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看孤罔炎之一家也史

今日话题:程昱的智者之谋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程昱52岁。他等了一辈子的主公终于施施然来到了自己身边。程昱高高兴兴前往应召,尽管只是当一个小小的县令。但乡里人却很不明白,程昱之前几次三番拒绝了兖州刺史的招募,怎么就喜欢上了一个宦官之后、才当了东郡太守不足一年的曹操呢?程昱笑而不答。讲了也没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富贵非吾愿,但望遇贤明。

对曹操谋士程昱的评价(所谓智者审时度势)(1)

程昱与曹操

​一、程昱为什么专等曹操

有一种迷信的说法,程昱和曹操是上辈子被迫分开的一对恋人,今生都在等待对方。理由则是《三国志》中记载的“魏书曰: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及兗州反,赖昱得完三城。於是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日者,曹之下昱之上也。程立捧日而为程昱,捧日不就是捧曹吗?况且,程立在泰山上捧日,不就寓意着曹操将建立登泰山的功业吗?那不就是帝王之业(唯有帝王可以在泰山封禅)吗?

对曹操谋士程昱的评价(所谓智者审时度势)(2)

程昱泰山捧日

二、程昱凭什么沉得住气

魏书的说法当然只能是个故事,后世的附会之言在魏书中比比皆是,硬往天命上靠也并不稀奇。但程昱能硬生生熬到天命之年等待曹操的降临,这就不单单是智力的高低,而是耐心的强弱了。时机未到,他就绝不出山。在这之前,程昱是否想过,如果自己活不过50呢?或者即便活过了50也等不来这样一位明主呢?即便等来了,也贡献不了几年智慧,无法尽展一生抱负,岂不很遗憾?我们不得而知。但程昱确实长寿,活到了八十岁才去世。也算不负平生了。

对曹操谋士程昱的评价(所谓智者审时度势)(3)

能忍则能成

没有任何记载表明程昱家是士族大家,或者哪怕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他没有被举过孝廉,更别说茂才了。在黄巾之乱(184年)之前,程昱的故事没有任何流传,以汉末对名士的称颂程度,恐怕程昱的名气没有那么大。但他在正史中,甫一登场就保全了东阿县,后又奉劝刘岱联合身侧的袁绍,而不要结交远在天边的公孙瓒,因此保全了刘岱性命。所以刘岱第一次向朝廷举荐程昱就是比两千石的骑都尉。

对曹操谋士程昱的评价(所谓智者审时度势)(4)

我也是个美髯公

这或许表明,程昱的才能在谋而不在经学,所以按照当时名士的标准他不太够格。只是恰逢乱世才尽显其才。但这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程昱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也十分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他起码有两次机会能得到入仕朝堂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他不是一味地等待,而是一边用实际行动彰显自己的才能,一边静观天下动态,择主而行。这才是智者所为吧,一如诸葛亮躬耕南阳,相机而动。

对曹操谋士程昱的评价(所谓智者审时度势)(5)

年轻不是优势,脑子才是

三、程昱的审时度势

程昱正是看透了自己,也看透了时代大势。所以他很明白,这时代势必会造就英雄,与其随一庸主匆忙出山,不如等待。等到那个合适的人出现的时候,程昱才能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真正地名留青史,尽管他或许并不在乎。程昱也确实不负自己,不负曹操。陈宫叛迎吕布的时候,靠程昱才保住了仅剩三城中的两城;官渡之战前夕,他以700兵守鄄城,却拒绝曹操增兵的想法,反而因此不被袁绍忌惮,被曹操评为有“贲、育之胆”,更是因智勇被后世评为“魏晋八君子”之一。

对曹操谋士程昱的评价(所谓智者审时度势)(6)

魏晋八君子

曹丕即位后,本来想要程昱进位三公,却没等到册封,老爷子就飘然离世。或许,能看到这一天,对于程昱而言已经足够了吧。他不是荀彧,并不忠于大汉;他绝非圣贤,所以肉脯献军。但他,是当之无愧的曹魏功臣、擎天巨擘。而这一切的获得,岂不正是他不急于一时得失换来的吗?或许,在他进献肉脯以供军资的时候,就没想过自己的个人得失。也是,一个年届六十的人,好容易等来了自己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主君,又哪里还会在意自己呢。

对曹操谋士程昱的评价(所谓智者审时度势)(7)

智勇双全,刚戾善断

孤罔炎说:人往往急于行动来证明自己,但这世间的智慧岂是那么容易就得到的?有几个人可以轻易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老话讲“谋定而后动”,但何为“谋”呢?四个字讲,叫作审时度势。什么是时,什么又是势?时,可以用风口来理解,势则是大势、方向。当一件事情很热的时候,很多人只看到别人如何利用时代机会获得成就,却很少有人静心思考,这件事为什么会热?代表了怎样的趋势?急于冲进激流中去,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游水,有没有保命的手段、工具,最后怕只能当个炮灰而已。

对曹操谋士程昱的评价(所谓智者审时度势)(8)

你说的都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必急于一时呢?


推荐阅读:不用张飞用魏延,从刘备选择汉中太守一事,看蜀汉最先灭亡的原因

典韦,曹操一生的亏欠和痛


参考资料:《三国志》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权益归原作者所有。

,