认可度更高,在当时人们认知里比上高中和大学更好地出路,加之当时家境差,哥哥选择了一个中专,毕业后能够分配就业贴补家用。消息传出后十里八村都知道这个最落后的家庭出来一个“秀才”,以后户口都变成城镇的了。就业后的大哥通过努力每个月赚到2500,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是一笔不错的收益了,欣欣的家庭情况转好很多。

近些年大哥做生意风生水起,年收入几百万,但她说大哥并没有多开心,大哥骨子里是个文人,和他同年中考的某某成绩比他逊色不少,现在已经是清华大学教授了。欣欣说如果大哥不用照顾家里,也许可以遵照内心选择,现在应该也是不错的学者。说着她满是愧意,眼含泪花。接着小声说道如果当时爸爸能勤奋点,妈妈也许就不用走得那么早了。

儿童积极暗示语(消极的暗示让人折断翅膀)(3)

我听着也不知怎么安慰,我想大哥和妈妈都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吧,有多少人因为穷困潦倒忧心忡忡最终熬垮身体失去生命。有多少人因为物质匮乏放弃了最终的梦想,成全家人。我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却能明白当时的很多无奈。

接着我问到那么二哥呢?她情绪好点说到,二哥从小学习也很好,是很聪明的那种,后来轻松考到了一所北京的211工程大学。接着她有点骄傲的说不管是大哥的中专还是自己和二哥考上大学当时都在村里引起十分轰动,他们兄妹三人是十里八村村当时为数不多考出去的大学生,很多村民投来艳羡的目光,都说他们家祖坟冒青烟了。确实在那个年代能出来一个大学生都是熊猫一样稀有,别说一个落后的农村家庭三个孩子全部都考上大学生了。

儿童积极暗示语(消极的暗示让人折断翅膀)(4)

我也有些好奇,一个不负责任的爸爸和一个体弱多病的妈妈到底如何做到在当时如此高产地将三兄妹都送进大学?欣欣笑着说,她也不太清楚,父亲的家族和母亲的家族都没有十分好学的人。他和两个哥哥之所以爱学习,大概是因为爸爸吹过的牛吧。我一脸惊愕。她笑着说说当时爸爸逢人就吹嘘说:“我的孩子将来绝对出人头地,都是大学生。”看到村里来了个小轿车(当时在村里看到就好比看熊猫一样稀有)就对人说:“看到没我孩子以后肯定会开上这样的车。”类似这样的吹牛总在各种场合,但总是迎来村里人的一阵冷嘲热讽,连带小小年纪的欣欣在旁边看了都觉得尴尬。

儿童积极暗示语(消极的暗示让人折断翅膀)(5)

但是欣欣说可能就因为爸爸吹过的牛吧,小小年纪的她在心里就立志要成为爸爸嘴里的人,虽然还不知道怎么算出人头地,什么是大学生,但她明白的是大学生一定是更好的人,和村子里不一样的人,她向往成为爸爸嘴里的人。所以从小就努力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因此别的孩子在无忧无虑玩耍时,她在通过努力读书来改变命运。她说当时虽然家境上贫穷,但在精神上十分富有,只要读书时她就是闪闪发光的,并且一想到将来考上大学就充满力量。欣欣说她也曾问过两个哥哥当时为什么努力学习,他们都说出跟父亲“吹牛”的影响。

儿童积极暗示语(消极的暗示让人折断翅膀)(6)

我陷入沉思,确实是这样吗。后来我做了反向思考。如果当年爸爸没有吹过哪些牛,三兄妹的命运是什么样的呢?我想大概会与其他村里孩子无异吧。甚至因为母亲早逝,父亲不务正业而染上不良习惯,然后就在那个偏远的村里默默种地,然后结婚生子。想到这我不仅感叹爸爸的智慧,这智慧也许他不懂,但是他用到了并且做成功了。就是暗示的力量。

所谓暗示的力量是有科学依据的。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说过“大脑是可以被语言改变的。它会一直不停地因为外界的需求而改变神经的分配。”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自证预言”。暗示力量在小孩身上发挥作用最明显。因为小孩子会将父母说的每一句话,当成自己认知和观念,影响着他的情商、性格发展。

儿童积极暗示语(消极的暗示让人折断翅膀)(7)

暗示的力量有多可怕。央视《心理访谈》的一个真实节目,33岁正是事业有成,家庭中流砥柱的年龄。然而范金成却在家啃老10年。问其原因是她绝望地说“他们剪了我的翅膀,却还怪我不会飞翔!”原来父母一直对其进行着打压式教育,类似“狗都比你能成事”的侮辱时常脱口而出。在父母的长期打击下,她怯懦、自卑,干啥啥不行。

还有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小男孩放学后给妈妈一张纸条,告诉他这是老师给的。妈妈掏出纸条含泪读出来“您的孩子是一个天才,这个学校对他来说太小了,没有好的老师能够教他,建议您亲自教导。”这个小孩就是爱迪生。多年后母亲去世,爱迪生翻到了当年的纸条上面写着“你的孩子精神有缺陷,我们决定不让他继续就读,他被正式退学了。”爱迪生看后泪流满面,后来他在日记中写到“爱迪生是一个精神有缺陷的小孩,但是他的母亲把他改变成了一个世纪天才。”

儿童积极暗示语(消极的暗示让人折断翅膀)(8)

可见暗示是把双刃剑。欣欣爸爸一定不懂这些,但她的语言深深影响了三兄妹,虽然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爸爸,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反复的言语暗示却给了三兄妹改变命运的苗头,各自拥有了更好的前程。我想教育大概最重要的就是暗示吧,消极的暗示是心灵腐蚀剂,积极的暗示会成为一生的光。

儿童积极暗示语(消极的暗示让人折断翅膀)(9)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