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蛾子一:花胶越大越厚越好

但凡接触过花胶的小伙伴基本都会被洗脑过这种说法。商家夸赞自己的花胶有多好的时候基本都会说:“泡发后有多大、肉有多厚身”。

即食花胶是多久开始流行的(聊一聊那些颠覆你认知的所谓的)(1)

斗湖胶

说句抬杠的话,既然都是胶原蛋白,如果越厚的越好,那吃花胶干什么啊?直接啃大猪蹄子不就完了嘛。如果非要同类相比,那像双牙、斗湖这类花胶比白花胶、蜘蛛胶要大上很多也厚了不止几倍吧。那为毛白花胶和蜘蛛胶的价格反而是双牙、斗湖胶的N倍呢?

即食花胶是多久开始流行的(聊一聊那些颠覆你认知的所谓的)(2)

其实一种花胶好与不好的唯一衡量标准是功效!功效!功效!花胶越厚越大越好的初步前提首先是同一品种比较。比如100头的和50头的同一品种花胶当然选50头的好,因为它比较大比较重,是相对较大的鱼的鱼鳔,累积的营养成分更多,滋补效果更好!

幺蛾子二:花胶炖出来的汤越粘稠越好

这种说辞想必也是每个花胶卖家最常挂在嘴边的。还是那句话:花胶品种不同,胶质的粘稠度必须不同。在那些分公母的花胶品种中,通常都是母胶炖出来的汤比公胶的汤要黏手很多。

即食花胶是多久开始流行的(聊一聊那些颠覆你认知的所谓的)(3)

即食花胶是多久开始流行的(聊一聊那些颠覆你认知的所谓的)(4)

一种花胶好不好,不止要看它的胶量多不多,还要看这胶的质量好不好。比如:大猪蹄子的胶质够多吧,也够粘吧,但它的胶质能和花胶的胶质比吗?必须不能!

幺蛾子三:公花胶比母花胶好

都说公胶比母胶要好!公胶没有母胶那么腥,滋补价值方面,公优于母!这种说法正确的前提是:同一种花胶、同一产地、单个花胶相同重量、年份相同。只有在这四点相同的条件下才成立。比如你能说50头的北海公比50头的赤嘴母好吗?你敢说100头的本港赤嘴公新胶就一定比2头的存了20年的北海母要好吗?

即食花胶是多久开始流行的(聊一聊那些颠覆你认知的所谓的)(5)

北海母

幺蛾子四:凡是赤嘴胶就是很大补的

产后、术后、大病后吃花胶首选赤嘴是没错。但是要知道赤嘴胶分很多种。湛江赤嘴、金兰赤嘴、阳江赤嘴、土鳘赤嘴、大耳赤嘴、大口赤嘴、红鸡赤嘴、素水赤嘴、台山赤嘴、白鳘赤嘴、六耳赤嘴等等,这里面并不是都可以补气血。况且补气血的品种里还有产地、大小、公母、年份的差别。

即食花胶是多久开始流行的(聊一聊那些颠覆你认知的所谓的)(6)

白鳘赤嘴细节

幺蛾子五:关于产地和渔民自晒的谎言

花胶的品种繁多,所对应的鱼类也是各种各样。有些鱼的活动范围是基本固定的,而有些鱼确实不固定的。甚至同一品种的鱼类习性都不相同。没有人会完全通晓所有的花胶产地的。

很多卖花胶的商家有时候会说他卖的都是渔民自己捕鱼之后取鳔自晒的,以彰显花胶的天然。而说到渔民自晒,小编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渔民只负责打鱼收网大丰收,他们一般不怎么晒鱼胶,除非自己家里吃的!花胶厂家一般都是跟渔排和捕捞公司合作收购鱼鳔做成花胶!

即食花胶是多久开始流行的(聊一聊那些颠覆你认知的所谓的)(7)

花胶好不好怎么比

记住:同一品种、同一产地、公母相同、质量相当的情况下,大的比小的好、厚的比薄的好、老的比新的好、野生的比养殖的好。天然的比药水洗过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