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孕前血糖就高(孕前糖尿病),还是孕期首次发现高血糖(妊娠期糖尿病),一旦确诊,妈妈们注定就要开始和体内的血糖斗智斗勇,之前格外喜欢零食的妈妈开始慢慢管住嘴了,之前能躺不坐,能坐不站的妈妈也加入到了散步的队伍中。这一切的改变,只为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测血糖之前有什么注意事项(这件事一定要做)(1)

斗智斗勇

但血糖的水平不是依靠我们自我感知,而是借助血糖仪来完成。测完三秒出结果,便于及时掌握体内血糖水平。但血糖仪这样完美反应我们体内血糖水平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血糖仪测量的结果是准确的。

测血糖之前有什么注意事项(这件事一定要做)(2)

测血糖

假如血糖结果本身不准确,除了扎手指痛,更可怕的是可能误导医生的判断,从而给出错误的控制措施。

之前有一个客户,在25周做糖耐的时候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当被告知要监测血糖时,虽然平时很怕疼,但为了孩子,还是愿意监测血糖。但才过几天,她很焦虑地再次来到营养科。医生,我餐后都有10点几到11点几,您上次告诉我餐后控制在4.4-6.7,高了这么多会不会对孩子有影响啊。看着这么高的餐后血糖记录值,我再次调取了病例,发现这位妈妈当时的糖耐量结果只有服糖后2小时高了一点,初孕妇女,孕前体重正常,孕期体重管理也比较合适,饮食和运动也有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执行,按逻辑并不能解释目前这么高的餐后血糖水平。

那么,很合理的怀疑是:这样的血糖监测结果准确吗?

于是,我问妈妈在购买血糖仪之后,是否对血糖仪的测量结果进行过比对?虽然在制定血糖监测方案时,千叮咛万嘱咐了妈妈要去比对结果,但真买的时候还是偷懒了。

所以,我并没有为妈妈调整管理方案,而是让她晚餐后血糖去诊所用诊所的血糖仪和自己的血糖仪同时测。结果出乎意料,诊所测出来血糖值6.0,自己刚买的血糖仪测出来10.5。后面妈妈重新买血糖仪,并做好比对之后再开始了血糖的监测。

现在回想这件事,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反馈,如果没有让妈妈换个血糖仪监测,或许结果将完全不同。妈妈继续更严格的控制饮食,甚至为了控制10点几的血糖而采用胰岛素,后果不敢想........

划重点:当刚开封使用血糖仪的时候,必须要核验仪器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1. 内部一致性:

反应血糖仪多次测量的稳定性。用血糖仪先后分别测量同一个人的不同手指,比较血糖仪测量结果的差异。如果差别太大,则仪器不稳定,容易引起测量结果不准确。

2. 外部一致性:

仅仅自身稳定还不够,我们要考虑不同仪器间的稳定性如何。最好的做法是同时抽静脉血和用新买的仪器测指尖血,比较血糖值的差异。但这种做法很受限制。所以一般推荐在买血糖仪的时候,可以用诊所/药店自己给病人的血糖的仪器和自己刚买的血糖仪同时给任何一个人测随机血糖,比较两者数值的差异,如果太大,则考虑换仪器或进行校正之后在比对,直到结果较为接近,才能回去测血糖。

虽然每位妈妈第一次监测血糖我们都会强调说需要先比对仪器准确性,然后再测血糖,这样测出来的值才有参考意义,但偶尔总会遇见一些妈妈们怕麻烦而省略掉这至关重要的一步。谨以这位妈妈的曲折测血糖经历为例,希望需要监测血糖的妈妈们都能引起重视。有些环节可以化繁为简甚至省略,但有些环节也需要落到实处!

测血糖之前有什么注意事项(这件事一定要做)(3)

血糖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