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

剧照

张勋复辟,是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发生的第一场大内讧。

这次事件的主线,大家都知道:

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斗法,黎元洪罢免了段祺瑞,段祺瑞跑到天津,策动各省督军反对黎元洪,黎元洪顶不住压力,召张勋进京调停,张勋趁机复辟了大清,赶走了黎元洪,段祺瑞组织军队讨伐张勋镇压复辟,成了最大赢家。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

张勋剧照

当然,这是高度概括的表述,如果细究的话,有很多疑点,比如:

黎元洪为什么敢罢免段祺瑞?

他为什么偏偏找张勋当调停人?

张勋的5000辫子军为什么能轻易复辟?

失败后为什么没有受到惩罚?

副总统冯国璋当时是什么态度?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3)

辫子军剧照

如果把这些疑点细化,并用逻辑串联起来,可以发现,张勋复辟其实是一场巨大的“局中有局,计中有计”的权力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张勋只是一个节奏大师,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真正把握剧情走向的,还是段祺瑞和冯国璋这对北洋台柱子。

这场阴谋盛宴,不仅把各省督军卷入了其中,也把大家比较熟悉的曹锟、吴佩孚、张作霖、冯玉祥等人卷了进来,不过当时他们咖位不够,只能演配角甚至跑龙套。

01

张勋的一生,是草根逆袭的典范。

张勋,江西奉新人,生于1854年,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死了,过得很落魄。

1884年,30岁的张勋在长沙投军当兵,随后参加了中法战争,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被提干,只花了7年时间就混成了大清正三品参将。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4)

张勋

1894年张勋参加了甲午战争,后因兵败、部队被解散,投靠了正在小站练兵的袁世凯。

张勋年龄比袁世凯大,军中资历也比袁世凯老,他投靠袁世凯属于带艺拜师,与其说他是袁世凯的属下,不如说是合伙人,张勋对袁世凯并不完全驯服。

此后,张勋随袁世凯镇压义和团,又调到北京当御前护卫,受到慈禧太后的亲切接见,官运亨通,1911年辛亥革命这一年,张勋已混成江南提督。

张勋认为,他的功名事业是大清给的,没有大清他什么都不是,他一直念着大清的好,笃定“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政治立场很坚定。

南京革命党发动起义时,张勋疯狂镇压,毫不妥协,敢剪辫子的一律杀掉,清廷见他如此忠勇,任命他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这是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外,权势最大的封疆大吏。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5)

张勋复辟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张勋的忠诚没能挽救大清,民国成立后,他在袁世凯的庇护下,驻军山东兖州,手下官兵仍留着辫子,见面用着大清的礼节,口口声声效忠大清。张勋不属于北洋嫡系,但属于北洋外围,广义上也算北洋军阀。

1916年4月,张勋任长江巡阅使兼安徽督军,驻军徐州,手下有定武军(辫子军)2万人。此时,张勋已经62岁了,如果没有袁世凯去世,以及之后的持续动乱,张勋复辟大清的梦,可能要随着他的残躯埋没黄土之中。

1916年6月9日,袁世凯去世后第3天,张勋召集吉、黑、奉、直、晋、皖、豫七省代表到徐州开会,商量对策。

老袁一死,北洋军阀失去了主心骨,各省督军比较迷茫,对未来感到担忧,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他们要报团取暖,组成攻守同盟。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6)

张勋

张勋这时候召集徐州会议,正中大家下怀,在这些督军们眼中,张勋憨直、大方、讲义气,刚做敢当,年纪大资格老,让他当带头大哥谁都服气,另一方面,军人干政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既然张勋不避嫌,督军们乐得让他顶雷。

一个憨直的人能混成督军,怎么可能?就像曹锟一样,人们都叫他“曹三傻子”,如果你真你认为他傻,那一定是你傻。“憨”和“傻”只是他们的保护色,褪掉这层保护色,一个个比鬼还精。

张勋召集徐州会议,是想当北洋派各督军的大盟主,成为北京政府、西南军阀之外的第三股力量,进而复活大清。他逢人就说“大清仁泽深厚”,试探各省对复辟的态度,大家知道他一贯如此,也没在意。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7)

辫子军

9月12日,张勋召集第二次徐州会议,这次会议将7省攻守同盟扩大到了13省,公然打出了“固结团体,拱卫中央”的旗号,还成立了“十三省区联合会”,推举张勋为盟主。

督军们不仅要对付国会、国民党以及西南军阀,还企图与北京政府抗衡——敢破坏他们的利益,都是他们的敌人。

02

这里有一个问题: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继承了老袁的衣钵,为什么督军们不团结在段总理周围,而要把张勋推出来?

这就是段祺瑞的失败之处了。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8)

段祺瑞

段祺瑞这个人,冷峻刚毅,不苟言笑,爱发脾气,不好相处,人缘远不及张勋,更何况他还有个代言人徐树铮,是人见人嫌的主。

其次,段祺瑞一直在中央任职,时间长了,和地方上的督军们反倒生分了,而且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往往并不一致,比如段祺瑞要搞中央集权,各省督军要分权,所以段祺瑞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

最后,段祺瑞并不是北洋共主,反对他的人不少,不愿意看他一手遮天,比如冯国璋以及他这一派的李纯、王占元、陈光远等。

张勋在徐州扯虎皮拉大旗,怼天怼地怼空气,对中央政府指手画脚,段祺瑞是什么态度?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9)

张勋剧照

段祺瑞显然看到了督军团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也洞悉了他们想抗衡中央政府,但他没有及时出手干预,甚至还派人参加了第二次徐州会议。

他虽然讨厌张勋、讨厌徐州会议,但作为一个政治老手,他的第一想法不是与之为敌,而是评估对方的政治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它。

对段祺瑞而言,张勋和督军团,是压制冯国璋和黎元洪的一把利剑。

段、冯二人是袁世凯的台柱子,但两人跟袁世凯打江山的时候就面和心不和,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的身份,掌握中央大权,冯国璋以副总统兼江苏督军的身份,坐镇南京。

冯国璋虽然远离政治中心,但手上有军权,还有一帮小弟追随,实力不可小觑。

袁世凯当年把张勋放在徐州,也有牵制冯国璋的意思(两人都在江苏),现在段祺瑞重施故技,也想拉拢张勋对付冯国璋。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0)

冯国璋

冯国璋与张勋的关系向来不怎么好(袁世凯挑拨的),但他也派人参加了徐州会议,这当然不是为了给张勋捧场,而是想利用张勋把水搅浑,把局势搞乱,然后乘乱夺取大权,找机会把副总统的“副”字去掉。

总之,张勋、段祺瑞、冯国璋三人谁都瞧不上彼此,谁都想利用第三者对付对方。

至于压制黎元洪,就涉及府院之争了。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于各种考虑,没有当总统,而是让副总统黎元洪继位,但他非常看不起黎元洪,有时候连起码的尊重都不屑于做。

辛亥革命时,段祺瑞已是军级干部,黎元洪那时只是一个旅长,资历上碾压黎元洪;黎元洪既不属于北洋圈内人,也不属于南方革命阵营,无兵无权,没有实力如何获得尊重?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1)

《走向共和》段祺瑞剧照

在段祺瑞看来,黎元洪只是一个工具人,他的作用类似于盖印机器,但是黎元洪外柔内刚,不想当工具人,他手下也有一帮能人,想借助他扶摇而上,鼓励他和段祺瑞斗。

梁启超劝段祺瑞在礼貌上对黎元洪让步,有话好好说。

段祺瑞说:我生平就是不会说话,不会敷衍人,不会应酬人。前天公府召宴蒙古王公的时候,我进府向总统鞠一躬,退出时又鞠一躬,筵席中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是多年生性。

总统府和国务院频频斗法,黎元洪有国会支持,段祺瑞便想到了利用督军团抗衡国会。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2)

黎元洪出席阅兵仪式

03

督军团妄议中央,干预政治,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愤慨,西南军阀也通电斥责。

9月26日,黎元洪忍无可忍,发布了“禁武人干涉令”,严厉谴责了督军团。

为了应付舆论,段祺瑞也通电训斥督军们越权干政,但又竭力为他们开脱,说他们这么做,出发点是好的,是爱国的。

中央两道命令下来,督军团顿作鸟售散,张勋的气焰瞬间被压制住了。

这说明,此时北京政府对地方军阀还有一定的威慑力。

然而,张勋没有被压制多久,在段祺瑞的包庇、纵容下,1917年1月,督军们以为冯国璋祝寿为由,聚集在徐州召开了第三次会议,段祺瑞的亲信徐树铮、靳云鹏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起了主导作用。

督军团提出了五大诉求:请总统罢斥佞人,取缔国会,拥护总理,淘汰阁员,促成宪法。

这其实是要推翻总统,解散国会,段祺瑞利用督军团对付总统和国会的目的初步实现了。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3)

潜艇击沉船只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肆意攻击中立国船只,美国以德国违背国际法为由,宣布对德绝交,并劝中国和美国采取一致行动。

对德绝交问题,再次引爆了府院之争。

段祺瑞赞成对德绝交,黎元洪反对,段祺瑞一怒之下,跑到天津,撂挑子不干了,经冯国璋从中劝和,黎元洪同意对德绝交,他才回到北京。

4月,美国对德宣战,美国建议中国也对德宣战。

段祺瑞赞成,黎元洪又反对。这一次,段祺瑞不好意思再跑到天津去了,他召集各省督军进京开会,指使他们到总统府向黎元洪施压(张勋不想给段祺瑞跑腿,没来)。

黎元洪有国会撑腰,很硬气,当安徽省长倪嗣冲要他对德宣战时,黎元洪直接怼了回去:宣战媾和是本总统特权,轮不到你说话。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4)

倪嗣冲

倪嗣冲说:各国公使都希望我们参战······

黎元洪怒喝道:你是省长,凭什么资格和外交团说话?

倪嗣冲说:我是奉段总理命令来北京参加军事会议的······

黎元洪斥责道:你是省长,凭什么资格参加军事会议?

这时候中央政府余威仍在,督军们还不敢当面顶撞总统,只得灰溜溜退走。

见这一招无效,段祺瑞的手下傅良佐等人便采取了流氓手段。

5月10日,国会开会讨论对德宣战问题时,北京城内突然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公民团”,他们打着民意的旗号,包围了国会,威胁国会代表:必须当天通过内阁提交的对德宣战议案。

袁世凯曾用这一招,逼迫国会代表选举他当大总统,如今段祺瑞故技重施,真不愧是老袁的继承人!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5)

《走向共和》“公民团”大闹国会

不过,他这招玩砸了。国会代表们不仅没有被吓倒,反而对段祺瑞更加不满。僵持到最后,“公民团”打伤了日本记者,段祺瑞担心引发外交问题,下令军警驱逐了“公民团”。

“公民团”是段祺瑞的亲信傅良佐、靳云鹏等人密谋策划的,以每小时五角大洋雇的流氓地痞无赖。

04

“公民团”事件,全国舆论哗然,段祺瑞内阁遭到猛烈抨击,内阁成员相继辞职,陷入瘫痪状态。而且,国会搁置了段祺瑞对德参战议案,实际上已构成对内阁的不信任。

按照内阁制的正常玩法,段祺瑞内阁应该集体辞职。

段祺瑞不想下台,他想做最后一搏——掀翻国会。很快,徐树铮召集在京督军们开会,联名请黎元洪解散国会。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6)

《走向共和》黎元洪剧照

这次有22个省的督军或督军代表联名,势头很猛,黎元洪顶不住,找美国人求助,美国公使芮恩施力挺黎元洪。黎元洪硬气地拒绝了督军们,声称:不违法,不盖印,不怕死!

黎元洪这么横,段祺瑞也没辙了,下台是必然的,督军团见局势无法挽回,纷纷离京赶赴徐州,找张勋商量对策。

1917年5月23日,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职务,段祺瑞黯然去了天津,蛰伏待机。

段祺瑞和黎元洪在北京上演龙争虎斗,远在徐州的张勋淡定地看着好戏,复辟大清的梦想在他内心剧烈地燃烧。

张勋曾仔细分析过袁世凯称帝失败的教训,他认为袁世凯失败有两大原因。

一是袁世凯是大清的臣子,当皇帝有失忠义,他应该恢复大清王朝,大清仁泽深厚,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清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7)

《走向共和》剧照

二是袁世凯没有争取到冯国璋和陆荣廷的支持。如果有冯国璋支持,北洋就不会解体,如果有陆荣廷支持,护国军连大本营云南都保不住。

基于这个判断,张勋开始重点做北冯南陆的工作。

陆荣廷与张勋是一辈人,两人都曾在苏元春麾下打法国鬼子,是多年老战友。

陆荣廷早年很苦逼,后来当土匪被招安进入体制,开始辉煌腾达,张勋认为陆荣廷的一切都是大清给的,他理应感恩大清,支持复辟。

张勋派人试探陆荣廷时,陆荣廷没有反对,张勋认为他是赞成的,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而且陆荣廷来北京公干时,专门去清宫拜见了溥仪,有传言说陆想把女儿献给溥仪当妃子。

基于此,张勋认为陆荣廷是同道中人。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8)

陆荣廷

至于冯国璋,张勋认为自己很了解他,这个人是墙头草,如果督军们都主张复辟,他也不会反对。张勋给冯国璋写了一封信,试探其对复辟的态度,这封信没到冯国璋手中,冯的秘书长(支持复辟)用他的名义给张勋回信:支持复辟。

5月23日,也就是段祺瑞被免职的这一天,张勋召集督军们召开了第四次徐州会议。

督军们虽然不喜欢段祺瑞,但段祺瑞好歹是北洋的人,黎元洪和国会如此欺负段祺瑞,简直是打北洋的脸,他们大骂黎元洪是北洋派的公敌,叫嚣:解散国会,驱逐黎元洪。

气氛已经搞起来,张勋开始带节奏,他提议:推倒现政府后,各省拥戴清帝复位。

徐树铮表示,段总理不能公开支持复辟,但只要能解散国会和驱逐黎元洪,其他无所谓。

其他各省督军及代表们,只求维护北洋团体的利益,他们并不关心复辟与否,也纷纷附和。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19)

张勋剧照

之后,他们讨论了复辟的策略,决定先由各省督军宣布独立,逼黎元洪解散国会,张勋暂时不出头,而是以“调停人”身份,引黎元洪入彀,一明一暗,内外夹攻,搞掉黎元洪,拥戴清帝复位。

05

5月29日,倪嗣冲首先宣布安徽独立,下达了动员令,截留津浦铁路上的火车,准备运兵北上,随后,河南、浙江、山东、山西、福建、陕西、奉天、黑龙江等省纷纷响应。

奉天督军张作霖威胁黎元洪:如果不解散国会并让段祺瑞复位,就与北京政府断绝关系。

黎元洪慌了,找美国人撑腰,美国人倒是愿意出手,但英国和日本反对。

他又找徐世昌、王士珍等头面人物出面调解,但老头子们都不想趟这趟浑水。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0)

袁世凯的亲密战友徐世昌

6月30日,冯国璋表态了,他说:我的地位是副总统,应当辅佐大总统,并且服从大总统的一切措施。各省反对中央,我已去电加以劝阻,劝阻无效,只有听候中央解决。

意思很明显,我不参与,只旁观。

章太炎看透了冯国璋的心思,指责他作壁上观是想趁乱当总统,比复辟还恶心。

冯国璋连忙向国会请辞副总统避嫌,这时国会都停摆了,自然没人批准他辞职。

黎元洪坐困愁城之时,张勋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表示愿意出面调停,最好进京当面商量。

有人提醒黎元洪说:张勋一心复辟,这次进京一定不怀好意。

但黎元洪已经没有选择了,他只能抓住眼前这根救命稻草。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1)

辫子军剧照

6月1日,黎元洪发布总统令,邀请张勋进京调停。

6月7日,张勋带领辫子军步、马、炮兵共十营5000人,以及随员140多人,从徐州登车浩浩荡荡北上。

张勋到达天津后,就停了下来。他很懂得把控节奏,他不急,急的是黎元洪,他猜黎元洪一定会派人来催他进京,到时候他就可以狮子大开口提条件。

黎元洪果然派总统府秘书长来了,张勋提了六个条件:实行责任内阁,解散国会,解散省议会,改定宪法,惩办群小(黎元洪的亲信),特赦政治犯。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2)

黎元洪

为了给黎元洪施压,张勋命令辫子军先头部队开进北京,驻扎在天坛、先农坛。

黎元洪倒吸一口凉气:答应这些条件,我还请你来干什么?

然而,请鬼容易送鬼难,如果不答应张勋,就又得罪了调停人,后果不堪设想。

两权相害取其轻,黎元洪只得含泪解散国会。

国会是黎元洪最有利的武器,解散国会不仅损害总统的威信,更是自毁羽翼。黎元洪的总统算当到头了!

6月14日,张勋进京。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3)

张勋进京剧照

段祺瑞跑了,国会解散了,黎元洪萎了,北京由张勋说了算,复辟大戏即将上演!

张勋的调停果然很有效,很快各省督军宣布取消独立,以李经羲为首的新内阁也组成了,一切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和平静。

然而,平静的气氛下,暗流涌动,复辟分子们云集北京,张勋去清宫谒见了溥仪,与前清遗老密谋复辟大计,康有为也粉墨登场,拟好了十几道诏书,把复辟用的文件全包了。

马屁精们称康有为是文圣人,张勋是武圣人,“文圣与武圣握手,必有一番惊天动地之事业”。

06

7月1日,张勋身穿朝珠蟒服,率领文武官员进宫,奏请溥仪复辟,并公布了康有为拟就的诏书。与此同时,警察挨家挨户要民众挂龙旗,恢复发辫。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4)

张勋剧照

张勋派人找黎元洪,要求他退位,并在归还大政的奏折上签字盖章,遭黎元洪严词拒绝。

情况紧急,黎元洪连发三封电报,要求各省迅速出师讨贼,挽救共和,挽救民国!由于张勋的人马控制电报局,黎元洪只得让亲信携带电报前往上海拍发。

此时,北京城内仅有总统府倔强地挂着民国的五色旗。一天之间,民国变天了。

7月2日,张勋派人通知黎元洪,限24小时之内迁出总统府。

外国公使团收到消息,决定对复辟问题不干涉、不过问,但他们警告张勋,必须保证中国总统的安全。

黎元洪担心张勋不讲武德,化装逃到了日本公使馆,随即签署了两份命令: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请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

这两份命令是秘密派人到天津拍发的。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5)

黎元洪

看吧,国家出了大事,还得靠段祺瑞和冯国璋出面收拾,他们既是始作俑者,也是稳定局面的功臣。张勋和黎元洪,似乎都是棋子。

张勋以为,只要他在北京复辟,各省督军们——不,应该叫巡抚们,定会群起响应,天下传檄而定。

出乎他意料的是,二十几省的军政大员,只有直隶省长朱家宝,吉林督军孟恩远,绥远都统王丕焕三人接受上谕,领旨谢恩。全国大多数军阀在观望。

张勋复辟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上海以及南方许多城市,掀起了声讨张勋的强大舆论。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6)

抗议示威

当然,说全国反对也不尽然,反对以南方城市为主,城市中又以革命党、工商界、知识分子、学生为主。

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民,总是缺位的。鲁迅写过一篇小说《风波》,讲复辟对一个农村家庭的影响——主人公七斤关心的是没有辫子会不会引来杀身之祸,至于皇帝坐不坐龙庭不重要,反正不管谁上台,他该撑船还撑船。

此时,在天津蛰伏已久的段祺瑞,准备收网了。7月3日,段祺瑞通电全国反对复辟。这篇文采斐然的通电,是梁启超起草的。

康有为起草复辟诏书,梁启超起草反复辟通电,这对师徒也真有意思。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7)

康有为

同一天,冯国璋也通电全国声讨复辟。

北洋两大领袖都表态了,骑墙望风的各省督军,纷纷跟进。

就连张勋手下头号大将、坐守徐州老巢的张文生,也反对复辟,要求张勋杀康有为等复辟分子以谢天下,否则断绝关系。

形势急转直下!

07

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后,开始组织军队讨伐张勋。

组织军队,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段祺瑞虽是北洋军阀头子,门生故吏遍天下,但却没有一支嫡系部队,京畿一带有很多军队,他却指挥不动。

北洋的情况是,师长才是真正掌握军权的人,别的官职都不好使。这也是副总统冯国璋不嫌掉价、非要兼着师长的原因。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8)

讨逆军

段祺瑞与亲信部下思来想去,决定运作以下三支军队:

一是驻天津马厂第八师,这个师有两个团长,曾是段祺瑞的马夫,与师长李长泰关系不错,而且李长泰非常惧内,只要花钱搞定他老婆,他肯定愿意听命。

二是驻廊坊的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冯的旅长职务刚被撸了,但军队还听他的,段祺瑞重新任命冯玉祥为旅长,还许诺事后升他为师长。

三是驻保定的曹锟第三师,曹锟对张勋授给他的官职不满,段祺瑞用副总统职务拉拢他,他也上船了。

7月3日,段祺瑞将这些军队编为讨逆军,自任讨逆军总司令,向北京杀来。

讨逆军总兵力达5.7万人,北京的辫子军只有5000人,战争结果一边倒。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29)

讨逆军

7月8日,辫子军被压迫到了北京内城,龟缩于天坛、紫禁城、南河沿三个点。12日,讨逆军炮轰张勋公馆,张勋逃进荷兰公使馆,辫子军顿作鸟兽散。

逃跑前,张勋淡定地接受外国记者采访,他说:复辟不是我独断独行,我只是执行北方各省督军的共同主张,包括段祺瑞、冯国璋在内,都有亲笔信或亲笔签名的文件在我手中,必要时,我就把这些文件公布出来。

意思很明显:你们都有把柄在我手中,别逼得太狠。

事后,段祺瑞果然没有为难张勋,至于康有为等复辟分子,也都是通而不缉,躲过了惩罚。

对老段而言,夺回大权才是目的,其他的不重要。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30)

冯国璋

8月1日,冯国璋抵达北京,拜访了黎元洪,假惺惺地劝黎元洪复位。

黎元洪又不傻,冯国璋进京,就已经说明他当定这个总统了,他坚决拒绝复位,跑到天津做生意去了,后来生意做得很大很成功。

3天后,冯国璋通电宣布代理总统。

经过张勋这么一闹,段祺瑞搞垮了黎元洪,却不料迎来了更难对付的冯国璋,冯国璋以为自己是大赢家,却不料这他这个代总统到死都没转正。

新的龙争虎斗,还会接着上演。

张勋退出江湖后,也跑到天津做生意去了,产业很大,赚了很多钱。不变的是,他脑后仍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

张勋复辟情节(局中局计中计1917年张勋复辟背后的故事)(31)

抱孩子的张勋

【参考资料】

《北洋军阀史》《北洋军阀史话》《丁巳复辟记》《中华民国史》《我的前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