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说到千古爱竹之人,

就不能不提“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他画画只画四样——“四时不谢之兰,

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他作了很多竹的画,又写了很多竹的诗,

今天我们再欣赏郑板桥的另一首咏竹诗。

郑板桥关于竹子的诗(郑板桥一首咏竹诗)(1)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关于竹子的诗(郑板桥一首咏竹诗)(2)

这首诗作于乾隆年间,此时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

古人同榜考取的人称为同年,

同年的父辈尊为“年伯”,中丞是个官名。

文题的意思就是:

在潍县县衙中画了一幅《竹》图,

送给年伯包括中丞,这首诗就题在此画上。

郑板桥关于竹子的诗(郑板桥一首咏竹诗)(3)

上句已写竹声,通常都会接下来写竹的风貌,

或者写吟风弄月之举。但诗人却陡然转笔,

由萧萧竹声联想到民间疾苦,真是时刻关心百姓啊!

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员形象顿然显现

郑板桥关于竹子的诗(郑板桥一首咏竹诗)(4)

接下来诗人不禁感慨:

我们虽然官职低微,但百姓的事情,

无论大小,都牵动着我们的心、

我们的情啊!郑板桥这是在诫勉自己,

也是在劝慰包括。

由竹到人,拓宽了诗的内涵,虚实相间,意味深长。

郑板桥关于竹子的诗(郑板桥一首咏竹诗)(5)

郑板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为官清正,从不欺压百姓。

在淮县县令任上,时逢天灾,

百姓颗粒无收,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情急之下,郑板桥自作主张,开仓放粮。

上万民众得以解救,

而他却因此得罪了上司,终被罢官。

为了“民间的疾苦声”,

他饯行了自己“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