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团队学院:美术学院 商学院 法学院 人传学院 数科院 化生院 外国语学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公益社区陪伴成长)

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团队学院:美术学院 商学院 法学院 人传学院 数科院 化生院 外国语学院

团队成员:褚雨柔 李肖 冯思逸 甄雪宁 吕焕 焦响 陈依婷 王燨毅 庞丹颖 龚雪琦 彭雨 简鑫瑞

团队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知行合一”社会实践团队

作者:焦响

实践时间:2022年7月2日-8月1日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培养孩子综合素质,解决社区儿童空暇时间的学习问题,自2022年7月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燃烧青春,奉献力量“知行合一”志愿服务团队在泰州十里铺社区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堂教育,此次实践课堂采用线上授课,线下辅助的方式,搭配ppt和生动有趣的小视频,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孩子们传授知识,让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儿童是一个无知无能等待教育的容器"转变为"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每日进行日期排课准备,课程内容包括:国学课程、融合课程、美育课程、非遗课程。

关键词:三下乡 儿童 教育 社会实践

一、实践背景:

1、实践团队

“知行合一”实践团队是一支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由师范生组成的热血活力团队,其成员来自美术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传学院、数科院以及化生院。

2、初期准备

(1)场地与时间问题

首先,我们团队获取了社区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志愿者与社区相关负责人沟通并征得其同意后,进一步确认了此次实践课程进行的地点与开课时间。

(2)走访宣传

志愿者们在泰州十里铺社区中进行实践的宣传。并在宣传过程中招揽社区中6岁至12岁的小朋友来课堂上课学习。

(3)成员任务安排

场地人员全部安排妥当之后,团队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讨论社会实践课堂的教学方案,队长安排志愿者们工作任务,联系相关人员备写教案,以及课堂课件的制作。

(4)材料采买

财务部负责课程所需用具的采买,包括彩纸,彩色笔,橡皮泥等手工工具。

二、实践目的:

(1)儿童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所以儿童们的教育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都至关重要,而社区教育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儿童获取社会关怀的重要渠道,还能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为了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材,此次社区实践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传递温暖,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学习技能,送去欢乐,并丰富其暑假生活。

(2)作为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应将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我们作为一群师范生组成的队伍,肩负着祖国未来教育事业的重任,我们要为社会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实践内容:

1、课程介绍

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每日进行日期排课准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共开展了四节生动有趣的课堂,分别是美育课堂、国学课堂、非遗课堂、融合课堂。

(1)美育课:

作为现在有望能够取代学科课程,成为下一个教培行业的市场需求的潜力股,素养课中的“美育”成为了热门话题。美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东西,此次社会实践课程由美术学院专业人士负责讲授,普及一系列美术文化知识,课程开展了《趣味埃及史》,《波点的艺术》等有趣的课程,也会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辅佐教学。美育课堂专注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与感知外物的能力,提高其动手能力,让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双眼。

(2)国学课:

国学,是中国人垂教立世之本,立国安邦之据,是往圣先贤最高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弘扬国学经典,可以让孩子们即使是在暑假疫情期间也能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并且能激发孩子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诗词中的内涵与深意给予他们精神的力量。

(3)非遗课堂:

非遗,是对5000年文化的认同,学习非遗文化,让小朋友们了解非遗民间艺术的历史与造型的美感是培养中国审美,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非遗课堂中介绍了苏州木船以及淮剧等中华民族优秀工艺与地方特色文化,课堂中也会结合利用橡皮泥等工具进行艺术创作。此次开展非遗课堂,有助于儿童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熟悉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在他们这一代身上传承与发展。

(4)融合课

融合课是通过ppt授课,加上观看视频的方式,给孩子们科普生活中的小常识以及防疫小知识,帮助孩子们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2、实践过程:

(1)课堂上

此次实践中,小朋友们十分配合,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志愿者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以此来让小朋友们积极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疑惑积极举手的同学都会获得一颗糖果作为奖励;在讲解到一些涉及专业领域的地方时,社会实践志愿者们大多会用生动有趣的方式,由繁化简,这样才能提高小朋友们对课程的而且,而不会因听不懂而感到枯燥无味;等到了需要小朋友动手实践的环节时,志愿者们也拿出早早准备好的手工材料和绘画工具,让他们发挥其想象力,结合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让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课程的强大魅力。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十分强,总是能制作出令志愿者们意想不到的作品;在课堂的最后,志愿者会布置一些巩固基础的课后作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们课后学习的好习惯,志愿者们还会给小朋友们准备糖果和小零食,在课程结束时分发给小朋友们。

(2)课下

等到下课后,志愿者小组们会开展讨论会议,针对今天的课程做出评价与改善。不断摸索,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尽量让课堂有趣且高效率。志愿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分享授课的一些技巧,并分析如何做才可以更好的展现课堂氛围,发挥自身优势,全心全意的为课堂付出,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志愿者们也会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了解每一位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解决难题,共同成长。

(3)实践结束

等到课程全部结束后,志愿者们与小朋友们都十分不舍,只能通过合影留念来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活动结束的同时,我们会让小朋友们把全部的手工作品拿给父母欣赏。社区的负责人也对我们的社会实践工作表示了十分认可,并由衷的感谢志愿者们这一个月来的辛苦付出。

四、实践心得:

此次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都收获了许多,让我们志愿者与孩子有了更多的交流,因为这次授课的孩子年龄都比较小,都是6岁至12岁的小孩子,所以我们志愿者做事都小心翼翼的,注意着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给小朋友们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同时我们也无比期待着,希望教授孩子们更多的知识。这次活动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孩子们的世界体会其中的乐趣与意义,小朋友们的思想有时也让我们哭笑不得,在这短短的一过月中,我们给彼此留下了宝贵的回忆。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儿童的关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下,建立健全社区儿童工作机制,整合社区留守儿童教育资源,扩充留守儿童教育力量,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和谐社区环境,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