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出土了12篇唐代《放妻书》,在这里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篇,说一说唐代男人在婚姻结束时的温柔与风度。

唐代分手的流程(唐代放妻书分手应该体面)(1)

某李甲谨立放妻书一道: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开头先描述理想婚姻情形,并回顾前缘,表达二人结为夫妻,是莫大的缘分)

唐代分手的流程(唐代放妻书分手应该体面)(2)

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 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这里述说两人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将过错都推给弱势的妻子,而是指出两人都有不对的地方)

唐代分手的流程(唐代放妻书分手应该体面)(3)

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里表达了对妻子离婚后的祝愿,希望妻子能遇到一个更好的夫婿,生活幸福,这是全文最动人的地方,带着脉脉的温情,简直是“分手应该体面,谁都不要说抱歉”这句歌词的真实写照)

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唐代和离以后,男方要支付女方三年适量的“抚养费”,所以说“三年衣粮,便献柔仪”,结尾还“伏愿娘子千秋万岁”,带着些许幽默色彩)

于时某年某月某日某乡谨立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