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揽山川

人们读书研究文化,常常会感叹古人的行为:他们深厚的道德修为、他们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他们惊世骇俗的做事方式。

有的让人不禁捧腹大笑,有的让人忍不住老泪纵横,有的让人很佩服,有的让人感觉很有深意,有的让人读着读着感觉到不好意思,等等。

今年高考,在给学生上最后一课的时候的时候,突然想讲讲古人的性格,希望他们今后有所领悟,对生活稍有帮助。

今日整理以前的文稿,认为或许有些许的意思,有一二或可入目者。

古人讲一个人的性格:说古人的性格做今日的人(1)

坚韧,坚韧是古人性格中最重要的,无论是打天下的帝王:汉高祖刘邦,从斩白蛇起义,历经挫折,到入关中为王,与项羽的交锋中,屡战屡败,但最后在垓下一战成功,成为千古一帝。还是辅佐君主的臣子:诸葛亮六出岐山,三次北伐,最后把生命消耗在一次次的战役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还是普通的平民:曹雪芹,为写旷世名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举家食粥,随成名著。

隐忍,隐忍是古人性格中最具特色的了,中国人不像欧洲人一样崇尚自由和一味的勇敢,它要求你在为人处事中要以大局为重,要识大体,要有远大的目光,要能屈能伸,不可因小失大。

在古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越王勾践失国被辱后,历经沧桑返回越国,返国后,他没有选择宫殿奢靡的生活,毅然决定卧薪尝胆、亲自稼穑、吊死问疾,戴着归顺称臣的面具,隐忍多年,最后,三千越甲终吞吴。三国司马懿,面对魏帝曹丕的猜忌,他多年含辱忍诟,装病卧床,面对诸葛亮的诱兵、激将、侮辱,他巍然不动,隐忍不漏,最后,三国天下终归晋。

古人讲一个人的性格:说古人的性格做今日的人(2)

谋略,古人善于运用谋略,这一点恐怕也是中国人最认同的了。当古希腊人正在为他们能够用木马计打败敌人而用诗歌赞美的时候,中国古人早就用了不知多少有名的计谋了。外国人在刚刚接触中国人时,常常说中国人狡诈,因为他们不了解这是中国人性格中极其重要的一面。

最有名的当数《孙子兵法》,这是一本关于怎么战胜敌人,并尽量减少伤亡的谋略之书。“三十六计”同样是这样,体现了中国人“算计”他人的本领。《六韬》,姜子牙的谋略智慧。中国的诸葛亮妇孺皆知,人们讨论他的隆中三对、锦囊妙计、空城计、七擒七纵孟或,体现了人们对谋略的喜爱。谋略不是挖空心思害别人,而是体现人们在残酷的矛盾中运用智慧来战胜对手,尽量避免损失。

古人讲一个人的性格:说古人的性格做今日的人(3)

最后一个核心的古人的性格是“仁爱”,恐怕很多对儒家不怎么喜欢的人要反对了。可仁爱的观念远在儒家出现之前,中国文化的大成之作《周易》就大大的倡导了“仁爱”,古人通过占卜来告诉人们趋利避害,规避人生的灾祸。后来的儒家、道家、墨家、甚至纵横家都是“仁爱”观念的继承者而不是创造者。这也是能佛教进入中国的文化原因。

人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代明圣之君无不用此,这就是爱民了,这是国家之仁爱;“人不独子其子”“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男有份女有归”这样的大同社会,是古人的理想国,它是社会的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兼爱、非攻,则体现的是人之仁爱了。

当然除过坚韧、隐忍、谋略、仁爱这四个,古人的性格还能总结出很多来,比如勇敢、忠诚、好德等等。

在今日这样浮躁的社会中,人们或许应该学学古人,从他们的性格中领悟到一二吧!

文/峰揽山川(原创文章 欢迎转载 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