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就迄今所见文献看,初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拳中太极是什么意思 却不知道太极是什么(1)

太极含义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太极”一词,出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

(1)指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

(2)以虚无本体为太极。

(3)大衍之数的四十九数未分为太极。

(4)以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

(5)“一阴一阳之谓道” 也正是对太极的解释。

太极简说

太极生两仪者,太极寂然不动,本无形象,唯为清净光明之体,此为无生之理性。动则显象起用,乃名为生。所生之象,其数无穷,但始动之际,只有一明一暗两种形色,明色为阳,暗色为阴,因此称为阴阳两仪,仪如《孔氏正义》所释,作容仪讲,因其尚未成象,故不称为两象,只称两仪。但这两仪实为四象以至万象的基本结构,万象即由两仪细分而成,所以万象无不有阴阳两仪。万象之数虽然无穷,但基本之数则为阳奇阴偶。伏羲氏画卦时便发明极为简单的两画,以示无穷无尽的象数之源。

太极拳的发源地是咱们中国,练太极拳的人何止千万,可许多人练不出太极功夫,其实就是不知道太极拳的本质。 练太极拳有迷茫区,许多人都知道松,可很少有人知道松的结果或松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有其他一些原因造成太极拳爱好者练不出太极功夫。

一是体操化,如简化太极拳,完全错误。

二是力气化,如有些人在散打中加入太极拳的招式,就认为是太极拳了。

三是书本的误导,一些书中尤其是现代人出的书中,对太极拳的解释极其错误。

四是视频误导,受理解错误的诱导,做出来的动作也是错误的。

太极拳中太极是什么意思 却不知道太极是什么(2)

那么,什麽才是太极拳的本质呢?

沉:就是太极拳的本质。

松:是方法,沉:是目的。

沉:是感觉,如,一抬手臂就要有沉感。

沉:是太极拳的根本,其他的气、腰挡劲、圈、圆、球等等,都是在沉的基础上的附加品。

失去了目标,就等于失去了练的方向,再加上太极操和力气化的忽悠,就会与应该走的方向越走越远。

除了脑袋以外,身体其他的肢体和肉体都要练出劲来:

简单说就是,手臂沉,并作用到肩,肩放松,手臂的沉重感就会通过肩部作用到脊椎,再加上脊椎的含胸拔背,造成背部的向后撑,从而完成脊椎到手臂的撑劲,也就完成了手臂的力由脊发,

太极拳中太极是什么意思 却不知道太极是什么(3)

没有手臂的沉,就不会有手臂的撑劲。

通过松腰,使得腰以上的身体重量作用到跨上,下沉。

通过松垮,把跨以上的重量作用到腿上,从而完成腰挡劲,下沉。

通过松腿脚,把脚以上的身体重量作用到脚底下,从而能完成力发于跟,下沉。

小沉要服从大沉,小沉要辅助大沉:

这一点不太好理解,身体各个部位是有重量的,通过松,要体现出这种重量来,就自身的重量来说,手臂就属于小沉,身体就是大沉。

举例说,比如右转体抱球,右手臂是小沉,当身体右转体下沉时,就会把小沉的右手臂通过跨给翘起来,右手臂属于服从。

而左手臂,会随着身体下沉也向下向右下沉,完成辅助身体下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