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以柔弱自居,让弱小的人归顺自己,才是以强持弱的智慧。

道德经认识并战胜自己(道德经以柔弱自居)(1)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大国和小国并存的一个状态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群侯割据的时代,几百个诸侯国夹在周边大国的威逼利诱之下,已经丧失了一个很好的地位。

那些小国几乎都成为了大国的附属国,这些小国虽然说存在,但是处境非常艰难,因为有着大国的一个威胁。

就好像一个弱势的人,存在着一个强大的人身边,虽然说是一种依附,但是却时常感觉到一种危险性,还要分担大国的一些重大项目的劳役,小国人民但是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反抗。

老子在《道德经》中就针对于这种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希望能够唤醒大国的一个宽厚和仁慈之心。

道德经认识并战胜自己(道德经以柔弱自居)(2)

所以在《道德经》第六十一章节的智慧中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

这是老子提出大国针对于小国的一个态度,他说大国又好像江海一样巨大而处下,这也符合《道德经》中提出如水一样的智慧,如水一样柔软如水,一样的低调,居于下位,才能够让万千河流归顺于自己。

要像雌性那样安静柔弱,让天下百川河流都交汇在这里,这样自己能够受到尊敬。而且能够凝聚万千河流,这是属于最好的一种状态,也是符合大道的一个智慧。

道德经认识并战胜自己(道德经以柔弱自居)(3)

雌性常以安静胜过雄性,因为她知道安静做事谦虚,能够受到其他人的尊敬。

《道德经》中说: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大国对待小国谦虚低下,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一个归顺,小国对于大国谦虚低下,就可以取得大国的支持。

所以说《道德经》在这一篇章中,提到的就是道德经核心的一个智慧,叫做“不争,以柔和自居”。

道德经认识并战胜自己(道德经以柔弱自居)(4)

有的人会觉得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说展示柔弱的时候,会受到别人欺负。

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我们不是一味的展示自己的懦弱,而是懂得以谦虚低调自居,不可锋芒毕露,因为所有的锋芒毕露,最后的状态一定是招致灾祸。

在《庄子》中,庄子借由尧和舜的谈话,来说明大道的光辉如阳光普照一般。

庄子中就说: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从前尧曾经向舜问道,我想征伐宗、脍、胥敖三个小国,每当上朝总感觉心神不安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舜这个时候就说:这三个小国的国君就好像胜于蓬蒿,艾草之中,你何必放心不下呢,过去有十个太阳一起升起来,普照万物,更何况大道的光辉更胜过太阳呢。

道德经认识并战胜自己(道德经以柔弱自居)(5)

《庄子》在这一篇章的智慧中,就用尧和舜的谈话来说明,居于强者,应该以德高望重的行为和语言去征服他人,而不是以强势的状态去欺压别人。

庄子和老子论述事物的方式和例子不同,但是他们所论述的核心都是共同的,就是强者,要以柔弱自居,有一份容纳弱者的胸怀,让弱者归顺自己。

我们从这一篇章的智慧,引申到为人处事当中,同样适用于每一个人。在生活中一定要以谦虚柔弱自居,就像《道德经》中所说的如水一样的智慧,这就是大道的一种处世态度。

用这样的一种态度去为人处事,不锋芒毕露,对于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你懂得保持谦虚低调的时候,才能够真正赢得他们的尊重。

总有这样一些人在弱者面前总是欺压对方,期望对方亏欠自己,其实这样所有的行为得到的只是对方的反抗,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道德经认识并战胜自己(道德经以柔弱自居)(6)

所以说,能够顺从别人的意思,尊敬别人的想法,在为人处事当中,才是我们应该懂得的智慧。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对于这一篇国学智慧怎么理解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