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认为这一家缺点众多的公司还是优秀的呢?

说起小米,大家印象中的小米就是个制造业公司,然后就是手机以及各种各样性价比极高的周边产品,小到耳机牙刷,大到平衡车无人机,小米似乎无处不在。但是要我来说,小米不是一家实实在在的硬件公司,而是纯正的不能再纯正的互联网公司。

接下来我将以21年小米的年报为材料来讲述一个我理解中的小米。

一、小米的业务

首先小米主营业务范围为手机,智能硬件,iot平台为核心。具体看来收入也分为三大类:手机,iot与智能硬件,互联网服务业务。21年具体营收如下:

小米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典范)(1)

有的同学就要问了,你看看智能手机包括周边产品,制造业部分创造了90%的营收,一个制造业公司,为什么说他是互联网公司呢?

这就要从它的商业模式开始说起。

小米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典范)(2)

用小米自己的话来说,小米这个叫“铁人三项”,小米的硬件产品给人什么印象?那就是低价高配,用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价格吸引海量的用户——互联网流量。作为小米硬件产品的用户,手机是直接接入了miui系统,而周边产品也会下载相关配套的APP如小米运动,小米生活,直接就把用户引入互联网体系当中,自身的小米商城配合所谓新零售,又不断的增加小米相关产品的销售——互联网流量留存,最后由互联网服务完成流量变现之路。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发展,实属良性循环。

小米的模式就很容易理解了,高辨识度的品牌外加物美价廉的硬件收割海量流量,在自身生态当中稳固用户,最后用互联网广告等业务完成变现。

用互联网话术来说就是:首先是小米找准了自己与其他市场的差异化赛道,通过对手机硬件等势能积累的简单复用,实现了价值转化,通过特有抓手高性价比硬件,找到了自己擅长的垂直领域——手机。实现了行业共建和载体打通,通过点线结核的对焦性打法,找到了用户变现精细化引爆点。 同时为了维持miui用户的稳定增长,不断找到社会痛点,布局新赛道,建立新的爆款产品,例如小米电动车就是新抓手,它整合了高价值用户的头部资源,串联了个人与互联网系统的联系,建立了新的中台。硬件与互联网相目标对齐,形成了从硬件销售到互联网变现的生态闭环。

小米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典范)(3)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小米21年的收入分析,占比90%的制造业业务,贡献的收入只能占到整体的2/3,而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率超过60%,同时增长速度无视行业周期不断向上。别看小米手机能卖几千亿,但是制造业着实辛苦,小米口口声声说盈利不会超过5%,超出部分反哺用户,实际上就算做的很好,手机也谈不上是赚钱的业务,就算是华为,也是他们自己的流量入口之一。

大家似乎会注意到,近几年小米的手机毛利率在飙升,主要原因是小米正在向华为靠拢,开始走高端路线。这背后当然有大家理解的想挣钱的因素,另外一个方面是不得不做,为什么这么说就要从互联网服务业务说起了。

互联网服务业务是值得细细琢磨的内容,因为它是小米流量变现的主要手段,是小米的盈利点。

现在市场上赚钱的互联网公司,阿里,腾讯,头条网易,赚钱的路子基本上只有两点:互联网广告和游戏。商城的排序竞价也属于广告业务。小米当然也不例外。年报中已经不体现,但是我们可以在上市公告中查看到:

小米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典范)(4)

单纯的广告业务就可以贡献超过50亿收入,而且还是在17年,这笔业务只需要付出相关的互联网宽带费用以及运维人员工资即可,躺赢项目。

除开广告就是游戏,我是不玩原神之类的游戏,但是我知道,这一类游戏根据下载的方式选择代理,在小米应用商店中下载的话,默认会在小米客户,也就是说,玩家充值的时候米哈游会给小米一定的返利,这也就是小米游戏业务的收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互联网增值业务,当然这边还包含其他的内容,比如云储存空间,包括华为都有,云储存,一年几十块,但是这一块相对以上两个广告收入啥的,微不足道罢了。

至此都是小米的光明骑士,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小米肯定还有黑暗骑士,黑暗骑士也是小米被迫转高端的一大原因。

人们常说互联网的尽头是高利贷,小米当然也不例外,我甚至甚至想说推动小米盈利上市的甚至就是贷款,从上市公告中可以看出来小米贷款的业务爆发式增长

小米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典范)(5)

短短三年,业务规模直接超过80亿,按照自身描述利率大概在17-18%左右,资金成本即使算作3%,也可以给小米带来直接超过10亿的纯利。当然这个应收贷款是大几十亿,一整年到底放了多少钱?我还真不知道怎么看,而且这笔业务在之前就比较隐晦,这几年更隐晦,直接改名叫小米金融科技业务,你搜这个就可以在年报中找到。巅峰时期放贷超过140亿。金融科技原来是放贷啊,说实话真的有点地狱笑话了。

我们再来看看21年的小米年报:

小米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典范)(6)

20年还是百亿级别的贷款,为什么到了21年直接腰斩了呢?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蚂蚁的小马哥引起的事故了:

小米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典范)(7)

当年直接一波把互联网公司的小贷规模,利率,甚至ABS业务统统限制死了,说白了,就是不提倡互联网公司搞这种活。

小米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典范)(8)

小米近几年营收暴增净利润差强人意肯定是有黑暗骑士被搞了的原因。这种大几十亿的缺口想要补救,只能从其他方向入手,一方面是手机走高端,让硬件这一块能够多赚一些钱,另外就是光明骑士们加把劲了。

不过由于小米海外发力十足,miui的用户群体维持暴增,广告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挑了大梁,很可惜,这大概是小米唯一的好消息了,游戏业务版号原因,手机整体下滑,加之投资业务减值很多,今年一季度的小米表现并不理想。但是抛开投资减值这种事,小米还是完全hold住的,我认为把优秀赋予它并不为过,毕竟99%的互联网公司都不知道怎么挣钱。

当然最后就是还有投资业务了,钱挣的太多的互联网公司就喜欢风投,投资一些未来的企业,比如你手上看的这个,不过都不是关键了。

二、小米的困境

说到这个份上,我想大家对于小米的业务应该就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小米拥有互联网公司的大多数特点,以及制造业互联网的共同缺点,看我娓娓道来。

首先,小米的这种模式就注定了小米需要频繁的产品推出,以及产品过渡,否则就不能维持竞争力或者刺激客户需求。之前有人疑问,小米你一个好好的公司,又不做房地产,为什么要去造车,大家应该就能理解了吧?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对于小米来说,维持miui用户的增长是最关键的,当群众的热点转移到电动车的时候,小米需要在人多的地方去布渔网来捕获流量。小米为什么要跨界做空调?道理也是一样的,小米的目标并不是要做到行业顶尖,而是需要在风口之上都有小米的产品去截流,这样才能把用户留在自己的生态当中,最后变现。

如果小米不能扩大或者维持用户群,或者用户参与度下降,那么小米的业务可能就快到点了。

同时互联网公司目前最大的问题都在于政策问题,例如游戏版号,当游戏发行被卡,毫无疑问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也会遭受巨大影响。

同时由于主营业务是硬件产品,就不得不考虑第三方知识产权问题,友商条款,如贸易战和川大的制裁名单,小米所有产品都需要芯片支出,而目前自产的可能性还是微乎其微。

另外一个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小米真的是深知跑分的秘诀,各项数据都是同等段位产品的强者,但是小米的内核确实差距太大了,就比如空调,调度稀烂,产品的性能无法发挥出来,但是性能在不测试的地方弥补,比如说加大风力,代价就是噪音巨大,这样的情况下才和其他兄弟们差不多平起平坐。怎么说呢,就是给你一辆加强的AE86,它驾驶员是武内树。很多产品简直就是外行人杀手,路人杀手。硬件配置确实还可以,但是没有核心技术,导致众多产品只是表面王者性价比之王,实际都是小马拉大车。这一点其实对于品牌伤害极大,我就是只买过小米一点点产品就再也没买过了。

在跨界的路上小米真的可能不太行,相比于专业公司只需要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而言,小米需要提升品控的要求真的是难太多了。

三、着实优秀的互联网公司

虽然我有很大篇幅在吐槽小米的缺点,但是我个人角度来看,小米是属于一家瑕不掩瑜的优秀公司。

无论我们如何评价小米的产品,但是它本身确实是足够好看的,正如雷老板自己所说,小米起家是程序员和设计师完成的,设计的美感加上过得去的配置,使得很多普通用户能以一个我们无法拒绝的优美价格获得前沿科技的体验,我刚上大学那会,一百块感觉还是很耐用的,花了一千多买了小米手机用了两年,恰逢4G与互联网兴起的时代,说是小米把我带入移动互联网都不为过。称小米为鲶鱼效应里面的鲶鱼我认为真不为过,想到即将到来的,价格令人不敢相信的电动车,小米可能又要雄起一波,再带一波人入坑。

另外我敬佩他的原因就在于,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他是挣钱的。一个企业的使命,除了承担社会责任之外就是挣钱了,但凡不挣钱的企业,说白了都是不讲道德的。小米不是简单粗暴,砸钱。而是让行业良性“内卷”,消费者会被调教的相当挑剔,使得各家企业都在加速研发。而且由于挣钱,他上千亿的营收就在哺育行业,哺育参与者。不像某些公司公司一样,烧了一辈子钱,也不知道怎么挣钱,拉着一大波人一块敲GG。

最后展望一下小米的未来,我认为小米还是值得关注的公司,因为下一个风口只要小米在,小米就能迅速雄起,盈利双增。

但是说起来投资的话,我自认为对其研究不够深入,那就是没有买互联网公司的命吧,我无法预测他利润的变化,这一点上我还是算了吧。不过我可以说,小米确实是个梦想无限大的优秀互联网公司。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操作建议,欢迎兄弟们点赞转发收藏, 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一起讨论。你的每一份点赞评论都是我前行的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