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杨帆 责任编辑:张硕

五次立功的导弹兵王,不止有铁血还有柔肠!

■中国军网记者 杨帆

阳光透过云层,金色的光芒照耀在营区的土地上,昨日的一场大雨洗涤了空气中的尘埃,微风拂来,满是清新的味道。蓝天白云,绿树林荫,这美好的天气理应配上精彩的故事。

1月9日,“十九大精神进军营”网络媒体小分队探秘火箭军某导弹旅还在继续进行,30多位记者编辑目光灼灼,紧跟自己的采访对象,这么多优秀的官兵,这么多励志的典型,谁会想错失这样深入交流的机会呢?

五次立功的导弹兵王有哪些(五次立功的导弹兵王)(1)

何贤达指挥训练。王杰

“真是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这是见到何贤达班长后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此时已临近中午12点,营区食堂开饭的哨声早已响过。“没事没事,只怪您人气太旺了!”没想到我的一句开玩笑的话竟让这个全旅战士们心中的“导弹兵王”害羞起来,这还是昨天那个“猎人”训练场上脸上涂着油彩,举圆木、攀云梯、在战术场上摸爬滚打的特战队员吗?

何贤达在传帮代。薛凌

“我从没想过我能立一等功!”

入伍20年,先后5次立功;荣获全军首批“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获得“十大砺剑尖兵”“十大优秀班长标兵”“十大优秀士官标兵”“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当我问他立功获奖后的感受如何时,本以为我看到一个话语激动,欣喜万分的何贤达,可是这个“兵王”却惊人地平静,这在我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一等功在部队里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能够获此殊荣是对我工作莫大的肯定,只是,我从来没有去刻意追求过这些,一个士兵首先要做到的是提高作战本领,能打仗、打胜仗。”

“那是不是说一等功对您来说似乎没有那么难?”

可能是我的惊愕让他怕我有所误会,急忙解释说“我的意思是其实我完全没有想到能立功,我一直都只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啊!这实际上说明的是我们部队的好风气,靠工作靠能力说话!所以我就感觉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说这话的时候,何贤达又露出了标志性的羞涩的笑容。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平时该是一个多么优秀,将自己的工作完成的多么出色的人呐?以至于能将荣立一等功说得如此轻松。

果不其然,当我深入了解到他这20多年来的学习工作态度时,我终于能明白他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那份自信、那份云淡风轻来自何处。

入伍时的何贤达刚刚高中毕业,文化水平并没有很高,为了能成为从炊事班飞走的“金凤凰”,从一名炊事兵变成自己心心念念的导弹发射号手,他开始跟自己较起劲来,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自学导弹发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白天浑身油腻,但一有空就用柴火当模拟器材,摆开“战场”练操作;夜里挑灯苦读,他把厚厚一摞专业教材翻得卷了边。

“因为完全从零基础学起,不对自己狠一点怎么行?夜里学到两三点是常态,都不算什么。”

“可是理论程度那么高、那么专业的知识靠自学能完全学懂吗?”

“完全靠自己那我怎么行,其实遇到的问题、难点特别多,但我这个人又特别犟,不弄明白就难受,所以我一遇到问题就记下来然后利用休息时间去问专家,后来实在问地太多了,那些专家见到我就躲,都怕了。”说完,何贤达自己大笑了起来,这与之前羞涩的微笑不同,爽朗的笑声里我听到的是骄傲。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年致辞里的这句话用来诠释何贤达再合适不过。自学半年后,全旅大考,炊事兵何贤达名列导弹专业三甲。从此,何贤达走下灶台,登上吊车,成为一名导弹转载号手。又之后,他成了导弹发射1号手,那个俗称“金手指”的战位,当上该旅大名鼎鼎的一营一连一班班长,这一干就是17年!

“目前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实战化进程越来越快,装备升级、精准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只是我也对我们所有官兵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能跟上军队发展的趋势”。

现在,何贤达几乎熟悉并精通发射阵地所有专业。

五次立功的导弹兵王有哪些(五次立功的导弹兵王)(2)

何贤达为战友进行连史教育。宣泽辉

“其实在我心里,他一直像哥哥一样!”

17人入党,7人当上干部,15人成长为“兵头将尾”,28人立功受奖。这是何贤达所带过兵的一部分。

“我的兵都很优秀!”这是整个采访中何贤达说的声音最大的一句话,那是发自内心的抑制不住地激动与自豪,如果说自己练成“兵王”已经不易,那能把手下的战士都培养成优秀就更难!

问及他带兵的秘诀,何贤达只说了两个字:用心。

究竟如何“用心”?一个跟了他16年的老兵汪国平跟我聊了很久。

“别看班长长得挺粗犷,其实是个特别心细的人,班里任何人情绪上有什么波动他都能及时察觉并给与疏导。2012年时,班长发现平时挺活跃的战士王艳中突然沉默寡言了,一问才知道原来他的母亲生了重病没钱治疗。于是,班长主动跟连里领导申请向王艳中提供帮助,并先后两次发动全连战士们捐款。班长自己当时的工资也不高,家庭条件也比较困难,但他是捐款最多最积极的那个人。”

“80后战士费敏刚来队时,精通计算机,但网瘾也不小。班长发挥所长让他学通信专业,并且陪在他身边带他学,还量身定制“日结、周评、月考”等办法,“逼”他学习成才。最终,费敏在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2次荣立三等功,现在已提干成为一名指导员了。”

这样的温暖故事还有好多好多。如果不是时间的关系被我打断的话,汪国平可能会一直说下去。

“那何班长没有凶的时候吗?”

“怎么可能!你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不是好惹的。班长训人的时候特别可怕,即使是干部,只要工作干得不好,训练不认真,他批评也是毫不留情面,完全就是只认工作不认人。”

40分钟的时间,从这个老兵的口中我知道了很多何贤达不好意思跟我说的故事,也更深刻地了解了他这个人和他所说的“用心”的含义。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地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在采访结束的时候,汪国平小声跟我说:“其实,在我心里我一直把班长当哥哥来看。”

五次立功的导弹兵王有哪些(五次立功的导弹兵王)(3)

“猎人”训练场上的何贤达。王杰

“国家、军队的事永远是大事!”

一个入伍两年的士兵能做出什么成绩?答案或许能很惊人。

1999年,入伍才两年的何贤达凭着“第一吊”的本领,参加了建国5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用100余次转载导弹无一差错的优异成绩,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又由于在阅兵中的优异表现在连队火速入党,在当时传为佳话。

“阅兵和入党是对我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它让我知道只要踏实工作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正是因为一个二年兵就有这样的机会才更让他坚定了扎根部队的信念。

可是忠孝自古难两全。

那一年,何贤达的奶奶去世,可是他却因为一场重要的考核不能回家,虽然赶回去参加了葬礼,但还是没能见到奶奶最后一面。第二年,他的爷爷也突然去世,可是这一次他连葬礼都没有赶上,只因一个不能缺席的出差。

“爷爷奶奶去世时没有在他们身边是有遗憾,但是我不后悔我的选择,他们在世的时候我努力去孝顺了,这比什么都强。”或许是因为斯人已逝,所以何贤达谈到的时候能比较豁达,但提到还远在湖南的父母,这个铁血的汉子也掩饰不住他的愧疚与思念之情。

那一年,何贤达考虑到家中父母无人照顾,纠结之后向部队提出了退伍申请,并且把行李都寄回了家中。可是,经不住领导们的深情挽留,他又让家人把行李寄回了单位。部队还需要他啊,他怎么能走?

“父母亲都已经60多岁了,我也很想陪在身边照顾他们,但部队现在还需要我,我还不能离开。国家和军队的事情永远都是大事。”此时的何贤达的声音已经很小,头也低了下去,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残忍,这应该是他心底最不想面对的选择题吧。

五次立功的导弹兵王有哪些(五次立功的导弹兵王)(4)

与何贤达吃凉了的午饭。杨帆

之后,何贤达还跟我聊了很多很多,关于个人、关于军队、关于国家,当意识到时间的时候,战士们替我们留的饭已经凉了,“班长,我们先吃饭吧。”“好,这些菜不辣,我们俩湖南人应该要点辣椒的,哈哈……”

大概所有厉害的人都是这么谦逊又亲切吧!我在纸上默默地记下了这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